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2卷, 第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简报

    果树

    • 球毛壳ND35菌肥对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和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宋富海,王森,张先富,高克祥,尹成林,陈学森,毛志泉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05-21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42
    • 摘要 ( 491 ) HTML ( 1161 ) PDF (349KB) ( 1161 )   
    •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在连作土盆栽条件下探讨了内生真菌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mn)ND35菌肥对其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连作土壤施加2%菌糠和连作土壤中施加2%球毛壳菌ND35菌肥(即菌糠 + ND35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对平邑甜茶植株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菌肥效果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的7月植株干、鲜样质量分别增加了71.9%、71.6%,9月增加了155.9%、153.1%,9月施加2%菌肥的效果比菌糠更加明显。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均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9月最多。其中施加2%菌肥增幅最高,7、8、9月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5.9%、89.1%、216.3%,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8.7%、124.7%、131.1%。两种处理均增加了土壤酶的活性,8月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其中以施加2%菌肥的土壤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还增加了平邑甜茶植株的根系活力,7、8、9月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0%、50.2%、20.2%。与对照和施加菌糠处理相比,球毛壳ND35菌肥可以更好地改善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和生物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通过HRM技术筛查与梨矮生性状决定位点PcDw紧密连锁的SNP标记
    • 李炜,田义轲,王彩虹,白牡丹,侯董亮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14-2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71
    • 摘要 ( 898 ) HTML ( 1177 ) PDF (434KB) ( 1177 )   
    • 在果树的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筛查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对目标基因的精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以‘矮生梨’(Pyrus communis L.‘Aishengli’)与‘茌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hili’)的F1杂交分离群体共215个单株为试材,参考苹果基因组的序列设计26对适合HRM分析的引物,依据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原理,通过高通量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筛选到两个与决定梨矮生性状的PcDw基因连锁的标记CNqau012和CNqau039,二者与目标位点的连锁距离分别是13.3 cM和2.3 cM。对CNqau012和CNqau039的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在矮生型与普通型中都存在一处单核苷酸变化(分别是G/A和C/T)。这些标记的获得对PcDw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野生毛葡萄水通道蛋白基因VhPIP1的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颜培玲,潘学军,张文娥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21-23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75
    • 摘要 ( 434 ) HTML ( 970 ) PDF (971KB) ( 970 )   
    •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中国野生毛葡萄(Vitis heyneana)‘花溪–9’根中克隆得到1个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类的水通道蛋白基因,命名为VhPIP1(登录号为KM026528)。该基因cDNA全长为1 087 bp,包含1个8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8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VhPIP1含有水通道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两个NPA(Asn-Pro-Ala)单元和6个跨膜区,其氨基酸残基与MIP家族蛋白保守区序列完全一致。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VhPIP1在野生毛葡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中最少。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毛葡萄‘花溪–9’VhPIP1的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而不抗旱的欧亚种‘红地球’VvPIP1的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与不抗旱的‘红地球’相比,干旱胁迫下极抗旱的‘花溪–9’较高的VhPIP1转录水平对应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同时对应较低的根系细胞膜相对透性。VhPIP1的表达丰度与毛葡萄抗旱性密切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非酸性根际土壤对蓝莓铁元素吸收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陈雅彬,李永强,孙琳,沈妍雯,陈文荣,刘霞,郭卫东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33-24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27
    • 摘要 ( 551 ) HTML ( 1740 ) PDF (311KB) ( 1740 )   
    • 为探究蓝莓(Vaccinium spp.)对非酸性土壤的不适应性是否与铁营养代谢紊乱有关。以两年生蓝莓‘比洛克西’、‘奥尼尔’和‘布里吉塔’为材料,在根际土壤pH 5.5、7.0及7.5的条件下处理20 d后,测定根系活力、丙二醛、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铁吸收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pH 5.5根际土壤处理相比,pH 7.0及pH 7.5处理显著加剧蓝莓根及叶部膜脂系统氧化程度,并导致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同时,pH 7.5处理下根部铁含量仅为pH 5.5处理下的53.2%,而K、Ca、Mg、Mn、Cu和Zn元素未见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与pH 5.5土壤条件下相比,铁螯合还原酶2基因(FRO2)、铁结合蛋白2基因(Fer2)和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3基因(Nramp3)的表达在pH 7.5条件下显著下调,质膜质子泵酶基因(HA)未见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在pH 7.5根际土壤条件下,蓝莓根内FRO2表达量降低,导致根部对Fe3+的还原能力下降;此外,Fer2和Nramp3基因表达下调使根部对铁的结合储藏以及转运能力下降,最后因根部铁的转运和吸收减少,导致地上部出现缺铁性黄化,推断蓝莓在碱性根际下生长不良的关键因素是铁的减少,以及与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下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生长素酰胺水解酶基因家族序列特征及其表达分析
    • 潘磊,曾文芳,牛良,鲁振华,崔国朝,王志强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43-25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98
    • 摘要 ( 455 ) HTML ( 949 ) PDF (1233KB) ( 949 )   
    • 生长素酰胺水解酶(IAA-Leucine Resistant1-like Hydrolase,ILL)可催化生长素结合态释放游离态生长素(IAA)。为了深入研究桃ILL基因家族的功能,对桃基因组中ILL基因家族成员的数量、在染色体骨架的分布、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表达模式和编码氨基酸的进化树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了9个ILL基因,它们分布在4个染色体骨架上(scaffold 1、2、3和7)。在桃中编码ILL蛋白家族的基因成员分别为:PpILR1、PpILR2、PpILR3、PpILR4、PpILL1、PpILL2、PpILL3、PpILL4和PpILL5,所有这些预测的蛋白都含有M20结构域和M20二聚化结构域。运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对该基因家族在桃果实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ILL 基因家族中的数个成员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有变化,其中PpILR1的表达量在果实生理成熟期明显上调。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转MLPK反义基因对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
    • 何绍敏,李春雨,兰彩耘,邹敏,任雪松,司军,李成琼,宋洪元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52-26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75
    • 摘要 ( 422 ) HTML ( 974 ) PDF (973KB) ( 974 )   
    • 对反义MLPK基因在甘蓝柱头特异启动子SLR的驱动下,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其导入高度自交不亲和甘蓝材料‘TF’。转基因甘蓝T0代植株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转MLPK反义基因单株内源MLPK mRNA积累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转基因植株花期柱头内源MLPK mRNA积累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照。花粉原位萌发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甘蓝植株花期自交后,吸附在柱头上的花粉粒大量萌发,且穿过柱头的花粉管明显增加,并导致花期自交结籽数上升,转基因植株花期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对照植株。结果表明,下调MLPK基因表达能部分打破甘蓝自交不亲和,提高其花期自交结籽能力。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重庆辣椒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和分析
    • 郭思瑶,童艳,黄娅,罗信福,青玲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63-27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74
    • 摘要 ( 482 ) HTML ( 957 ) PDF (291KB) ( 957 )   
    • 利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重庆地区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和优势病毒分析。利用5种常见蔬菜病毒的血清对采自重庆8个区县的152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共有118份辣椒样品检测呈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高达57.89%;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的总检出率最低,为22.52%;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6%、36.18%和24.34%。在118份阳性样品中,有66.10%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其中33.33%的样品受到CMV和TuMV复合侵染,有26.27%的样品受3种病毒复合侵染。设计5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选取16份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确实是5种病毒的相应序列,且RT-PCR与ELISA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检测结果表明CMV是重庆地区辣椒上的优势病毒种类,且该地区辣椒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本文首次报道了ToMV和TuMV侵染辣椒。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LemiR390及其预测靶基因LeTAS3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于丽丽,刘伟伟,方媛,周莹,王如意,李洋,周波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71-27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89
    • 摘要 ( 547 ) HTML ( 1265 ) PDF (849KB) ( 1265 )   
    •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紫色花青素积累品系Aft基因型‘LA1996’为试验材料,以番茄总RNA反转录的cDNA文库为模板,根据mirbase数据库中MIR390基因和番茄unigene数据库预测到的靶基因序列,克隆番茄LemiR390前体基因及其预测靶基因LeTAS3;采用定量PCR技术检测LemiR390及其预测靶基因LeTAS3在番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利用RLM 5′RACE技术验证LemiR390对靶基因mRNA的剪切作用。结果表明,克隆到两个LemiR390的前体,分别与MIR390a和MIR390b一致,含有完整的茎环结构。LemiR390与其靶基因LeTAS3在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不同,果实发育前期特别是花后1 ~ 2周幼果期表达量高,发育后期均下降为微量表达,并且在幼果期LemiR390与LeTAS3表达呈负调控关系。LemiR390能够靶作用于LeTAS3的转录本调控其降解,其剪切位点为LemiR390序列5′端的第10位碱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马铃薯5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罗文彬,李华伟,汤浩,邱思鑫,纪荣昌,许泳清,刘中华,邱永祥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80-28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07
    • 摘要 ( 502 ) HTML ( 2123 ) PDF (635KB) ( 2123 )   
    • 采用多重RT-PCR方法,建立可同时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S病毒(PVS)的方法。根据 GenBank中PVX、PVM、PVY、PVA及PVS(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多重RT-PCR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延伸温度、引物组合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5种马铃薯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PVX、PVM、PVY、PVA及PVS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138、213、369、468和657 bp。测序结果表明,5种病毒的序列与相应参考序列相似性达到97%以上。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多重RT-PCR方法能够检测植物组织量为10-3 mg。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田间样品和组培苗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灵敏地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5种马铃薯病毒。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唐菖蒲茉莉素受体基因GhCOI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吴晨雨,何俊娜,钟雄辉,僧珊珊,吴健,隋娟娟,刘晨,吴泽,刘超,义鸣放
    • 园艺学报. 2015, 42(2): 289-3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686
    • 摘要 ( 469 ) HTML ( 1049 ) PDF (1187KB) ( 1049 )   
    • 通过RACE技术在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品种‘Rose Supreme’的籽球苗叶片中克隆得到茉莉素受体COI1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GhCOI1。该基因全长为2 603 bp,包含一个编码613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5′utr和3′utr 分别为484 bp和277 bp,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69.46 kD;其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F-box基序和LRRs结构域。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GhCOI1与番茄LeCOI1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达到64.3%;与水稻OsCOI1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GhCOI1在唐菖蒲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根中其次,匍匐茎、新球、籽球、花瓣、雄蕊、雌蕊里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推测在唐菖蒲中存在器官专一性表达的COI1同源基因。采用0.05、0.1和0.5 mmol ? L-1 MeJA喷施处理唐菖蒲叶片,检测到施用0.1 mmol ? L-1 MeJA可显著上调GhCOI1的表达。同时伴随此浓度MeJA处理时间的增加,12 h内GhCOI1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结果表明GhCOI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质体中。本研究中初步验证了GhCOI1在茉莉素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风信子花瓣花色苷组成分析
    • 陶秀花,袁媛,徐怡倩,史益敏,唐东芹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01-31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635
    • 摘要 ( 511 ) HTML ( 1313 ) PDF (439KB) ( 1313 )   
    • 以12个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进行花色描述,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色素类型,利用UPLC-PAD结合UPLC-Q-TOF-MS技术分析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12个品种花瓣中均不含有色的类胡萝卜素,除‘City of Haarlem’和‘Aiolos’以外,均含花色苷。10个含花色苷的品种中,‘Woodstock’花瓣中花色苷含量最高,‘Jan Bos’、‘上农早粉’、‘上农紫红’次之。在这些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到9种花色苷成分,通过与已有文献比对,推定其成分为: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阿魏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O–咖啡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上农早粉’、‘上农中粉’、‘Gipsy Queen’、‘Marconi’等品种花瓣中仅含天竺葵素花色苷衍生物,其它6个品种则含天竺葵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苷衍生物,以天竺葵素为主。‘上农早粉’、‘上农中粉’、‘Gipsy Queen’、‘Jan Bos’、‘Marconi’和‘Lady Derby’花瓣花色苷以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为主;‘Anna Lisa’、‘Woodstock’花瓣花色苷以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为主;‘上农紫红’和‘Sky Line’花瓣花色苷分别以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以及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为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 李在留,李雪萍,郭松,闫湘,李磊,包满珠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11-3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11
    • 摘要 ( 633 ) HTML ( 1192 ) PDF (523KB) ( 1192 )   
    • 通过野外观察、杂交指数估算、授粉特性分析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开花生物学特性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掌叶木每年开花1次,花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开花的起止时间及花期的长短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2)花多为假两性花,即形态上为雌、雄蕊完整的两性花,而功能上为雌、雄蕊选择性败育形成的单性花,偶见雌、雄蕊可育的真两性花植株;单性花通常雌、雄异株,且雌株较雄株少,花序较雄株短5.6 cm,花期也较雄株短2周左右,雄株花序上偶尔见雌花单花;(3)单花经历萌动、露白、展开、盛开、凋落5个阶段,历时5 ~ 6 d;雄花从萌动到开花1 d的花粉活力高达90.5%,开花2 d后活力显著下降;雌花柱头在展开前部分具可授性,展开后1 ~ 3 d均具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重叠;(4)雄花单花花粉量为51 461个,雌花单花胚珠数6,花粉胚珠比(P/O)为8 577,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套袋、套网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掌叶木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可能存在无融合生殖。(5)掌叶木花性别分化复杂,可孕花数量较不孕花少,可育雌、雄蕊存在较大的空间隔离,加之不稳定的传粉环境,可能是其濒危的重要生殖生物学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低温锻炼对两种绣线菊光合作用蛋白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 刘慧民,苏青,仉茜,刘计璇,车代弟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21-33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221
    • 摘要 ( 384 ) HTML ( 1114 ) PDF (906KB) ( 1114 )   
    • 以抗寒力不同的毛果绣线菊与金山绣线菊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下光合特性的变化,利用蛋白质组学核心技术建立两种绣线菊低温下光合作用蛋白的表达图谱,并鉴定光合作用蛋白种类,探讨两种绣线菊对低温锻炼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下两种绣线菊的光合能力下降,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利用强光的能力降低,抗寒能力较强的毛果绣线菊利用弱光能力强于抗寒能力较弱的金山绣线菊。在不同低温水平下分别鉴定出涉及能量代谢与运输的光合作用蛋白共17种,低温下金山绣线菊中参与卡尔文循环、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和光合磷酸化的酶显著上调和下调表达,毛果绣线菊中仅参与卡尔文循环的酶和参与PSⅡ光合电子传递的蛋白明显上调和下调表达;低温使两种绣线菊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金山绣线菊光合作用蛋白在低温下的变化更为显著。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氯酸钾对龙眼成花诱导期叶片和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常强,苏明华,吴少华,王伟,李惠华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32-34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28
    • 摘要 ( 674 ) HTML ( 919 ) PDF (513KB) ( 919 )   
    • 对中熟龙眼品种‘凤梨穗’施用氯酸钾(KClO3)配合环割和拉枝措施,诱导其反季节成花,研究龙眼花芽诱导期叶片和顶芽间激素动态变化以及与成花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KClO3提高了叶片中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顶芽内含量,而KClO3 + 拉枝处理的植株顶芽内IAA含量处于最低水平,且成花率最高,说明顶芽内低含量的IAA有利于成花;KClO3配合环割和拉枝处理分别降低了顶芽内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相对含量,与IAA类似,龙眼的花芽诱导同样需要一个低水平的GA3和ABA的条件;ZT含量变化与以上激素相反,KClO3处理提高了龙眼花芽诱导期顶芽内玉米素(ZT)含量,降低了叶片中其含量,表明顶芽内ZT的增加可能是龙眼反季节成花的主要因素或信号物质,但3种处理的成花率与ZT含量水平并未呈正相关,说明细胞分裂素促进龙眼成花取决于其浓度或水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刺梨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 鄢秀芹,鲁敏,安华明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41-34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82
    • 摘要 ( 458 ) HTML ( 1136 ) PDF (375KB) ( 1136 )   
    • 利用MISA软件筛选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06 590条Unigene,共检测出21 711个SSR位点,分布于18 155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20.37%,平均分布距离为1.68 kb。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四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26.87%、26.77%和24.93%。AG/CT与AAG/CTT分别是二核苷酸与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重复类型的17.80%和11.55%。以不同主导重复基元类型设计合成42对SSR引物,并以刺梨及其他蔷薇属种质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其有效性及通用性进行初步验证,筛选出具有清晰扩增产物的引物23对,并且均在同属材料中通用。选取16份贵州刺梨资源对筛选出的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1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以上结果表明,刺梨转录组测序产生的Unigene信息可作为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获得的大批量SSR标记可为刺梨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菜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荧光MFLP标记分析
    • 郭培国,许兰桂,夏岩石,黄红弟,张华,郑岩松,李荣华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50-3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04
    • 摘要 ( 334 ) HTML ( 708 ) PDF (966KB) ( 708 )   
    • 采用M13通用接头连接锚定引物,建立了适合于菜薹的荧光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FLP)技术;在此基础上,从360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适宜的引物组合,对收集的32份菜薹种质进行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引物组合的扩增产物在32份菜薹种质中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在10 ~ 31之间,平均为17.7个;多态性信息量在0.61 ~ 0.98之间,平均0.81。利用获得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32份菜薹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在0.277 ~ 0.836之间,平均0.624;基于多态性数据,运用除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将这些菜薹种质材料分为2个组群和4个亚群。这些结果显示荧光M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发现供试菜薹种质材料的DNA多态性,表明该技术在菜薹遗传特性分析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可行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马铃薯栽培品种‘合作88’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评价
    • 杨煜,杨晓慧,李灿辉,郭晓,单伟伟,马伟清,黄三文,李广存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61-36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85
    • 摘要 ( 697 ) HTML ( 1039 ) PDF (411KB) ( 1039 )   
    • 以四倍体马铃薯栽培品种‘合作88’培养12 ~ 15 d苗龄的幼嫩叶片为试材,提取高分子量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部分酶切后回收100 ~ 300 kb片段,连接到载体CopyControlTM pCC1BACTM的HindⅢ位点上,构建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该文库约由850 000个克隆组成,空载率约2.08%,保存在1 700个混合池中,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约为90 kb,覆盖单倍型马铃薯基因组约85倍。随机挑取6个BAC克隆连续培养5 d,提取DNA进行HindⅢ完全酶切检测,确认不同培养时间的BAC克隆的指纹图谱完全一致,表明文库较好的稳定性。BAC文库的构建为马铃薯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基因组测序以及比较基因组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放线菌‘D74’对魔芋的防病促生作用
    • 何斐,张忠良,崔鸣,薛泉宏,王东胜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67-37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766
    • 摘要 ( 464 ) HTML ( 859 ) PDF (379KB) ( 859 )   
    • 根据供试放线菌‘D74’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研究表明,‘D74’对魔芋软腐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拮抗圈直径为11.0 ~ 18.3 mm。用‘D74’无菌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处理甜瓜种子,其发芽率、简明活力指数、胚轴和胚根长度分别较对照增加34.9%、82.4%、66.4%和31.5%(P < 0.05)。盆栽条件下,拌土单接菌剂D74和菌剂与病原菌混接处理对收获期魔芋的相对防效分别为100%和17.0%。菌剂D74在单接和混接条件下能提高盆栽魔芋叶片光合作用、叶片绿色度(SPAD)、生物量及产量,亦能改善魔芋球茎品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菌剂D74穴施,魔芋叶片光合指标、生物量及产量较对照增加。研究表明,放线菌‘D74’对魔芋软腐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D74’活菌制剂对魔芋有良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对魔芋品质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增施钙对镉胁迫下大蒜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 李贺,孙亚丽,刘世琦,郭会平,连海峰,于新会,史庆华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77-38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78
    • 摘要 ( 549 ) HTML ( 771 ) PDF (255KB) ( 771 )   
    • 通过营养液水培方式,探究了镉(Cd2+)对大蒜生长、光合特性、主要矿质元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增施不同浓度钙(Ca2+)对镉胁迫大蒜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镉胁迫处理可明显减小大蒜植株的形态指标(株高、假茎粗、假茎长、鲜质量和干质量),降低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减少根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增加镉积累,降低蒜薹和鳞茎(蒜头)的外观品质(鲜质量、蒜薹直径、抽薹率和鳞茎横径)及营养品质(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增施钙可有效缓解镉对大蒜生长的抑制,随所增施钙浓度的提高,大蒜植株的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增幅分别为54.4%、26.0%、45.2%、61.4%和77.3%;同时,增施钙能显著提高镉胁迫大蒜叶片的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Pn、Tr、Gs),其变化趋势与形态指标相似,最大提高量分别为44.6%、36.6%、31.8%和18.4%;另外,增施适量钙增加了镉胁迫大蒜根中矿质元素含量并减少了镉积累,有效提高了蒜薹和鳞茎的外观、营养品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广西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与SRAP分析
    • 李雪萍,郭松,熊俊飞,郭华伟,郑琳,李在留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86-39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362
    • 摘要 ( 432 ) HTML ( 834 ) PDF (270KB) ( 834 )   
    • 采用ISSR和SRAP技术对中国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Lévl.)Rehd.]的5个野生居群的95份材料进行分析,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11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8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59.65%,掌叶木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817,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2792;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596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984,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35.17%。15组SRAP引物共扩增出29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9个,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92.12%,物种水平上,掌叶木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171,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4758;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21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380,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23.17%。结果显示两种标记均能检测到掌叶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掌叶木不同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但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酿酒葡萄新品种‘北馨’
    • 范培格,王利军,吴本宏,段 伟,杨美容,黎盛臣,梁振昌,辛海平,匡阳甫,郭鋆鋆,廖宣峰,李前隽,李绍华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95-39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551
    • 摘要 ( 707 ) HTML ( 817 ) PDF (388KB) ( 817 )   
    • ‘北馨’系山葡萄与欧亚种品种杂交而来的酿酒葡萄新品种。果粒近圆或椭圆形,紫黑色,单粒质量3.62 g,单穗质量15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可滴定酸含量0.64%,出汁率67.9%。早果性及丰产性强。抗寒、抗病能力强。酿成的酒呈鲜亮的宝石红色,香气清新,具有玫瑰香香气,入口甜美,酒体平衡,口感协调。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新品种‘甘丰袖玉’
    • 侯 栋*,岳宏忠,张东琴,李亚莉
    • 园艺学报. 2015, 42(2): 397-39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374
    • 摘要 ( 499 ) HTML ( 585 ) PDF (171KB) ( 585 )   
    • ‘甘丰袖玉’是用雌性系Veb0211-11作母本,自交系qby21-0-5-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白皮黄瓜新品种。植株长势较强,强雌性,雌花节率50.6%。瓜长18 cm,平均单瓜质量160 g,果皮黄白色,白刺较密,中瘤,果形美观,整齐度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9.0 g ? kg-1,可溶性糖含量为21.6 g ? kg-1,维生素C含量为59.7 mg ? kg-1,风味浓郁。适宜甘肃省陇东地区及其气候相似地区设施栽培,产量82.875 t ? hm-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