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2024年 51卷 11期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编:张友军

出版单位:《园艺学报》编辑部;主 任:陈 洁

CN:11-1924/S

ISSN:0513-353X

电话:010-82109523

E-mail:yuanyixuebao@126.com

  • 当期目录
  • 优先发表
  • 过刊浏览
  • 专刊专栏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草莓FaGH3.17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杨娟博, 郭丽丽, 卢世雄, 苟惠敏, 王帅珽, 曾宝珍, 毛 娟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483-249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1008
  • 摘要 ( 164 ) HTML ( 0) PDF (2299KB) ( 145 )   
  • 为了研究GH3.17在草莓中对盐胁迫的响应,克隆了FaGH3.17,分析其进化关系、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等,进行烟草亚细胞定位以及拟南芥异源过表达,验证其在盐胁迫中的功能。结果表明,FaGH3.17为酸性且不稳定的疏水性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FaGH3.17与蕨麻的亲缘关系最近。盐胁迫下,异源过表达FaGH3.17拟南芥株系的电导率、MDA含量、H2O2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分别升高了15.43%、42.97%、18.86%,而Pro含量、POD、SOD及CAT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分别降低了13.28%、15.42%、14.22%、19.87%,并且盐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表明异源过表达FaGH3.17显著降低了拟南芥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预示着GH3.17可能会减弱植株的耐盐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李资源果实主要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 岳林清, 吴怡超, 何星星, 向明燕, 王 进, 武 峥, 朱世国, 丁梦琦, 张 建, 方小梅, 易泽林,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495-250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988
  • 摘要 ( 92 ) HTML ( 0) PDF (2944KB) ( 64 )   
  • 2022和2023年对收集的102份李资源的11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可食率和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利用78对多态性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405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6 ~ 0.80,平均值0.53。对SSR标记和11个主要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5个SSR标记与主要性状极显著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为4.01% ~ 14.76%。其中有29个标记在两年的GLM和MLM模型下,出现2次及以上与同一性状极显著关联。筛选出可区分102份供试材料的27对核心引物,并构建了102个李种质的指纹图谱。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基于重测序的中国李基因组InDel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陈方策, 胡平正, 解为玮, 王钲彭, 钟创南, 李海炎, 何业华, 彭 泽, 万保雄, 刘朝阳,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10-252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66
  • 摘要 ( 75 ) HTML ( 0) PDF (1775KB) ( 54 )   
  • 基于部分中国李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挖掘出一系列候选InDel位点,并从中筛选出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且表现出稳定多态性的53个InDel标记。利用开发的53个InDel标记对79份李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6593,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430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489,其中45个标记多态性信息含量较大(PIC > 0.25),多态性较好。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3和0.666处,将79份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和10个亚群,分类结果与种质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联。利用其中的13个InDel 标记将79份李种质进行区分,并构建了各种质13位的分子身份证。选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 InDel 标记,对2个华南地区李品种正反杂交组合F1代杂种的真伪进行了鉴定。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AP2/ERF在青花菜苗期响应黑腐病的功能研究
  • 唐 征, 陈思雀, 徐 谦, 钟伟杰, 刘 庆, 朱世杨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23-253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69
  • 摘要 ( 53 ) HTML ( 0) PDF (4339KB) ( 31 )   
  • 通过对黑腐病病原菌侵染后的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青花菜对黑腐病的响应机制,挖掘并鉴定其中的抗病相关基因。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与未接种相比,接种病原菌3、5和7 d后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均显著富集在胁迫应答和植物激素信号途径;3个比较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表达的基因编码32个AP2/ERF转录因子;AP2/ERF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度在132 ~ 344 aa,且启动子中含有大量应答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和水杨酸的顺式作用元件。水杨酸(SA)处理能够显著增强青花菜对黑腐病的抗性,强烈诱导AP2/ERF以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BolC1t04894H编码的EAR型转录抑制子ERF4定位于细胞核中。瞬时表达青花菜ERF4导致烟草叶片对黑腐病病原菌处理敏感。EMSA结果显示,青花菜ERF4可以结合WRKY33启动子中的GCC-box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试验表明ERF4抑制WRKY33的表达。综上,黑腐病病原菌侵染后,激活了青花菜激素信号转导途径,SA强烈诱导AP2/ERF的表达,进而调控一系列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启动防御反应。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福建省番茄青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抗性砧木的筛选
  • 王荣波, 王海云, 张前荣, 蔡松龄, 李本金, 张美祥, 刘裴清,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40-255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395
  • 摘要 ( 65 ) HTML ( 2) PDF (2827KB) ( 31 )   
  • 2021—2022年,从中国福建省5个主要番茄种植区分离得到62株青枯病菌株(Ralstonia solanacearum)。通过演化型特异性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hylotype-specific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mx-PCR)、生理小种和生化型的鉴定,发现所有菌株均属于演化型Ⅰ和生理小种1,其中61株为生化型Ⅲ,1株为非典型生化型。基于egl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将演化型Ⅰ细分为序列变种14、15、16、17和34,其中序列变种15是主要优势变种。对13个番茄砧木品种进行了青枯菌抗性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砧木品种对不同序列变种的青枯菌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差异,‘桂砧1号’和‘威尔神根’对福建省的优势菌系表现出广谱抗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构建及甜瓜品种抗病性鉴定
  • 刘莉铭, 耿艳飞, 郝芳敏, 康保珊, 吴会杰, 古勤生,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55-256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33
  • 摘要 ( 50 ) HTML ( 0) PDF (3123KB) ( 22 )   
  • 以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ToLCNDV)甜瓜分离物Haimen 6(HM6)为研究对象,采用串联重复片段法构建该分离物的侵染性克隆,分析其在不同作物中的侵染性,同时对25份甜瓜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显示,用分别含有1.57个DNA-A串联重复(1.57A)和1.43个DNA-B串联重复(1.43B)的侵染性克隆共浸润接种及用同时含有1.57A和1.43B的侵染性克隆单独接种甜瓜,植株的侵染率均达100%。将分别含有1.57A、1.43B的侵染性克隆共浸润接种其他作物,发现可以侵染本氏烟草、番茄、南瓜、西葫芦、瓠瓜、黄瓜、丝瓜,不能侵染西瓜。通过抗性评价,25份供试甜瓜材料中有3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9份表现为高感病。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紫雨桦’杂交子代的亲本配合力初步分析及选择
  • 张 杰, 文浩雨, 马立新, 祝清超, 刘 龙, 姜 静, 刘桂丰,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65-257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665
  • 摘要 ( 28 ) HTML ( 0) PDF (821KB) ( 22 )   
  • 以5年生20个杂交组合的桦树‘紫雨桦’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杂交组合的生长、叶色及存活率等性状,利用WinNCⅡ软件对各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效应值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各性状的优劣并选择优异亲本及杂交组合。分析结果表明,地径、叶色和存活率等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子代家系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P < 0.05)或极显著水平(P < 0.01)。各性状配合力效应值的分析结果显示,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仅叶片红绿饱和度(a*)性状效应值方差极显著;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可知,母本的加性效应大多数大于父本,其方差分量在0.94% ~ 84.16%之间;由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发现,特殊配合力对a*的控制最强,为82.30%。依据杂种家系的生长、叶色及存活率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值,最终选出M5和M1-34为优异父本,S3为优异母本,SZ-4 × M1和S3 × M5等为优异杂交组合。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生理生化

  • 酿酒葡萄‘梅乐’植株和土壤营养水平与果实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 王小龙, 邵学东, 张正文, 钟晓敏, 刘 畅, 王志强, 王宝亮, 冀晓昊, 史祥宾, 王海波,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75-259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63
  • 摘要 ( 62 ) HTML ( 1) PDF (2559KB) ( 40 )   
  • 以山东烟台产区‘梅乐’酿酒葡萄为试材,于2019—2021年结合正交设计L16(45)‘5416’配方施肥方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施肥处理成熟期果实的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皮果比、籽果比、籽粒数、果皮和种子(皮/籽)总酚、皮花色苷、皮/籽总黄酮、皮/籽黄烷醇、皮/籽单宁等1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PCA结果表明,T11处理(N 124.5 kg • hm-2、P2O5 46.5 kg • hm-2、K2O 0 kg • hm-2、CaO 56.3 kg • hm-2和MgO 69.8 kg • hm-2)对提高‘梅乐’葡萄综合品质的效果较为明显。利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萌芽期0 ~ 40 cm土壤N、K、Mg和成熟期P、Ca含量为花色苷的土壤营养诊断因子,确定转色期叶柄N,盛花期花序P、Zn、B,盛花期叶片K、Mo,转色期叶片Ca、Fe和Mn,成熟期叶柄Mg,成熟期果实Cu含量为花色苷的植株营养诊断因子。利用组分营养诊断法(CND)建立诊断因子与花色苷的函数模型,最终制定高花色苷葡萄园(即高质葡萄园)土壤和植株的营养诊断标准:高质园(土壤元素含量累积方差所对应的花色苷归一化值 > 0.6372,即拐点值)的土壤营养诊断标准为N 0.06 ~ 0.21 mg • g-1、P 0.08 ~ 1.17 mg • g-1、K 0.05 ~ 0.23 mg • g-1、Ca 0.52 ~ 8.51 mg • g-1和Mg 0.04 ~ 0.65 mg • g-1;高质园(植株大中量元素含量累积方差所对应的花色苷归一化值 > 0.8353;微量元素含量累积方差所对应的花色苷归一化值 > 0.8699)的植株营养诊断标准为N 5.38 ~ 11.00 mg • g-1、 P 5.45 ~ 10.88 mg • g-1、K 6.73 ~ 39.75 mg • g-1、Ca 35.57 ~ 68.83 mg • g-1、Mg 9.30 ~ 24.63 mg • g-1、Fe 233.93 ~ 398.83 mg • kg-1、Mn 292.55 ~ 520.30 mg • kg-1、Zn 29.03 ~ 73.65 mg • kg-1、Cu 18.22 ~ 28.93 mg • kg-1、B 20.52 ~ 35.13 mg • kg-1和Mo 0.78 ~ 1.85 mg • kg-1;针对‘梅乐’葡萄低质园(植株大中量元素含量累积方差所对应的花色苷归一化值 < 0.8353;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累积方差所对应的花色苷归一化值 < 0.6372)的植株和土壤丰缺特点,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向土壤施用P肥;完善水肥管理制度,提高植株对K和Ca元素的吸收能力;通过叶面喷施适当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褪黑素对番茄衰老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王雅楠, 刘绪涛, 景桐彤, 柴亚婷, 张晓伟, 艾希珍, 毕焕改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594-260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964
  • 摘要 ( 59 ) HTML ( 2) PDF (2476KB) ( 38 )   
  • 为了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叶片衰老的调控机理,以‘金棚1号’番茄以及MT合成关键基因L–色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SlTDC过量表达和敲除的番茄为试材,以黑暗模拟衰老,研究MT对番茄衰老相关基因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 12(SAG12)表达、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黑暗处理时间的延长,番茄叶片的SAG12 mRNA表达量、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积累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和氧化还原物质抗坏血酸(reduced 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随着黑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亦趋于上升。与清水对照相比,外源MT处理的SAG12 mRNA表达量、H2O2和 含量显著下降,而SOD、POD和AP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和氧化还原物质含量显著增加;SlTDC过量表达同样可以显著下调黑暗处理下番茄叶片的SAG12 mRNA表达量及H2O2和 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而抑制或敲除SlTDC则上调了黑暗下番茄叶片的衰老基因表达和活性氧(ROS)的积累,加速叶片衰老;田间应用研究发现,外源MT亦可以显著下调日光温室番茄衰老叶片(叶龄 > 35 d)衰老基因表达和ROS的积累,延缓叶龄增大导致的叶片衰老。综上说明,MT可通过下调衰老基因表达和上调抗氧化能力,加速ROS的清除,延缓黑暗或依赖于叶龄的番茄叶片衰老。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水分亏缺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果实蔗糖和淀粉代谢的影响
  • 崔一琼, 李 菊, 刘晓奇, 王俊文, 唐中祺, 武 玥, 肖雪梅, 郁继华,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07-261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691
  • 摘要 ( 33 ) HTML ( 0) PDF (2218KB) ( 18 )   
  • 以高糖番茄品种‘181’和普通番茄品种‘毛粉802’为材料,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水平的水分亏缺处理(充分供水对照,轻度、中度、重度水分亏缺),研究水分亏缺对绿熟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果实糖组分、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糖组分和淀粉含量在不同水分亏缺程度下的变化不同。中度水分亏缺可提高各个时期‘18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而降低蔗糖和淀粉含量;重度水分亏缺显著提高‘毛粉802’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而蔗糖含量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少。成熟期‘181’和‘毛粉802’成熟期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α–淀粉酶(α-AYM)和β–淀粉酶(β-AYM)活性均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加,重度水分亏缺下两品种SS和SPS相对表达量在转色期和成熟期上调,绿熟期α-AYM和β-AYM在水分亏缺下也会上调。综上所述:设施基质栽培番茄适度水分亏缺可以促进蔗糖的分解和果糖、葡萄糖的生成,提高番茄的风味品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碳库强度对其与伴生分蘖洋葱和AMF的关系及钾吸收的影响
  • 陆建增, 周丽颜, 黄馨怡, 吴凤芝, 高丹美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20-263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13
  • 摘要 ( 27 ) HTML ( 0) PDF (1517KB) ( 11 )   
  • 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和分蘖洋葱(Allium cepa L. var. aggregatum G. Don)为试验材料,通过分蘖洋葱伴生番茄(四叶一心时定植)盆栽试验,研究番茄遮荫(25%、50%)、去叶(25%、50%)和调整定植苗大小(在番茄子叶展平、番茄两叶一心时定植)3种方式对番茄碳库强度的影响。遮荫和去叶处理均降低了番茄的生长且促进了分蘖洋葱生长,而缩小番茄和分蘖洋葱间的个体差异后,均能促进两者植株生长;削减番茄碳库强度后,番茄与分蘖洋葱的丛枝菌根真菌的丛枝丰度和菌丝侵染率减少,但囊泡丰度增加;番茄去叶和较小定植苗处理后降低了番茄叶片和分蘖洋葱叶片、根系钾含量,提高了番茄根系钾含量,番茄遮荫25%处理提高了分蘖洋葱根系、叶片钾含量,遮荫50%处理提高了番茄叶片、根系钾含量;番茄遮荫和较小定植苗处理对分蘖洋葱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而去叶和较小定植苗处理使番茄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并且削减番茄碳库强度,使两者植株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因此,削减番茄碳库强度减弱了分蘖洋葱对番茄促生作用,且抑制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分蘖洋葱伴生番茄系统中的作用效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褪黑素对日光温室黄瓜耐冷性的影响
  • 冯一清, 仇胜囡, 吴 月, 解 阳, 张晓伟, 毕焕改, 艾希珍,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33-264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72
  • 摘要 ( 35 ) HTML ( 0) PDF (3119KB) ( 27 )   
  • 为了探讨外源褪黑素(MT)对黄瓜耐冷性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75 μmol • L-1 MT研究其对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季日光温室气温降低,黄瓜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趋于升高;低温下黄瓜叶片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 )积累量及电解质渗漏率(EL)逐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寒流后MT处理的Pn、Gs、Tr、Fv/Fm、ΦPSII、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Ci明显降低;MT处理的MDA、H2O2和 积累量及EL显著低于对照,而SOD、POD、APX和G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16.3%。可见,MT通过提高卡尔文循环与光系统活性及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提高了日光温室黄瓜耐冷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枸杞果柄结合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
  • 陈 运, 刘全程, 姜鑫娜, 魏雨青, 王 凡, 闫 磊, 赵 健, 曹兴达, 邢 红,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45-265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466
  • 摘要 ( 59 ) HTML ( 1) PDF (3724KB) ( 9 )   
  • 分析枸杞果柄结合力及其相关物理特性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规律,发掘重要果实参数,建立果柄结合力预测模型,以期为提高枸杞机械采摘的效率和精确度提供依据。以青海省主栽枸杞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7号’成熟期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得不同成熟度枸杞果实的RGB颜色模型分量,分析了不同品种、成熟度、采摘期温度、湿度及果实在枝条上的位置等对果柄结合力的影响,以及果柄参数、果实参数等与果柄结合力的相关性,构建果柄结合力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可通过RGB颜色模型区分成熟度,但不同成熟度果柄结合力重叠部分较多,不能实现精确采摘。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品种和成熟度均对结合力有显著影响;果柄参数、果实参数和果实硬度与果柄结合力显著相关;正交试验表明果实在枝条上的位置、采摘时的温度和湿度对结合力没有显著影响。对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随机森林(RF)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等建模方法的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果柄结合力的预测模型,其中BPNN表现出了优秀的预测性能(Rp2 = 0.888,RMSEP = 0.440,RPD = 2.756),能够实现对果柄结合力的有效预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菊花扦插生根剂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 吴雅杰, 焦 钰, 王海龙, 陈志星, 浦 浩, 朱子涵, 邹 倩, 唐蜀昆, 曹艳茹,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57-2667.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674
  • 摘要 ( 47 ) HTML ( 0) PDF (2070KB) ( 47 )   
  • 为筛选出在贫瘠红壤条件下对菊花扦插生根有较好促进作用的生根剂,以红壤土为基质,采用不同的生根剂对菊花插穗进行处理,对其生根率、生根时间、根长、根数、根干质量、根粗等表型指标进行测定,以主成分分析评价生根剂的效果。对促生效果较好的生根剂处理的菊花扦插苗进行营养物质、激素含量和酶活性等测定以探究其促生机理,以极差分析法明确影响菊花扦插生根的主要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将生根表型的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9.69%。由扦插苗的生根效果综合得分可知,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得分最高,与对照相比,生根时间提前了2 d,15 d 时生根率提高了34.44%,30 d时的生根数增加97.80%,根干质量增加54.97%,根粗增加24.24%;双吉尔–GGR6号得分次之,相较对照根长增加了78.64%。在扦插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中,IAA极差值最大,是影响菊花扦插生根的关键因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影响菊花扦插生根的最重要营养物质。综上,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和双吉尔–GGR6号促生根作用较好,可用作促菊花扦插的优良生根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 梨火疫病菌与梨腐烂病菌对生长和致病的相互影响
  • 陈春桥, 孙丽英, 盛 强, 韩 剑, 傅本重, 罗 明,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68-268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134
  • 摘要 ( 38 ) HTML ( 0) PDF (2757KB) ( 8 )   
  • 梨火疫病和梨腐烂病是当前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生产的两大病害,在田间常混合发生,加重了危害程度和防治难度。为了明确梨火疫病病原细菌Erwinia amylovora(E.a)和梨腐烂病病原真菌Valsa pyri(V.p)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复合侵染机制,将梨火疫病菌E. a001菌株(梨腐烂病菌V.pKRL菌株)与V.pKRL(E.a001)的发酵滤液共培养,研究其互作对其生长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发酵滤液共培养能显著提高两种菌体的生长速率,E.a001活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生物膜形成量是对照的2.2倍,V.pKRL菌丝生物量是对照的1.46倍,分生孢子萌发率提高14.9%。两种发酵滤液共培养均能降低培养液的pH值,而E.a001与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发酵滤液,V.pKRL与梨花枯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和梨锈水病菌(Dyckeya fangzhongda sp. nov)发酵滤液共培养则无促进生长和降低pH等作用。E.a001与V.pKRL发酵滤共培养显著增加了E.a001的胞外多糖和梨火疫毒素产量,hrp基因簇中HrpA、hrpB、hrpD、hrpJ、HrpW、hrpY、hrcJ的相对表达量上调1.53 ~ 2.27倍,其中hrpY的上调幅度最大;同样地,V.pKRL与E.a001发酵滤液共培养增加了V. pyri根皮苷降解毒素的合成量,细胞壁降解酶相关基因PG、β-Gal、PME和α-Af相对表达量上调1.64 ~ 1.91倍,其中PG的上调幅度最大。通过对E.a001和V.pKRL单菌接种、同位点和异位点复合接种,比较病原菌的致病力。结果显示,在库尔勒香梨枝条、离体叶片和果实上均表现出同位点复合接种处理的致病力最强,显症时间短,病斑扩展速度、病斑面积、V.pKRL的产孢数均大于单菌接种、异位点复合接种。本研究结果表明,梨火疫病菌和梨腐烂病菌能相互促进生长,增加毒素产生水平和上调主要致病基因表达量,复合侵染增强了致病力,二者存在着特定的协同互作关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云南柑橘5种常见病害发生分布调查及其规律分析
  • 聂睿涵, 孙曼丽, 冯 迪, 宋谢天, 高俊燕, 郭莉娜, 邓秀新, 柴利军, 谢宗周, 叶俊丽,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685-27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66
  • 摘要 ( 77 ) HTML ( 0) PDF (3339KB) ( 51 )   
  • 为明确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所引起的柑橘病害在云南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广泛收集了该省柑橘14个主产州、市38个县的577份柑橘叶片样品,采用巢式PCR和RT-PCR对以上5种病原进行检测,并通过遗传进化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Las、CYVCV、CTLV、CEVd、CTV检出率分别为36.0%、33.6%、15.1%、13.0%、82.0%,其中CLas和CTV在14个供检州、市中均被检测到。从种类上看,CYVCV、CLas和CTV的检出率均为甜橙 > 宽皮柑橘 > 柠檬,其中CTV在柠檬中的检出率(40.0%)明显低于宽皮柑橘(87.4%)和甜橙(92.2%),而CTLV和CEVd在甜橙中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5.9%和4.0%;从海拔上看,CLas的发生与海拔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此外,不同病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YVCV与CTV、CTLV与CEVd经常存在复合感染的情况,而CLas与CEVd同时侵染的概率较低。通过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云南柑橘病害病原的异地引入和内部传播均为病原扩散的重要途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新方法

  • 西番莲夜来香花叶病毒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丁慧娇, 王 皓, 鲍方维, 孙 庚, 庞婧珺, 范在丰, 赵文军, 周 涛,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701-270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01
  • 摘要 ( 37 ) HTML ( 0) PDF (2007KB) ( 5 )   
  • 根据西番莲上发生的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TeMV的方法,对该检测方法中的反应时间、温度、探针浓度、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并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RT-RPA-LFD检测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37 ℃、反应时间13 min、探针浓度5 μmol • L-1、引物浓度10 μmol • L-1。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TeMV,对含有TeMV cp质粒DNA的最低检测限度为5.125 × 10-4 ng • μL-1,比普通PCR检测灵敏10 000倍。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用于田间西番莲样品的检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的茶树VIGS体系的构建
  • 胡锦瑜, 刘桂芝, 陈 兰, 黄梦迪, 苏 芹, 谭月萍, 刘硕谦, 田 娜,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710-272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5
  • 摘要 ( 36 ) HTML ( 0) PDF (2876KB) ( 11 )   
  •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CsPDS和咖啡碱合成酶1(caffeine synthase 1)基因TCS1为指示基因,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载体增殖积累烟草脆裂病毒,探究侵染液浓度、培养温度、不同载体和培养时间对增殖病毒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和不同茶树品种对构建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为200 μmol • L-1、菌液浓度OD600 = 1.0的侵染液接种烟草后,23 ℃培养有利于病毒在烟草中增殖。使用‘舒茶早’的叶片通过注射接种构建茶树的VIGS体系并成功利用该体系进行以GFP为指示基因探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樱桃番茄新品种‘粉宝2号’
  • 何 洁, 邓军均, 高 敏, 朱宏华, 王炳琳, 孙红波, 杨 源, 严 寒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729-273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18
  • 摘要 ( 39 ) HTML ( 0) PDF (1256KB) ( 18 )   
  • ‘粉宝2号’是以自交系qx08-4-6为母本,自交系xn15-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长势强。幼果有绿果肩,果实椭圆形,成熟果深粉色,单果20 g左右,口感甜;可溶性固形物9.8%,总糖6%,番茄红素57.93 mg • kg-1,维生素C 100.4 mg • kg-1。产量42 000 ~ 45 000 kg • hm-2。生育期124 d,晚熟。抗根结线虫和叶霉病,适宜在陕西早春保护地种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赪桐新品种‘状元红1号’
  • 王瑛华, 李晓君, 陈 刚
  • 园艺学报. 2024, 51(11): 2731-273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203
  • 摘要 ( 15 ) HTML ( 0) PDF (1754KB) ( 7 )   
  • ‘状元红1号’是由赪桐实生种子经系统选育获得的优良新品种。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株型矮生(株高1.0 ~ 1.2 m)、紧凑,枝叶丰满、规整;总状圆锥花序,顶生,长45 cm、直径40 cm左右;小花数600 ~ 950个花序紧密、圆整,花萼、花冠及花梗均为深红色,花期5—11月,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适宜中国南方地区栽培,可用于花坛、花境、林缘等种植,也可供草地丛植及盆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 Vol.5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3, Vol.50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S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2, Vol.49 No.12  No.S2 No.11 No.10 No.9 No.S1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1, Vol.48 No.12  No.S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0, Vol.47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9, Vol.46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8, Vol.45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7, Vol.44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6, Vol.43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5, Vol.42 No.S2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4, Vol.41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3, Vol.40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2, Vol.39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1, Vol.38 No.S  No.12 No.11 No.10 No.0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0, Vol.37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9, Vol.36 No.S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8, Vol.35 No.12  No.11 No.10 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7, Vol.34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6, Vol.33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5, Vol.32 No.6  No.5 No.4 No.3 No.02 No.1
2004, Vol.3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3, Vol.30 No.6  No.5 No.4 No.03 No.02 No.1
2002, Vol.29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1, Vol.28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新品种更多>

《园艺学报》英文

• 2015年创刊

• SCIE收录

• ScienceDirect开放获取

CN 10-1305/S

ISSN 2095-9885 ONLINE ISSN 2468-0141

在线出版: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cn/journals/horticultural-plant-journal/

在线投稿: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hort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