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Cre/loxp系统的构建及无选择标记转基因苹果植株的获得
    • 李茂福,王媛花,王 华,金万梅*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05-217.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579
    • 摘要 ( 286 ) HTML ( 1102 ) PDF (2360KB) ( 1102 )   
    • 从‘霞晖8号’桃中克隆了一个定位于第4条染色体上的钾转运体基因PpeKUP5,该基因编码625个氨基酸,具有10个跨膜结构域;PpeKUP5主要在根部表达,其次是叶和茎中,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极低;ABA、重金属Cr和Zn处理均显著诱导其在桃幼苗各组织中的表达,其中Cr处理最为显著,高钾胁迫及重金属Cu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在根部的表达水平;细菌互补试验表明PpeKUP5具有吸收外界K+(KCl或K2SO4)的功能,且在偏中性pH值条件下最为显著。本研究表明PpeKUP5是一个主导桃树根部K+吸收的钾转运体,并可能在桃树适应高钾及重金属Cr、Zn和Cu等胁迫处理和ABA 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钾转运体基因PpeKUP5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 宋志忠,马瑞娟*,郭绍雷,俞明亮,许建兰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18-22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442
    • 摘要 ( 310 ) HTML ( 699 ) PDF (1352KB) ( 699 )   
    • 从‘霞晖8号’桃中克隆了一个定位于第4条染色体上的钾转运体基因PpeKUP5,该基因编码625个氨基酸,具有10个跨膜结构域;PpeKUP5主要在根部表达,其次是叶和茎中,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极低;ABA、重金属Cr和Zn处理均显著诱导其在桃幼苗各组织中的表达,其中Cr处理最为显著,高钾胁迫及重金属Cu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在根部的表达水平;细菌互补试验表明PpeKUP5具有吸收外界K+(KCl或K2SO4)的功能,且在偏中性pH值条件下最为显著。本研究表明PpeKUP5是一个主导桃树根部K+吸收的钾转运体,并可能在桃树适应高钾及重金属Cr、Zn和Cu等胁迫处理和ABA 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果实采后衰老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 陆 俊1,*,王 剑1,*,吴伟民2,李炳锐1,王西成2,贾海锋1,房经贵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27-23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495
    • 摘要 ( 333 ) HTML ( 1074 ) PDF (2306KB) ( 1074 )   
    • 对8 个葡萄品种果实采后衰老情况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欧美杂交种葡萄
      ‘藤稔’、‘夕阳红’和‘信侬乐’VvNCED1、VvACO1、VvPG 基因表达水平高,葡萄果实耐压力、耐拉
      力下降明显,落粒数增加,其耐贮性较低;欧亚杂交种葡萄‘红地球’、‘黄意大利’和‘美人指’VvPOD2、
      VvMnSOD 基因表达水平高,果实的耐压力、耐拉力相对下降较慢,落粒数较低,其耐贮性也较高。表明
      葡萄贮藏过程中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能够反映出葡萄的耐贮性好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柑橘CitERF9 和CitAP2-7 在不同逆境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
    • 董翠翠,马岩岩,谢让金,邓 烈,易时来,吕 强,郑永强,何绍兰*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39-24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02
    • 摘要 ( 376 ) HTML ( 828 ) PDF (1830KB) ( 828 )   
    • 以‘资阳’香橙(Citrus junos‘Ziyang’)为试材,分别对CitERF9 和CitAP2-7 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CitERF9 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35 bp,含有1 个外显子,可编码244 个氨基酸残基的
      多肽。CitAP2-7 的开放阅读框为1 080 bp,具有6 个外显子,可编码360 个氨基酸残基。同源分析结果显
      示,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大豆、蓖麻、碧桃、苜蓿等植物中的同源蛋白有81% ~ 84%的相似性。实时
      定量分析表明:CitERF9 和CitAP2-7 在植株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在根中,CitERF9 受各种胁
      迫处理诱导,而CitAP2-7 主要受ABA、NaCl、脱水等的诱导。在叶中,各种胁迫均对CitERF9 具有诱导
      作用,其模式与根中相似,而CitAP2-7 的表达则主要受ABA、ACC、MeJA、SA 等激素以及低温和NaCl
      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CitERF9 和CitAP2-7 参与了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部分古银杏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 王 萱1,*,刘晓静1,*,邢世岩1,**,孔倩倩1,张艳辉1,孙立民1,高 燕2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49-2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01
    • 摘要 ( 283 ) HTML ( 926 ) PDF (716KB) ( 926 )   
    • 利用AFLP 技术,对来源于全国20 个省(区)的180 份银杏古树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聚类的方法构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8 对AFLP 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646 条谱带,
      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100%;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Nei’s
      基因多样度(H)和平均Shannon’s 信息指数(I)分别为2.0000、1.2575、0.1662 和0.2746;各种质间的
      遗传相似系数在0.6904 ~ 0.9115 之间,平均值为0.7919。建立的银杏古树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的35%
      的样品。t 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差异不显著,能够最大程度的代
      表原始种质资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添加甘蓝2 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
    • 耿倩倩,王彦华*,轩淑欣,毛清云,赵建军,申书兴*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61-27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58
    • 摘要 ( 274 ) HTML ( 545 ) PDF (2717KB) ( 545 )   
    •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2 号单体异附加系(AC2)为试材,
      对其花蕾辐射后获得的M2 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与结球甘蓝2 号染色体对应的26 个InDel 标记
      对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确认获得了6 株添加甘蓝2 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植
      株。通过对InDel 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6 个大白菜易位系植株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 和
      C09-4-52,片段大小为788.3 kb。选择两个来自不同M2 单株的大白菜易位系‘AT2-1’和‘AT2-2’进行
      自交、回交及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杂交,利用结球甘蓝特异的InDel 标记对其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两个大白菜易位系的85 份自交后代、82 份回交后代及188 份杂交后代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 和
      C09-4-52,说明这些易位系中的甘蓝染色体片段能够稳定遗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性状演变和对黑腐病抗性的转育
    • 张 洁1,2,王桂香2,韩 硕2,严 红3,宗 梅2,郭 宁2,刘 凡2,*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71-28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21
    • 摘要 ( 366 ) HTML ( 654 ) PDF (2763KB) ( 654 )   
    • 以对黑腐病(Black rot)感病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2n = 18,CC)
      ‘Korso’和抗病的黑芥(B. nigra,black mustard,2n = 16,BB)‘G1/1’的体细胞杂种(简称PFCN,
      protoplast fusion of cauliflower and Brassica nigra)高代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根据表型特征将其分为4
      大类:性状介于花椰菜和黑芥之间的中间型材料(M)、向花椰菜过渡的过渡型(M-K)、偏花椰菜型(-K)
      和花椰菜型(K)。连续5 年的黑腐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Korso’的病情指数在44 ~ 57 之间,表现
      为耐病到感病;‘G1/1’在12 ~ 32 之间,表现为抗病,从M、M-K、-K 至K 型,杂种后代病情指数总体
      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M 型和M-K 型材料表现为高抗至抗病,-K 型材料表现为抗病至耐病,K 型
      材料表现为耐病。对2014 年的15 份典型-K 至K 型材料进行了形态演变及黑腐病抗性变化追溯:总体上,
      偏花椰菜的形态转变发生在S1BC4、S5、S1BC3 和BC3(S 为自交,BC 为回交)世代中,伴随着形态的转
      变,黑腐病病情指数急剧升高;同一年中来源相同或者相近的株系病情指数相差不多。2015 年进一步对
      2014 年25 个单株的自交后代进行黑腐病抗病性跟踪鉴定:整体上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仅少数株系表现
      上升;来源相同的衍生株系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且差异不大,说明这些材料系内对黑腐病抗病性逐年趋
      于稳定。目前获得了6 份相对于受体亲本‘Korso’表现出了对黑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材料:PFCN14-15-4.1、
      PFCN14-15-5.1、PFCN14-29-1.1 和PFCN14-29-1.2,连续3 年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30 左
      右;PFCN14-14-1.1 和PFCN14-14-1.2 则连续6 年保持在20 ~ 38 之间。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西瓜bHLH 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何 洁,顾秀容,魏春华,杨小振,李 好,马建祥,张 勇,杨建强,张 显*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81-29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86
    • 摘要 ( 295 ) HTML ( 1569 ) PDF (1356KB) ( 1569 )   
    •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西瓜测序基因组97103 中共鉴定出96 个bHLH 家族成员,其中有
      94 个可以被定位到西瓜的11 条染色体上。通过基因结构和结构域序列保守性的预测,发现这些基因的序
      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变化很大,但bHLH 结构域序列比较保守。用拟南芥中39 条已知的bHLH 蛋白序列
      和西瓜的96 条bHLH 蛋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西瓜的bHLH 家族可以进一步被分为11 个亚
      族。运用荧光定量实时PCR 技术,分析了该家族中21 个基因在西瓜响应非生物胁迫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
      明,8 个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13 个基因受ABA胁迫诱导表达,14 个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ClabHLH41
      在3 种胁迫下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说明其在低温、ABA 和盐胁迫应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杜鹃花品种耐寒性比较及其机制研究
    • 刘 冰,曹 莎,周 泓*,夏宜平*
    • 园艺学报. 2016, 43(2): 295-30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428
    • 摘要 ( 503 ) HTML ( 1256 ) PDF (741KB) ( 1256 )   
    • 以杜鹃花品种‘埃尔西 ? 李’、‘紫萼’和‘紫蝴蝶’为材料,在浙江杭州自然低温条件下(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测定7个取样时期的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并比较耐寒性强弱。同时测定耐寒性相关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发现,蔗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与杜鹃花耐寒性关系密切,较高的蔗糖积累量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可能是‘埃尔西 ? 李’抵御寒冷的主要途径;由MDA含量推测,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可能是另一途径。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杜鹃花品种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埃尔西 ? 李’耐寒性最强,‘紫蝴蝶’和‘紫萼’耐寒性相似,结合园林应用及冬季表现情况,判定‘紫蝴蝶’耐寒性稍好于‘紫萼’。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牡丹5个管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 杨 勇1,2,王顺利1,*,薛璟祺1,任秀霞1,李丹丹1,杨若雯1,曾秀丽3,**,张秀新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07-31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758
    • 摘要 ( 417 ) HTML ( 719 ) PDF (5510KB) ( 719 )   
    • 利用RT-PCR技术从牡丹组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分别克隆得到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UBI)、素环蛋白基因(cyclophilin,CYP)、肌动蛋白基因(Actin)、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基因(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和β–微管蛋白基因(beta-tubulin,TUB)等5个管家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管家基因序列均相对保守,其在牡丹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的保守性在99.04% ~ 99.69%。利用5个管家基因分别构建了其在牡丹组8份材料中的系统进化树。5个系统进化树均将8份材料分成两组,即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由于5个管家基因核苷酸序列各自的保守性不同,在区分亚组成员间略有差异。综合分析5个管家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和栽培牡丹(P. suffruticosa‘Luoyanghong’)常聚为一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因而推测杨山牡丹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形成;紫斑牡丹(P. rockii)和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一直聚为一支,推测二者亲缘关系较近;黄牡丹(P. lutea)和紫牡丹(P. delavayi)一直聚为一支,推测这二者亲缘关系较近。狭叶牡丹(P. potaninii)与黄牡丹和紫牡丹分化较早,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建议将狭叶牡丹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梨β–微管蛋白基因及其在矮生型与普通型梨茎尖中的表达差异
    • 侯董亮,王彩虹*,田义轲,肖玉雄,张 蓓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20-32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96
    • 摘要 ( 251 ) HTML ( 639 ) PDF (2273KB) ( 639 )   
    •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的β–微管蛋白为参考依据,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从西洋梨基因组中克隆了9个β–微管蛋白基因,并根据苹果和梨基因组间的保守性及共线性原理,实现了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序列分析显示,这组基因均含有3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起源于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而形成的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仅在外显子和内含子长度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且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也有更高的序列相似性。对9个β–微管蛋白基因在矮生梨与普通梨杂种群体中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有7个基因在茎尖组织中表达,其中定位于chr16上的转录本号为PCP044487.1的基因在矮生型和普通型梨茎尖中的转录水平出现极显著差异,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梨矮生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有重要关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其ITS、GPD和EF-1α序列分析
    • 宋 博,朱晓锋,徐兵强,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杨 森*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29-33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79
    • 摘要 ( 485 ) HTML ( 849 ) PDF (1849KB) ( 849 )   
    •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田间致病性测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链格孢属菌株为致病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进行致病菌株保守基因(ITS、GPD和EF-1α)PCR扩增及测序,获得序列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KU145269、KU145271、KU145273。根据田间致病性、形态学观察以及保守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确定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原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猕猴桃SRAP-PCR体系的建立及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 井赵斌1,3,*,徐 明1,3,雷玉山1,2,3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37-34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331
    • 摘要 ( 288 ) HTML ( 658 ) PDF (2276KB) ( 658 )   
    • 以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不同种幼嫩叶片为材料,建立了基因组DNA提取的改良SDS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适合猕猴桃SRAP分析的优化体系,即在20 μL总的反应体系中包括:DNA(40 ng ? μL-1)1 μL、Taq DNA酶(5 U ? μL-1)0.2 μL、dNTPs(2.5 mmol ? L-1) 1.4 μL、引物(10 μmol ? L-1)各1.5 μL、Mg2+(25 mmol ? L-1)2.0 μL、10× 缓冲液2.5 μL、ddH2O 9.9 μL。利用该体系对32份猕猴桃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4条引物共扩增出27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100%,SRAP可以作为猕猴桃资源亲缘关系研究的有效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0.73水平处,供试材料可区分为4组,分别是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黑蕊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组。聚类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毛花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黑蕊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之间亲缘关系可能较近。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凤丹(Paeonia ostii)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PoFA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宋淑香1,郭先锋1,2,*,马 燕1,李俊杰1,韩璐璐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47-35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34
    • 摘要 ( 310 ) HTML ( 812 ) PDF (1171KB) ( 812 )   
    • 以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T. Hong & J. X. Zhang)胚珠为试材,通过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及RACE技术得到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 的cDNA全长,命名为PoFAD2(GenBank注册号为KT153989)。该基因全长为1 695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PoFAD2与芍药(P. lactiflora)FAD2具有最高的同源性,亲缘关系最近。此外,PoFAD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簇及4个跨膜区,且含有Delta12-FADs的特异位点,这些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脂肪酸去饱和酶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结果表明:PoFAD2在凤丹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较大,在茎、萼片、雄蕊及花瓣中几乎不表达,在叶片中极微弱表达,表达量仅为胚珠中的1/73,在芽及雌蕊中低表达,表达量约为胚珠中的1/10 ~ 1/12,而在胚珠中高表达;种子发育进程中,PoFAD2表达量呈现先急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再回升的趋势,且于花后75 d出现表达量的最高峰。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茉莉花萜类合成酶基因JsTPS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俞 滢1,*,陈 丹1,*,孙 君2,吕恃衡1,陈桂信1,**,叶乃兴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56-36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03
    • 摘要 ( 244 ) HTML ( 837 ) PDF (1479KB) ( 837 )   
    • 以双瓣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花瓣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了萜类合成酶基因(JsTPS)的全长cDNA,该cDNA全长为1 884 bp,其中ORF为1 491 bp,编码496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56 989.7 D,与原核表达结果一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TPS2具有75%的同源性,同属于α-Farnesene synthase分支。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sTPS在茉莉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表达量在未开放时(18:00)最低,在半开放时(22:00)达到最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山东省芍药红斑病病原菌鉴定
    • 李 丽1,宋淑香1,刘会香2,郭先锋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65-37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590
    • 摘要 ( 404 ) HTML ( 700 ) PDF (1288KB) ( 700 )   
    • 从山东菏泽和泰安两地感病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植株的叶片上进行了红斑病病原分离纯化和致病力检测,并对致病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 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样组织中可分离到两种疑似病原菌,分离比例为4.8︰1,初步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进一步rDNA-ITS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5.8S rDNA及其两侧ITS区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KF380822.1、HM467832.1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9%,由此确定两种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其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分别为KR912224和KR912225。因此,确定山东省芍药红斑病是由链格孢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复合侵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南方红豆杉4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变异分析
    • 谢伟东1,2,文亚峰3,*,韩文军1,周 宏4,徐刚标1,陈建华1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73-38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418
    • 摘要 ( 309 ) HTML ( 574 ) PDF (719KB) ( 574 )   
    •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的4个微卫星位点为例,通过等位基因长度和序列变异分析,对各位点等位基因的变异特点、变异来源和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位点在南方红豆杉种内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异特点,既有SSR重复区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也有因侧翼序列插入/缺失(Indel)形成的等位基因,还存在同一长度形态的同形异源等位基因(allelic homoplasy),同时,在1个mtSSR位点中检测到了线粒体基因的异质性(heteroplasmy)。SSR重复序列和侧翼序列突变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等位基因长度异常的主要原因。等位基因分布及其进化关系研究表明,4个位点的序列突变更符合逐步突变模型(SMM),常见等位基因在进化上具有原始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 柑橘中类黄酮的组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 陈嘉景,彭昭欣,石梅艳,徐 娟*
    • 园艺学报. 2016, 43(2): 384-4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89
    • 摘要 ( 694 ) HTML ( 1985 ) PDF (445KB) ( 1985 )   
    • 柑橘是人类膳食中类黄酮的主要来源之一。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且其抗癌、抗病毒、抗炎及抑菌效果可能基于其强抗氧化活性。柑橘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分为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花色苷等几类,且以黄烷酮糖苷类含量最为丰富。柑橘中类黄酮组成和含量因种质和组织部位而异,柚果实中含有大量苦味的新橘皮糖苷类,而甜橙和橘果实中以无苦味的柚皮芸香糖苷类为主。目前,对类黄酮代谢途径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其主通路上,但对类黄酮糖基化、酰基化以及甲基化等相关的基因和酶类研究较少。随着柑橘类黄酮代谢研究的深入,其积累和分布的遗传机理将逐渐得以揭示,这将会为培育功能性柑橘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