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4卷, 第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叶籽银杏拟胚珠的形态发育及变异特性
    • 李士美;李保进;邢世岩;王 芳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6.
    • 摘要 ( 1697 ) HTML ( 1376 ) PDF (829KB) ( 1376 )   
    • 以山东省沂源县中国首次发现的叶籽银杏为试材, 对其变异特性、“叶生拟胚珠”的形态发
      育过程、叶脉以及叶和胚珠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叶生拟胚珠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发端期、形成期、
      增大期和成熟期。每个叶上叶生拟胚珠1~8个, 但只有一个能正常发育。叶籽银杏的叶片可以分为多裂
      型、全缘型、二裂型、叶生拟胚珠叶和变形叶, 叶色分绿色和斑叶两种类型; 与正常胚珠相比, 首次发现
      叶生拟胚珠的数量和着生部位差异较大, 发生时间具滞后性和异时性。叶生拟胚珠的形成期比正常胚珠滞
      后15 d, 而且在授粉期的叶生拟胚珠上始终未发现“传粉滴”的出现; 叶生拟胚珠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单裂
      单生型、单裂簇生型、双裂簇生型、多裂单生型和散生型5种; 叶籽银杏正常叶叶脉具有闭合型、W型、
      V +W型和双V +W型的网结联合, 而叶生拟胚珠叶的叶脉有单弧形、双弧形和多弧形3种类型。对叶籽
      银杏这一特异观赏种质的变异特性及系统发育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观察研究
    • 陈树思
    • 园艺学报. 2007, 34(1): 7-10.
    • 摘要 ( 1545 ) HTML ( 1437 ) PDF (543KB) ( 1437 )   
    •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 观察研究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结果发现,
      人心果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 多数导管分子具尾; 导管分子穿孔板存在着两种类
      型: 1. 两端均为一个单穿孔板; 2. 一端为一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两个单穿孔板及过渡类型; 3%的导管分
      子具有内含物; 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式, 导管射线间纹孔式为混合型纹孔与横列刻痕状纹孔以及穿孔。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 宁熙平;吴 鸿;罗 诗;赖永超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1-16.
    • 摘要 ( 2122 ) HTML ( 1991 ) PDF (1155KB) ( 1991 )   
    • 通过电镜扫描、石蜡切片、半薄切片显微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龙眼花蜜
      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龙眼花蜜腺位于雌、雄蕊与花瓣、花萼之间的花托上, 呈边缘凹陷的扁平盘
      状。成熟蜜腺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只具韧皮部的维管组织构成, 为典型的结构蜜腺。蜜腺表面密被单
      细胞的表皮毛, 具多个气孔。表皮细胞外具角质层, 多数细胞内含颗粒状酚类物质。泌蜜组织由大小两类
      细胞组成, 小细胞中细胞质浓, 大细胞中含酚类物质。维管组织较为发达。雌、雄花蜜腺是在花的各部分
      分化后, 开始从花托表面分化。在蜜腺发育过程中, 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预示着液泡可能参与了蜜汁
      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泌蜜组织中的大型特化细胞所含的酚类物质在泌蜜过程中存在着分解现象, 因而其除
      形成蜜腺自身的保护机制外, 也可能作为蜜汁的前体物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布
    • 何天明;陈学森;张大海;徐 麟;刘 宁;高疆生;许 正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7-22.
    • 摘要 ( 1932 ) HTML ( 1349 ) PDF (213KB) ( 1349 )   
    • 对华北、中亚和准噶尔—外伊犁3个生态地理群的520余份中国杏种质资源部分生物学性状
      进行了田间试验和野外考察。结果表明: ①中国杏三大生态地理群品种、类型或株系自交坐果率平均值均
      ≤2.0% , 自交不亲和及部分自交不亲和株率均> 90% , 总体上表现为自交不亲和, 但同时也发现了个别自
      交结实率高(9.9%~18.0% ) 的自交亲和种质; ②3个生态地理群败育花比率均在40%以上, 变异系数均
      在50%以上, 而就某一品种来讲, 其败育花率相对稳定; ③油杏性状在中亚生态地理群品种中的频度高达
      76.6% , 而其它两个生态地理群皆为毛杏; ④相对于伊犁野杏(平均单果质量8.2 g) 和中亚品种群
      (23.2 g) , 大果性状在华北生态地理群中为优势性状(51.4 g) ; ⑤三大生态地理群离核的比率均高于粘核
      比率, 野杏类型的离核频度高达94.6% , 而华北杏仅为58.8%; 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中亚杏最高
      (18.5% ) , 而华北杏在华北(13.1% ) 和新疆(16.1% ) 两地有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这一性状是典型的数
      量性状, 易受环境影响; ⑦伊犁野杏、中亚杏及华北杏甜仁比率分别为0.9%、93.1%和44.4%。对人为
      选择和自然选择在部分性状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基于ITS序列探讨核果类果树桃、李、杏、梅、樱的系统发育关系
    • 刘艳玲;徐立铭;程中平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3-28.
    • 摘要 ( 2116 ) HTML ( 2081 ) PDF (427KB) ( 2081 )   
    • 测定了桃属(Amygdalus L. ) 8个野生种的ITS序列, 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3个近缘属
      (李属、杏属和樱属) 18个代表种的ITS数据, 组成数据距阵, 应用PAUP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核
      果类果树桃李杏梅樱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 基因树上, 桃李杏梅樱类植物被分成2大分支, 樱属
      (Cerasus Mill. ) 各个种构成一单系分支(CladeⅠ) , 并与其余各属构成另一单系分支, 形成姊妹群关系位
      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 自展支持率分别为68%; 而李属( Prunus L. ) 、杏属(Armeniaca Mill. ) 和桃属
      (Amygdalus L. ) 聚在一起构成另一个单系分支(CladeⅡ) , 得到了Bootstrap值的有力支持(100% ) , 表明
      它们三属之间可能存在很近的亲缘关系或具有共同的起源。在CladeⅡ分支内又分成两支, 一支为桃属, 一
      支为李属和杏属, 其自展支持率为100%和54%。最后根据ITS基因树并结合各属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讨论了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分类问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远缘杂种的获得及杂种胚抢救技术
    • 刘 文;陈学森;刘冠军;吴 燕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9-34.
    • 摘要 ( 2122 ) HTML ( 1894 ) PDF (498KB) ( 1894 )   
    • 以桃为母本, 与经过处理的李、杏花粉进行远缘杂交, 成功地对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 并
      对部分杂种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表明, 在以‘雨花露’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 杂种胚的败育发生于授粉
      后第7周, 而以‘中华寿桃’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 杂种胚的败育开始于授粉后第8周; 以早熟桃品种
      ‘雨花露’为母本的杂种胚PF (胚长/种子长) 值为0.5时幼胚萌发率仅为6.7% , 而以晚熟品种‘中华寿
      桃’为母本的杂种胚PF值为0.5时幼胚萌发率却大于50%; 适宜场强的静电场处理父本花粉后可显著提
      高杂种胚培苗多丛芽诱导增殖效率, 而父本花粉经过60Coγ射线照射后得到的胚培苗, 多丛芽诱导效果较
      差, 组培苗长势较弱; 在胚抢救技术体系中, 杂种胚最佳萌发及生长培养基为1 /2MS + 6-BA 4 mg·L-1 +
      IBA 0.5 mg·L-1 , 胚萌发及分化率达90%; 最佳多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1.0mg·L-1 + IBA
      1.0 mg·L-1 ,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 IAA 0.5 mg·L-1 +NAA 0.2 mg·L-1 ; SSR技术对杂种鉴定结果表
      明, 所获杂种为真杂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盆栽樱桃植株的光合特性
    • 秦嗣军;吕德国;刘国成;李作轩
    • 园艺学报. 2007, 34(1): 35-38.
    • 摘要 ( 1421 ) HTML ( 1329 ) PDF (454KB) ( 1329 )   
    • 以本溪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 ) 和大青叶(C. pseudocerasus G. Don. ) 为试材, 通
      过气体交换方法比较了在田间和盆栽方式下2 种樱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田间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 Pn) 、光合能力、羧化效率(CE) 、表观量子效率(AQY) 、RuBP最大再生速率等参数均高于盆栽植株。
      一天中田间植株的Pn、蒸腾速率( Tr) 及气孔导度(Gs) 基本高于盆栽植株, 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
      基本低于盆栽植株。分析了导致田间和盆栽樱桃植株光合特性不同的可能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柿花发育相关的MADS2box基因克隆与表达
    • 丁 燕;韩振海;许雪峰;李天忠
    • 园艺学报. 2007, 34(1): 39-42.
    • 摘要 ( 1855 ) HTML ( 1228 ) PDF (755KB) ( 1228 )   
    • 以雌花型柿(Diospyros kaki) ‘阳丰’花为试材, 克隆得到一个与其花发育相关的MADS2box
      基因, 命名为DkMADS1, GenBank登录号为DQ412058。该基因cDNA全长1 193 bp, ORF为747 bp, 编码
      一个含有249个氨基酸的蛋白。DkMADS1 具保守的MADS区及半保守的K区, 与其它植物中的MADS2box
      蛋白有很高同源性。RT-PCR表达分析表明, 该基因在‘阳丰’花的萼片、花瓣、子房和‘禅寺丸’的雄
      蕊中均有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控释氮肥对土壤和苹果树氮含量及苹果产量的影响
    • 邵 蕾;张 民;陈学森;王丽霞
    • 园艺学报. 2007, 34(1): 43-46.
    • 摘要 ( 1735 ) HTML ( 1891 ) PDF (417KB) ( 1891 )   
    • 采用浸水释放试验和苹果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控释氮肥的释放特征, 并以
      普通尿素为对照, 研究了包膜控释氮肥对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浸水试验结果表明, 控释氮肥的释放分
      为逐渐增大、释放高峰、逐渐减小3个阶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与普通尿素相比, 控释肥的氮素释放模
      式与苹果树对氮素的需求相一致, 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叶片和枝条中氮素的含量, 提高了果实产量、糖、
      钙、维生素C含量, 降低了氮含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红皮砂梨品种的SSR标记分析
    • 张 东;舒 群;滕元文;仇明华;鲍 露;胡红菊
    • 园艺学报. 2007, 34(1): 47-52.
    • 摘要 ( 1729 ) HTML ( 1918 ) PDF (440KB) ( 1918 )   
    • 采用SSR (Simp le sequence repeat) 标记技术对29个砂梨品种或类型(主要为红皮型) 做了鉴
      定, 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6对SSR引物(BGA35、KU10、BGT23b、NH004a、NH011b和NH015a)
      均扩增出了较多的等位基因。NH004a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杂合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都较高,
      显示了良好的品种鉴定能力。除3对品种或类型可能为同物异名或芽变类型无法区分开外, 6对引物组合可
      以成功地鉴定其它品种。聚类分析可以将29个砂梨品种(类型) 明显分成4个组。第Ⅰ组全部来自云南, 其
      中包括2个绿皮砂梨品种, 其余为红皮砂梨, 说明该组内红皮砂梨的祖先可能与这些绿皮砂梨亲缘关系很近。
      在第Ⅱ、Ⅲ组中, 来自四川会理的红梨品种和云南的红梨品种交叉组合, 可能是两地间品种交流的历史反映。
      第Ⅳ组中来自四川会理的‘香酥梨’、‘栽秧梨’, 原产云南弥渡的‘弥渡香酥梨’以及原产云南丽江的
      ‘长水火把梨’相互间及与其它梨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分布在云南各地的火把梨可能有不同的起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梨组织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RT-PCR检测
    • 牛建新;周民生;马兵钢;赵 英;刘 宏
    • 园艺学报. 2007, 34(1): 53-58.
    • 摘要 ( 1625 ) HTML ( 1229 ) PDF (638KB) ( 1229 )   
    • 为了建立梨树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原位RT-PCR检测技术, 用已知带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库
      尔勒香梨和无病毒实生苗叶片为材料, 利用D IG标记, 研究了香梨病毒的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
      术。包括AMV逆转录酶、dNTPs、RNasin及互补引物浓度对cDNA合成的影响, 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
      酶、Mg2+ 、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RNasin的用量大于0.2 U·μL-1时,
      信号强度随着RNasin量的加大而增强; 只有当dNTPs浓度达1.0 mmol·L-1时才能生成一定量的cDNA;
      AMV浓度在0.3~0.5 U·μL-1均可进行正常的逆转录, 而且在该范围内产物的量随AMV浓度提高而增
      多; 引物浓度达到0.9μmol·L-1以上时才能进行有效的逆转录, 并且生成的cDNA的量随引物浓度增大而
      增加。原位扩增ACLSV的cDNA适合退火温度为56℃。循环20~30次可出现较强的蓝色信号, 引物浓度
      在0.8~1.2μmol·L-1时显色较好; Taq酶浓度为20 U·mL-1以上, 均显示较深的蓝色; Mg2 +浓度为1.5
      mmol·L-1就可满足原位PCR所需。获得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PCR优化检测体系, 利用建立的优化
      程序对香梨样品进行了检测验证, 取得了很好效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根癌农杆菌介导Cry1Ac基因转化‘雪青’梨获得转基因植株
    • 汤绍虎;孙 敏;廖志华;周启贵;李道高
    • 园艺学报. 2007, 34(1): 59-62.
    • 摘要 ( 1650 ) HTML ( 1179 ) PDF (255KB) ( 1179 )   
    • 以‘雪青’梨叶片愈伤组织为外植体,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
      Cry1Ac基因导入‘雪青’梨。698块愈伤组织和231个Kanr芽与携带表达载体质粒pBX203的根癌农杆菌
      菌株LBA4404共培养3 d后, 转入含50 mg·L-1 Kan的筛选培养基培养30 d, 15 d转接1次。结果表明,
      在MS + 5 mg·L -1 6-BA + 0.1 mg·L-1 IAA筛选培养基中, Kanr芽率为34.24% , 在1/2MS + 2 mg·L-1 IBA
      + 0.5 mg·L-1 6-BA + 500 mg·L-1AC筛选培养基中, 15.58% Kanr芽生根。共获得再生植株32株, 经PCR
      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 其中4株的基因组已成功导入和整合Cry1Ac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长白山野生草莓资源的调查与分类研究
    • 代汉萍;雷家军;邓明琴
    • 园艺学报. 2007, 34(1): 63-66.
    • 摘要 ( 1644 ) HTML ( 1443 ) PDF (251KB) ( 1443 )   
    • 近10年来对长白山野生草莓资源进行了较深入考察, 共收集到野生资源20份。对其植物分
      类学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对比分析和分类研究, 鉴定它们分属于两种倍性的3个种, 即二倍体种东北草莓
      (Fragaria mandschurica Staudt) 、四倍体种东方草莓( F. orientals Lozinsk. ) 和伞房草莓( F. corymbosa Loz
      insk. ) , 确认前人报道的长白山区分布有东方草莓的一个变种———绿叶东方草莓[ F. orientalis var. concolor
      (Kitag. ) Liou et C. Y. Li ] 实际为伞房草莓。首次报道长白山分布有伞房草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高灌蓝莓光合作用对若干环境因子的响应
    • 孙 山;;李鹏民;刘庆忠;高辉远
    • 园艺学报. 2007, 34(1): 67-70.
    • 摘要 ( 1771 ) HTML ( 2084 ) PDF (365KB) ( 2084 )   
    • 研究了4个高灌蓝莓品种( ‘泽西’、‘日出’、‘乔治亚吉姆’和‘里维尔’) 的光合作用启动
      过程, 及其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4个品种的光合启动时间均较长(46~75 min) , 其中
      ‘里维尔’的光合启动最快, ‘日出’最慢。这4种蓝莓的CO2补偿点均较高(89~121 μmol·mol-1 ) , 是典
      型的C3 植物。相对南高灌蓝莓品种, 北高灌品种‘日出’和‘泽西’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羧化效率、PSⅡ
      最大光化学效率和饱和光强, ‘日出’的光补偿点最低(18.22 μmol·m-2·s-1 ) , 具备耐阴生树种的特征。
      北高灌品种的光合最适温度较低, 范围也较窄(23~25℃) , 不适宜在南方高温地区种植; 相比之下, 南高
      灌品种‘里维尔’具有较高和较宽的光合最适温范围(23~35℃) , 适宜引种的区域范围较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45S rDNA在不同倍性沙田柚染色体上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 向素琼;;汪卫星;梁国鲁
    • 园艺学报. 2007, 34(1): 75-80.
    • 摘要 ( 1705 ) HTML ( 1556 ) PDF (381KB) ( 1556 )   
    •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45S rDNA在不同倍性沙田柚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结果表
      明: 不同材料的NOR位点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和杂合性, 即二倍体具4个45S rDNA位点, 四倍体单株t1
      和t2 则分别具有10个和8个位点。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包括短臂末端、着丝粒区域、着丝粒至短臂区
      域、着丝粒至长臂区域、长臂末端共5种不同类型。不同材料中包含的位置类型不完全相同。不同位置类
      型的位点数也不相同, 以着丝粒及着丝粒至短臂区域的类型位点数最多, 其次是短臂末端。同源四倍体和
      相应的二倍体相比, 出现了DNA水平的变异。对用于荧光原位杂交的柑橘染色体制片方法和rDNA在染色
      体上的分布位置、同源四倍体和相应二倍体的遗传差异分析、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用于染色体识别
      和物种演化研究等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Picloram, ABA和TDZ对香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魏岳荣;;杨 护;黄秉智;黄 霞;黄学林;邱继水;许林兵
    • 园艺学报. 2007, 34(1): 81-86.
    • 摘要 ( 2619 ) HTML ( 2699 ) PDF (592KB) ( 2699 )   
    • 研究Picloram、ABA和TDZ对贡蕉未成熟花序来源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8.28 μmol/L Picloram替代2, 4-D可获得15.56%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在体细胞胚诱导初期
      加入ABA则抑制体细胞胚的发生, 并造成其萌发时严重愈伤化; TDZ可有效地改善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换
      率, 其中0.2 μmol/L TDZ处理的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换率分别从对照的17.28%、16.49%提高到72.77%
      和6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 园艺学报. 2007, 34(1): 87-92.
    • 摘要 ( 1619 ) HTML ( 1490 ) PDF (460KB) ( 1490 )   
    • ISSR技术分析了38个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 品种的亲缘关系。从60条ISSR引物中
      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引物, 共扩增出79条可重复性带, 多态性带比例为86.7%。扩增
      结果可区分38个品种中的37个(含红金龙或贵妃之一) 。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682之间, 平均为
      0.393。UPGMA聚类将供试品种分成了5类。对分类结果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 严慧玲;方智远;刘玉梅;王永健;杨丽梅;庄 木;张扬勇;孙培田
    • 园艺学报. 2007, 34(1): 93-93098.
    • 摘要 ( 1563 ) HTML ( 1309 ) PDF (315KB) ( 1309 )   
    •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模型, 研究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
      效应。结果表明, 运用Griffing Ⅱ的方法进行遗传效应的分析, 就不育度而言, 加性作用的方差占总的遗
      传方差为21.89% , 而显性作用的方差为78.11%; 广义遗传力为97.22% , 狭义遗传力为21.23%。配
      合力的比较结果表明, 5个不育亲本中, 523-16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达3.17; 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
      606-7 ×102, 达10.42。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遗传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甘蓝显性雄性
      不育材料育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模型) ,
      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2.03% ~94.12% , 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0.14% ~10.94% , 两种遗传分析模型研究
      结果均表明: 主基因的显性作用在不育性表达中占主导地位, 但主基因的加性作用以及微效基因的影响
      也不可忽视。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大白菜叶色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 徐东辉;;孙日飞;张延国;原玉香;;康俊根;武 剑;张 慧;;宋晓飞;李晓楠;;宋一沫;王晓武
    • 园艺学报. 2007, 34(1): 99-104.
    • 摘要 ( 1950 ) HTML ( 1329 ) PDF (717KB) ( 1329 )   
    • 应用已构建了AFLP遗传图谱的大白菜DH群体, 采用多模型QTL作图的方法, 通过色差计
      法、叶色素测定法和人为目测法3种方法7个指标对叶色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7
      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18个QTL, 其中色差计法检测到9个QTL, 叶色素测定法检测到8个QTL, 人为目测
      法仅检测到1个QTL。另外, 估算了单个QTL的贡献率和加性效应, 发现各QTL的加性效应各不相等, 各
      位点的贡献率在5.5%~15.6%之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大白菜几丁质酶基因CHB4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甘德芳;朱苏文;范 军;程备久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05-110.
    • 摘要 ( 1970 ) HTML ( 1473 ) PDF (1108KB) ( 1473 )   
    • 根据已知的几种十字花科植物几丁质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以大白菜叶片基因组
      DNA为模板, 通过PCR反应扩增出约1 kb的DNA片段和几丁质酶基因5′端序列片段(150 bp) 。利用不同
      浓度的水杨酸处理苗龄7 d的大白菜, 选择酶活力较高的处理植株叶片提取RNA, 采用RACE技术扩增。
      研究结果表明, CHB 4基因的DNA序列长度为1 517 bp (DDBJ 登录号: AB257452) , 包含有1个长度为
      508 bp内含子。该基因编码的产物是由2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序列与油菜ClassⅣ类几丁
      质酶的同源性达99% , 与其它几种高等植物的同源性达50%以上。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关键因素分析
    • 耿建峰;;侯喜林;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韩永平;姚秋菊;成 妍;李 英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11-116.
    • 摘要 ( 1560 ) HTML ( 2144 ) PDF (504KB) ( 2144 )   
    • 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54个基因型之
      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 对供体材料低温处理, 在0~5 d范围内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不大, 超过
      5 d则明显降低; 高温诱导在12~60 h范围内差异不大, 超过此范围则小孢子胚诱导率明显降低; NLN培
      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 和细胞分裂素(6-BA) 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 添加的浓度过大时小孢子
      胚诱导率反而降低; 活性炭的有无和浓度大小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极大。通过基因型、生长素、细胞分
      裂素、活性炭4因素分析表明: 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 活性炭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显著; 基因型与活性炭不
      同浓度之间的互作差异显著; 其它的5个一级互作、4个二级互作和1个三级互作差异均不显著。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 cM F6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 张 强;黄 鹂;曹家树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17-124.
    • 摘要 ( 1750 ) HTML ( 1480 ) PDF (1691KB) ( 1480 )   
    • 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Makino) 核隐性不育两用系‘Bajh97201A /B’可
      育株中分离得到的一个cDNA-AFLP差异片段入手, 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一个花粉特异的多聚半乳糖
      醛酸酶( PG) 基因BcMF6的DNA和cDNA全长序列, 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基因包含4
      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 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 194 bp, 编码397个氨基酸序列, 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
      分析, 1到22个氨基酸是1信号肽序列, 其后有4个平行β螺旋重复( PbH1) 结构, 该序列包含3个N -
      糖基化位点, 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 5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 10个N - 豆蔻酰化位点, 1个
      PG活性位点(227RVTCGPGHGIS1 IGS240 ) 等。将B cM F6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其他PGs基因进行同
      源序列比对, 构建系统进化树, 发现该基因具有所有PGs基因特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 并且与花粉中特异
      表达的PG基因聚为一类, 表明该基因是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T-PCR对其表达的研
      究表明, 该基因在可育株(野生型) 的中大蕾、开放花和短角果中特异表达, 进一步表明该多聚半乳糖醛
      酸酶基因与白菜的花粉发育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NAi沉默BcMF3基因对菜薹花粉发育的影响
    • 刘乐承;;向 珣;曹家树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25-130.
    • 摘要 ( 1568 ) HTML ( 1435 ) PDF (795KB) ( 1435 )   
    • 根据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分离到编码
      果胶甲酯酶( PME) 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 cDNA序列设计引物, 从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一短一
      长两个片段, 分别反向和正向连接至双元载体pB I12 l中, 得到了RNAi (RNA interference) 植物表达载体
      pB I2B3R, 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薹(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parachinensis) , 分子检测证明B cM F3片段单拷贝整合到转基因菜薹的基因组中; 50%转基因菜薹植株的花
      粉畸形, 花粉离体萌发率为32。3% , 出现畸形花粉植株的花药PME活性降低了13。5%。这一结果从转基
      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和酶活性上证明, 采用RNAi技术沉默BcMF3基因, 可能通过影响PME活性而引起转基
      因菜薹植株部分花粉的败育, 从而证明BcMF3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薹等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芸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 张 涛;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31-134.
    • 摘要 ( 1660 ) HTML ( 1348 ) PDF (489KB) ( 1348 )   
    • 以芸芥子叶为外植体, 在MS + 2, 4-D 1.0 mg·L-1培养基上培养2周后可诱导体细胞胚胎的
      发生。胚性愈伤组织在MS + 2, 4-D 0.2 mg·L-1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体细胞胚胎在N6培养基上成熟后, 可
      在附加0.1 mg·L-1 IBA的1/2MS培养基上生长。切片观察表明: 芸芥体细胞胚胎为单细胞发生方式, 与合
      子胚形成过程相似。芸芥胚性细胞具有细胞小、胞质浓、核大、核仁明显, 排列紧密的特点, 首先由单个
      细胞分裂形成2 - 细胞原胚, 2 - 细胞原胚分裂成3 - 细胞原胚或4 - 细胞原胚, 3 - 细胞原胚或4 - 细胞原
      胚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 进一步发育成一个成熟的体细胞胚胎。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辣椒C基因全长序列比较分析
    • 王 岩;;张宝玺;张延国;张国裕;王立浩;徐有明;王晓武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43-146.
    • 摘要 ( 1568 ) HTML ( 1256 ) PDF (427KB) ( 1256 )   
    • 辣/甜椒C基因测序比对后证实了甜椒C基因5′端约689 bp的缺失可能是造成其辣味缺失的
      原因。牛角形甜椒‘0538’的C基因不存在这一缺失, 却在编码区第40位碱基处有一个G到A的突变,
      可能导致信号肽内第14位疏水性天冬氨酸变为亲水性天冬酰胺, 不能完成辣椒素的合成, 最终辣味缺失。
      辣/甜椒品种共有长片段Catf2基因, 与C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上有88.9%的相似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贺忠群;;贺超兴;张志斌;邹志荣;王怀松;TUNDE Takacs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47-152.
    • 摘要 ( 1577 ) HTML ( 1415 ) PDF (814KB) ( 1415 )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 (0.5%和1% ) 胁迫下,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 对
      番茄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 与未接菌番茄相比, 接种AMF番茄能显著增
      加植株的生长, 促进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的积累, 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脯氨酸含量, 使植株耐
      盐能力增强。接菌株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增加以及根系脯氨酸的大量积累在AMF提高番茄耐盐的渗透
      调节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牡丹开花前后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丰亚南;郑国生;;王宗正;高辉远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53-156.
    • 摘要 ( 1702 ) HTML ( 1465 ) PDF (390KB) ( 1465 )   
    • 以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 品种‘肉芙蓉’为材料, 研究其开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
      及其对有花枝上叶片( FL) 与无花枝上叶片(NFL) 净光合速率( Pn) 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花衰败前,
      有花枝Pn明显低于无花枝, 但可溶性糖含量却高于无花枝。与前一天17时相比, 经过一夜消耗后, 早晨
      8时有花枝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别, 而无花枝的则较低, 说明除光合作用外, 还有其他途径为有花枝
      提供可溶性糖。花衰败后, 两种枝叶Pn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逐渐消失。与花衰败前不同, 经过一夜消耗
      后, 早晨8时两种枝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前一天17时都降低, 表明为有花枝提供可溶性糖的其他途径在花
      衰败后停止工作, 推测这一途径极可能与花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干旱胁迫对转基因( PSAG12-ipt) 非洲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赖齐贤;;包志毅;朱祝军;毛碧增;钱琼秋;何 勇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57-162.
    • 摘要 ( 1967 ) HTML ( 1398 ) PDF (756KB) ( 1398 )   
    • 采用转基因( PSAG12
      -ipt) 非洲菊为材料, 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
      果发现, 随着干旱胁迫加剧, 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 、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
      ( Fv’/Fm’)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 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 光化学反应
      的能量( P) 在叶片所吸收的光能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 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Gs) 也出现
      同样下降的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的解除, ΦPSⅡ、Fv’/Fm’、qP、ETR、Pn、Gs都显著上升, 缓慢恢复。
      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 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幅度较小, 在干旱胁迫下各项参
      数下降较慢, 干旱胁迫结束后各项参数恢复较快。在干旱胁迫和恢复过程中, P在光能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转基因植株大于对照。反应中心由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能量( E) 在干旱胁迫过程和恢复过程中没有明显
      的变化。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夏秋季旱涝胁迫对红叶石楠光合特性的影响
    • 曹 晶;姜卫兵;翁忙玲;姜 武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63-172.
    • 摘要 ( 1770 ) HTML ( 1451 ) PDF (600KB) ( 1451 )   
    • 分别于夏、秋两季, 以1年生红叶石楠扦插苗为试材, 采用盆栽调控水分的方法, 研究了干
      旱和淹水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MDA) 含量和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等的变化。结果表
      明, 夏、秋季干旱和淹水胁迫均使叶片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显著上升, 叶绿素(Chl. ) 含量降低, 花色
      素苷(Ant. ) 含量增加; 净光合速率( Pn) 、水分利用效率(WUE) 、表观量子效率(AQY) 和羧化效率
      (CE) 等指标下降, 光饱和点(LSP) 降低; 光补偿点(LCP) 升高, 可利用的光强范围变小; 夏季水分胁
      迫对红叶石楠的膜伤害大于秋季, Chl. 降幅低于秋季, 类胡萝卜素(Car. ) 含量夏季上升而秋季下降,
      LSP对降及LCP上升的幅度小于秋季, 但Pn降幅却表现为干旱处理小于秋季, 淹水处理大于秋季; 其中夏
      季淹水胁迫对红叶石楠膜伤害和Pn、WUE、AQY、CE的影响较干旱胁迫大, 光合下降在胁迫初期为气孔
      限制, 到中、后期转化为非气孔限制; 与Pn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关联度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为大气温
      度( Ta) 、大气CO2浓度(CO2 ) 和光照强度( PFD) 。而在秋季, 干旱胁迫对红叶石楠膜伤害和Pn、
      WUE、AQY和CE的影响较淹水胁迫大, 光合下降主要表现为非气孔限制; 与Pn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
      (关联度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为大气水汽压(Vp) 、PFD和CO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遮光对青榨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缴丽莉;路丙社;周如久;白志英;梁海永;甄红伟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73-178.
    • 摘要 ( 1750 ) HTML ( 1499 ) PDF (664KB) ( 1499 )   
    • 研究了遮光15%、35%、50%和全光照处理对青榨槭新梢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遮光度增加, 叶片色素含量增加, 叶绿素a /b减小; 叶片净
      光合速率( Pn) 、初始荧光( Fo)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Fm) 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增加, 但非光化
      学猝灭系数( qN) 降低。全光照和遮光15%处理条件下, 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而35%和50%处理条件
      下呈单峰曲线; 遮光35%和50%处理条件下Fv/Fm日变化幅度较小, 15%和全光照处理条件下Fv/Fm日
      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50%遮光处理青榨槭幼苗Pn最高, 新梢年生长量最大, 可在育苗生产中
      应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幻想’矮牵牛幼龄期和限界性诱导光周期的研究
    • 胡惠蓉;胡晓龙;狄文伟;包满珠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79-182.
    • 摘要 ( 1811 ) HTML ( 1170 ) PDF (299KB) ( 1170 )   
    • 采用迁光的方法测定‘幻想’矮牵牛的幼龄期和限界性诱导光周期。结果分析表明: ‘幻想’
      矮牵牛的幼龄期约在6片真叶期结束, 其限界性诱导光周期为3周。与连续诱导光周期相比, 限界性诱导
      光周期能明显抑制‘幻想’矮牵牛株高的生长, 对株幅和分枝数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幻想’矮牵牛8叶
      期时给予长日照处理以促进开花; 3周以后再给予短日照处理以节约能源, 同时可以控制株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一氧化氮对瓶插月季呼吸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张少颖;饶景萍;任小林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83-188.
    • 摘要 ( 1865 ) HTML ( 2034 ) PDF (528KB) ( 2034 )   
    • 以硝普钠( SNP) 为一氧化氮供体, 研究了NO及其清除剂PTIO (2-phenyl-4, 4, 5, 5-tetra
      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 处理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生理变化及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0.1 mmol·L-1 SNP释放的NO可以降低月季切花的萎蔫率, 延长瓶插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
      量, 抑制COX (细胞色素氧化酶) 、AO (抗坏血酸氧化酶) 、PPO (多酚氧化酶) 活性, 抑制月季呼吸强
      度和乙烯释放, 延缓二者跃变高峰的出现, 延缓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 PTIO的处理提高了上述
      SNP处理下COX、AO、PPO的活性, 提高了呼吸速率, 促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上升, 但抑制了乙
      烯的释放, 初步说明NO可能参与衰老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酶的活性调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水杨酸对‘Pra to’百合切花瓶插效果的影响
    • 彭晓丽;饶景萍;张延龙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89-192.
    • 摘要 ( 1981 ) HTML ( 1257 ) PDF (486KB) ( 1257 )   
    • 以亚洲杂种系百合‘Prato’为试材, 在基本保鲜剂成分( 20 g·L-1蔗糖、250 mg·L-1
      8 - 羟基喹啉、1 g·L-1 CaCl2 ) 的基础上加水杨酸进行瓶插处理, 研究其保鲜效应。结果表明, 用含水杨
      酸的保鲜液能延长瓶插寿命、单花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推迟呼吸和乙
      烯峰的到来并降低峰值, 减少花瓣中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两种保鲜剂处理对百合切花叶片都有较
      好的保绿效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蝴蝶兰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的研究
    • 顾德峰;赵春莉;宋彦君;谷素敏;张家旭;张红伟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93-196.
    • 摘要 ( 1579 ) HTML ( 1225 ) PDF (247KB) ( 1225 )   
    • 对影响蝴蝶兰( Phalaenopsis) 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类型和继代时间直接影响蝴蝶兰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body, PLB) 的增殖速率, 在改良
      狩野和改良KC培养基中类原球茎的增殖速率明显高于MS培养基; 对培养215个月的类原球茎进行转接继
      代增殖率最高; 采用两步成苗法培养幼苗, 可将幼苗的出瓶时间缩短到7~8个月; 对5个品种扩繁20代
      的类原球茎的开花株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是各品种开花株群体性状稳定, 3个品种无变异现象发生, 2个
      品种的类原球茎在18~20代时变异率低于万分之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 大百合子房的离体培养
    • 李守丽;;石 雷;张金政;庄 平
    • 园艺学报. 2007, 34(1): 197-200.
    • 摘要 ( 1916 ) HTML ( 1446 ) PDF (347KB) ( 1446 )   
    • 以大百合的子房为外植体, 研究了小鳞茎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 BA和KT是影
      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 其浓度分别为0.1~1.0 mg/L、2.0~4.0 mg/L和高于4.0 mg/L 时,
      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
      最佳培养基为MS + 0.1~0.5 mg/L NAA + 2.5 mg/L BA + 2.5 mg/L KT + 10%蔗糖+ 0.7%琼脂。在1/2MS
      + 3%蔗糖+ 0.7%琼脂+ 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 长势良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IBA和发根农杆菌对糠椴嫩枝扦插的影响
    • 张 芹;李保会;朵建国;王文凤;刘云强;梁海永;杨建民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01-204.
    • 摘要 ( 1892 ) HTML ( 1747 ) PDF (269KB) ( 1747 )   
    • 研究了IBA和发根农杆菌处理对糠椴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并对其影响生根的机理进行了初
      步探讨。结果表明: IBA和发根农杆菌处理显著( P < 0.01) 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增加了成活苗的生根数
      和根长, 明显缩短了生根时间。IBA和发根农杆菌处理还显著( P < 0.01) 提高了插条生根期内源GA3
      IAA、可溶性总糖和全氮的含量及IAA /ABA比值, 降低了ABA含量, 对糠椴嫩枝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 其中以500 mg·kg-1 IBA +发根农杆菌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 插条的生根率、成活苗的生根数、成活
      苗的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2.08%、65.75%和23.63% , 生根时间比对照缩短了14 d。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高静压钝化采后草莓过氧化物酶的试验研究
    • 黄训端;;谢慧明;潘 见;曾庆梅;杨 毅;王海翔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09-212.
    • 摘要 ( 1439 ) HTML ( 1646 ) PDF (454KB) ( 1646 )   
    • 采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 研究了高静压对草莓过氧化物酶( POD) 的钝化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高静压处理可显著钝化草莓POD活性。因素(压力、温度和时间) 以及因素间交互作用的
      分析显示, 在本试验条件下压力对钝化POD起到关键作用。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建立
      了高静压钝化草莓POD的响应模型, y = 97.2 - 44.0x1 - 1.1x2 - 5.3x3 - 27.5x12 - 7.3x22 - 9.4x32 - 8.3x1x2
      - 5.0x1 x3 + 26.9x2 x3 , 决定系数R2 = 0.9883, 调整决定系数R2 = 0.9732。方差分析表明, 模型极显著, 因
      此该模型可用于POD钝化效果分析和预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与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的筛选
    • 王惠哲;李淑菊;刘秀峰;李 平;霍振荣;管 炜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13-216.
    • 摘要 ( 1371 ) HTML ( 1341 ) PDF (325KB) ( 1341 )   
    • 以黄瓜抗炭疽病母本66和感炭疽病父本A18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 采用BSA法和AFLP
      技术建立了对炭疽病的抗病组和感病组, AFLP引物组合E24M48在抗感组间表现多态性, 且呈共显性。经
      220个F2单株分析, 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中分别仅扩增出251 bp和245 bp的特异片段, 而在中间类型个
      体中同时扩增出了该两个特异片段。连锁值测定结果表明, 该特异带与黄瓜炭疽病抗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
      距离为21727 cM。测序结果显示, 该两个片段的大小分别为251 bp和245 bp, 并且两个片段的差异在于两
      个“TCT”重复序列(6个碱基) 的插入或缺失。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与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 王国臣;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17-220.
    • 摘要 ( 1509 ) HTML ( 1312 ) PDF (393KB) ( 1312 )   
    •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群体和BSA法对与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进行了研究, 筛选到与橘红心球色基因or连锁的RAPD标记S1338656和AFLP标记P67M54172 , 其遗传距离
      分别为8 cM和13 cM, 并将其成功转化成SCAR标记SCOR204和SCOR127。对标记的通用性在110个大白菜
      自交不亲和系育种材料中进行了验证, 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率分别为90%和89.1%。SCAR标记的获得
      为大白菜橘红心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熟性洋葱休眠期生理生化的变化
    • 陈沁滨;侯喜林;王建军;韩建明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21-224.
    • 摘要 ( 2033 ) HTML ( 1578 ) PDF (246KB) ( 1578 )   
    • 比较了早、中、晚熟3个洋葱品种休眠期呼吸速率以及不同部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
      SOD、POD和内源激素IAA及AB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晚熟品种港葱841生理休眠期最长, 达70 d左
      右, 早熟品种阳春黄最短, 约40 d。呼吸速率、可溶性蛋白、SOD、POD在生理休眠期结束前都有一个快
      速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生理休眠期结束后急速下降; IAA和ABA的表现相反, 休眠
      前期, ABA含量最高, 而IAA含量极低, 在生理休眠结束前, ABA含量急剧下降而IAA含量急剧上升。从
      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分布看, 均为内层>中层>外层。洋葱收获后, 高水平的ABA、低水平的IAA、较低的
      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休眠的维持。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光和糖对非洲菊花色素苷积累及CHS、DFR 基因表达的影响
    • 孟祥春;彭建宗;王小菁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27-230.
    • 摘要 ( 1745 ) HTML ( 2045 ) PDF (543KB) ( 2045 )   
    • 探讨了光和糖对非洲菊(Gerbera hybrida) 花序最外轮舌状花( ray floret) 花瓣着色的影响。
      P2期花序和舌状花先在含有3%蔗糖和无蔗糖的固体培养基(8 g·L-1琼脂) 上进行3 d暗培养, 光照处
      理不同时间后, 继续暗培养, 第9 天取样,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舌状花花瓣花色素苷积累; 照光后立即
      取样, 以Northern-blot检测CHS、DFR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短暂光照提高花色素苷积累; 光
      照明显诱导CHS、DFR基因表达, 光照时间越长, 基因表达水平也越高。暗培养7 d和9 d, 光诱导基因表
      达效应明显减弱。培养基中含有蔗糖时, 光强烈诱导花色素苷积累和CHS、DFR基因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种姜花香气成分分析
    • 范燕萍;王旭日;余让才;杨 萍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31-234.
    • 摘要 ( 1591 ) HTML ( 1482 ) PDF (434KB) ( 1482 )   
    • 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不同种的姜花在香气上存在很大差异。对姜花挥发性香
      气物质组成的研究, 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合成的可能途径, 为进一步研究其香气代谢打下基础。本试验用固
      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香气释放量有差异的4种姜花进行香气成分和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 4
      种不同颜色姜花的释香成分和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 红姜花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仅为1.21 μg·
      h-1·g-1 FM, 而金姜花、黄姜花、白姜花分别为16.80、13.64、17.36 μg·h-1·g-1 FM; 使姜花产生浓郁
      香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沉香醇和1, 8 - 桉油醇等萜烯醇类化合物。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籽油及其成分分析
    • 欧阳建文;熊兴耀;王辉宪;王仁才;刘东波;阳国平;袁 洪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39-241.
    • 摘要 ( 1747 ) HTML ( 1281 ) PDF (211KB) ( 1281 )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 Passiflora edulis Sims. ) 籽油的技术体系,
      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西番莲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西番莲籽油
      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45℃, 分离温度40℃, 萃取时间70 min, 在此条件下油脂
      萃取率为28.4%。GC - MS分析的结果显示, 西番莲籽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不饱和烃类。饱和脂肪酸
      以棕榈酸为主,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油酸乙酯, 占脂肪酸总量的75.8%; 不饱和烃类主要是角
      鲨烯, 含量为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四川主栽茶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王雪萍;马炳田;齐桂年;田 鸿;方倡友;张泽岑;尹旭敏
    • 园艺学报. 2007, 34(1): 242-244.
    • 摘要 ( 1560 ) HTML ( 1391 ) PDF (432KB) ( 1391 )   
    • 利用RAPD标记对四川主要产茶区具代表性的36份茶树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
      50条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良好的16条, 共扩增出167条谱带, 其中, 多态性带为158条(占94.61% ) ,
      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49~0.679之间。UPGMA聚类结果将36份茶树栽培品种分为3个复合组和2个
      独立组, 聚类结果与茶树品种的来源有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