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1卷, 第10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苹果叶片气孔开放机理的初探
    • 陈令会, 刘龙博, 安玉艳, 张治平, 汪良驹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1965-1974.
    • 摘要 ( 582 ) HTML ( 1199 ) PDF (646KB) ( 1199 )   
    • 以‘富士’苹果离体叶片下表皮组织为材料,借助药剂处理、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LA)促进气孔开放效应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5-ALA能够促进光、暗条件下苹果叶片气孔开放,阻止外源ABA和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还能逆转Ca2+诱导的气孔关闭。5-ALA处理后,苹果叶片保卫细胞内源H2O2和Ca2+含量显著下降。根据这些结果推测,5-ALA可以通过下调苹果叶片保卫细胞H2O2和Ca2+含量来促使气孔开放。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园种植牧草对幼树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彭 玲,任饴华,季萌萌,丁 宁,姜 翰,葛顺峰,姜远茂*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1975-1982 .
    • 摘要 ( 505 ) HTML ( 895 ) PDF (270KB) ( 895 )   
    •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低氮(50 kg ? hm-2)和中氮(100 kg ? hm-2)条件下分别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及15N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这在低氮处理下尤为明显;而到秋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15N肥料利用率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至秋梢停长期,0 ~ 2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种植白三叶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黑麦草 > 单作苹果,而在20 ~ 40 cm及40 ~ 6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单作苹果 > 种植黑麦草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白三叶,表明种植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降低了氮素的淋溶损失,有利于氮肥的保持,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苹果幼树的生长。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利用基因芯片鉴定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
    • 江南, 谭晓风, 张琳, 邓靖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1983-1992 .
    • 摘要 ( 481 ) HTML ( 673 ) PDF (447KB) ( 673 )   
    • 根据东方梨中已鉴定的46个S基因序列和S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了86条寡核苷酸探针并制备成S基因寡核苷酸检测芯片,采用Cy3荧光修饰引物标记被检测品种的PCR产物并与芯片杂交,以检测不同品种的S基因型。结果表明:利用芯片与华梨2号、秀玉和德胜香等已知S基因型的品种杂交,杂交信号显示与各品种已知基因型相符合。利用芯片鉴定了丽江黄酸梨等27个未知S基因型的梨品种,获得了各品种的S基因型,随机选取部分品种进行DNA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与芯片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证明利用S基因寡核苷酸芯片鉴定梨品种S基因型结果准确可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嫁接嵌合体‘早红’脐橙果实细胞来源鉴定及其糖酸和香气物质分析
    • 吴巨勋, 肖慧玲, 王小花, 伊华林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1993-2000.
    • 摘要 ( 565 ) HTML ( 1097 ) PDF (403KB) ( 1097 )   
    • ‘早红’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 C. unshiu Marc.]是来自‘罗伯逊’脐橙[C. sinensis (L.)Osbeck]和‘国庆1号’温州蜜柑(C. unshiu Marc.)的嫁接嵌合体。采用SSR和Cp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早红’脐橙的叶片、汁胞、囊瓣壁和白皮层的细胞来源,采用气相色谱(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测定了‘早红’脐橙及其两个嫁接亲本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早红’脐橙汁胞和囊瓣壁中均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果肉中的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两个亲本,果皮中的香气物质与‘罗伯逊’脐橙果皮基本一致,但是果肉中的香气物质与两个亲本都不尽相同。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南通小方柿’乙醇脱氢酶基因DkADH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陈小云, 张仕杰, 屠煦童, 李宁宁, 章镇, 渠慎春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01-2011.
    • 摘要 ( 568 ) HTML ( 674 ) PDF (826KB) ( 674 )   
    • 以‘南通小方柿’果实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柿乙醇脱氢酶基因DkADH1,其全长为1 377 bp,开放阅读框为1 137个核苷酸,编码379个氨基酸,具有ADH基因典型的结构域和功能域,与番茄、苹果等双子叶植物亲缘性较近。以‘南通小方柿’不同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方法对DkADH1及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不同时期果实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含量逐渐降低,而不溶性单宁含量不断升高;DkADH1基因在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果皮中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DkADH1表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柿果实中单宁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DkF3′5′H和DkMYB4随着乙醇处理果实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南通小方柿’DkADH1能够抑制单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番茄抗病基因Tm-2、Pto、Sw-5和Ve1的SNP标记检测
    • 苏晓梅, 高建昌, 王孝宣, 国艳梅, 杜永臣, 胡鸿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12-2020.
    • 摘要 ( 585 ) HTML ( 1940 ) PDF (678KB) ( 1940 )   
    • 针对番茄4个抗病基因Tm-2、Pto、Sw-5和Ve1,根据其序列的碱基差异设计引物,经过引物特异性检测和PCR产物克隆测序比对之后,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共开发了5个SNP标记。经过验证,所开发的标记均能将抗病基因型不同的番茄材料分型,并且分型结果与已知材料的抗病性状完全一致。这些标记可以作为功能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应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大白菜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及其应用
    • 隋光磊, 于拴仓, 杨金雪, 汪维红, 苏同兵, 张凤兰, 余阳俊, 张德双, 赵岫云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21-2034.
    • 摘要 ( 732 ) HTML ( 1495 ) PDF (1097KB) ( 1495 )   
    • 为筛选出一套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核心引物,以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为材料,从已发表的2 129对白菜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分布于白菜整个基因组、具有唯一扩增位点、扩增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的多态性SSR引物51对。进一步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等位基因数量、位点的物理位置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分析结果,确定了一套包含28对SSR引物的核心引物组合。比较核心引物组合、51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23个标记(72个SNP标记与5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三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套引物可将262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区分开,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这套核心引物构建了242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该研究获得的28对SSR引物可以用于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核酸指纹库构建等研究,可为大白菜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芥菜开花相关基因AGL24的表达及与SOC1、SVP和FLC蛋白的互作
    • 江为, 杨修勤, 谷慧英, 鲜登宇, 赵夏云, 王志敏, 宋明, 汤青林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43-2054.
    • 摘要 ( 782 ) HTML ( 1204 ) PDF (763KB) ( 1204 )   
    • 为阐明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开花激活因子AGL24的表达特性及其在开花途径中与调节因子SOC1、SVP和FLC蛋白的互作机制,从‘青叶芥’中克隆了680 bp的AGL24基因,它编码22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芥菜AGL24含有M、I、K和C域,分别有59、11、102和47个氨基酸,与油菜AGL24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低温春化途径和长日照光周期途径中,AGL24在叶片和茎尖中均有表达,营养生长期表达量较低,而生殖生长期表达量迅速增加;AGL24在光周期途径中的表达峰值要早于低温春化途径。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全长AGL24与开花信号整合子SOC1蛋白能够互作,激活酵母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和MEL1,在QDO/X-α-Gal/AbA平板培养基上长出蓝斑。另外,分别去掉M域后的截短体AGL24★与SOC1★也能相互作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发现:截短体杂交组合AGL24★ × SOC1★的互作强度显著高于全长杂交组合AGL24 × SOC1。然而全长AGL24或截短体AGL24★ 均不能与光周期途径核心抑制子SVP互作,也不与低温春化途径核心抑制因子FLC相互作用,说明AGL24并不是SVP或FLC的直接靶蛋白。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利用荧光标记SSR构建百合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 徐雷锋, 葛亮, 袁素霞, 任君芳, 袁迎迎, 李雅男, 刘春, 明军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55-2064.
    • 摘要 ( 784 ) HTML ( 1726 ) PDF (293KB) ( 1726 )   
    • 以96份百合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进行百合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试验。从172对百合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采用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量的方法对百合资源进行标记分析,获得供试样品相应的扩增带型。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按照2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9个SSR等位位点和17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对品种扩增的等位位点3.45个,带型8.50个。对带型进行编码的结果表明:96份百合种质资源的SSR分子身份证互不相同,可以将材料完全区分开。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异源表达拟南芥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对矮牵牛形态发育的影响
    • 余勇, 葛文东, 邹世慧, 杨子, 韩垚, 秦小婷, 杨霞, 郭余龙, 李名扬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65-2074.
    • 摘要 ( 571 ) HTML ( 1266 ) PDF (1075KB) ( 1266 )   
    • 拟南芥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AtGA2ox1在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中过量表达导致转基因植株开花延迟,株形明显矮化,花冠变小,花冠表皮细胞变小,但花色变化不明显。施用多效唑对矮牵牛花冠的影响与过量表达AtGA2ox1一致。用拟南芥茎特异性表达基因At3g56700的启动子驱动AtGA2ox1在矮牵牛中表达时,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变化在株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外源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叶和花中的,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未受影响,通过对转基因后代的筛选可以获得株形矮化,其它性状的发育受影响较小的转基因株系。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甸刺玫和川滇蔷薇的繁育系统比较研究
    • 伍翔宇, 陈敏, 王其刚, 周宁宁, 张婷, 晏慧君, 邱显钦, 李淑斌, 张颢, 蹇洪英, 唐开学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75-2084.
    • 摘要 ( 574 ) HTML ( 1038 ) PDF (416KB) ( 1038 )   
    • 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和川滇蔷薇(R. soulieana Crép.)是中国西南横断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蔷薇属植物。对二者进行花形态观测、访花昆虫观察和控制性人工授粉试验,以研究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川滇蔷薇呈伞房状花序,单花小,白色,雌雄蕊近等长;单花寿命3 ~ 4 d,花开当天午后停止散粉;柱头在第2天起具可授性,4 d失活;花粉胚珠比(P/O)为11 120.5;访花昆虫主要是蜜蜂和蝴蝶。中甸刺玫花单生、花大,常有半重瓣现象,粉红色,花色随开放过程渐淡,柱头远短于雄蕊,位于萼筒口;单花寿命6 ~ 7 d,花开后3 d停止散粉;柱头可授性自花开后可维持4 d;P/O为12 485.7;访花昆虫主要是熊蜂。中甸刺玫和川滇蔷薇都是虫媒植物,均不能进行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传粉;同株异花自交和异株异花授粉均可结实。同株异花自交可显著降低川滇蔷薇和中甸刺玫的单果种子数,对川滇蔷薇的种子(瘦果)单粒质量无影响,却显著增加了中甸刺玫的种子(瘦果)单粒质量。川滇蔷薇的河谷生境使其受到的传粉限制较低,中甸刺玫则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高海拔环境传粉限制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ABA对叶子花开花及内源ABA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 赵家昱, 潘远智, 李永红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85-2093.
    • 摘要 ( 562 ) HTML ( 2021 ) PDF (862KB) ( 2021 )   
    • 以叶子花‘大红宝巾’(Bougainvillea glabra‘Mrs Butt’)为试材,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其开花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含量与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对叶子花的成花有促进作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浓度大于10 μmol ? L-1时,ABA的合成明显被抑制,低浓度NDGA与高浓度ABA共同作用反而对内源ABA含量的升高具有增效作用;内源ABA的变化趋势与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NCED)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NCED为AB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外源ABA使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NCED、ABA醛氧化酶(AAO)含量及活性均明显上升,表明ABA能自我催化调节其合成,且单一酶基因或单一酶促反应并不能合理解释ABA水平的变化,推测ABA信号的作用机制是一个由多酶有机统筹系统控制的结果。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它园艺植物

    • 茶树萜类香气物质代谢谱与相关基因表达谱时空变化的关系
    • 刘晶晶, 王富民, 刘国峰, 贺志荣, 杨华, 韦朝领, 宛晓春, 魏书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094-2106.
    • 摘要 ( 638 ) HTML ( 2035 ) PDF (500KB) ( 2035 )   
    • 针对影响茶叶香气品质的关键物质在鲜叶和花中的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以茶‘农抗早’[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Nongkangzao’]不同发育阶段鲜叶和花为试材,进行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叶片萜类化合物含量受叶片发育阶段影响,表现为幼叶中多、老叶中少;糖苷态多、游离态少。此外,对前期获得并初步注释的茶树转录组数据库进行挖掘,发现了编码10个萜类合成酶——芳樟醇合成酶(CsLIS)、香叶烯合成酶(CsMYS)、(E)–β–罗勒烯合成酶(CsOCS)、(R)–柠檬烯合成酶(CsLIM)、(–)–α–萜品醇合成酶(CsTES)、(+)–α–水芹烯合成酶(CsPHS)、大根香叶烯合成酶(CsGES)、(E,E)–α–法尼烯合成酶(CsFAS)、芳樟醇/橙花叔醇合成酶(CsLIS/NES)和橙花叔醇/香叶烯芳樟醇合成酶(CsNES/GLS)的基因序列(按照植物基因命名的基本原则对上述基因进行命名)。上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茶树花中的转录水平与萜类香气物质丰度的时空变化有明显的正相关。此外,逆境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能显著增强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等6个基因的表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基于多种DNA序列的霉梨起源初探
    • 郑小艳, 滕元文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07-2114 .
    • 摘要 ( 690 ) HTML ( 792 ) PDF (404KB) ( 792 )   
    • 为了探索霉梨(Pyrus spp.)品种群的起源,基于叶绿体片段(accD-psaI,trnL-F)及低拷贝核基因LEY2第二内含子(LFY2int2-N)DNA序列信息对相关的梨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小霉梨’,其它样本均为同一种叶绿体单倍型,与大多数砂梨品种的单倍型一样;基于LFY2int2-N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霉梨和浙江原产砂梨均非单系类群,但两者关系密切;霉梨并非种间杂种,豆梨很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其起源。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冬枣极早期幼胚培养成苗技术研究
    • 梁春莉, 赵锦, 刘孟军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15-2124.
    • 摘要 ( 592 ) HTML ( 940 ) PDF (336KB) ( 940 )   
    • 以胚龄15 ~ 20 d的球形期后期‘冬枣’幼胚为试材,对培养基种类、种皮保留与否、接种方式、生长调节剂种类、水解乳蛋白(LH)和活性炭(AC)用量、蔗糖浓度等影响极早期幼胚培养的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 + 3.0 mg ? L-1 IAA + 0.5 mg ? L-1 6- BA + 1 g ? L-1 AC + 0.8 g ? L-1 LH + 30 g ? L-1蔗糖的培养基,去除种皮后将带有胚乳的幼胚合点端接入培养基,在21 ℃下进行培养,胚萌发率和正常胚比率最高可分别达到93%和84%。萌发后的幼胚在MS + IBA 0.4 mg ? L-1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生根率可达40%。其中,去除种皮带胚乳培养和幼胚合点端朝下接种对极早期幼胚的培养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铁炮百合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2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辛海波, 连青龙, 董爱香, 张华丽, 宋利娜, 义鸣放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25-2131.
    • 摘要 ( 607 ) HTML ( 1009 ) PDF (1844KB) ( 1009 )   
    • 以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白天堂’为试材,采用RACE方法克隆到了1个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A家族全长基因。该基因包含1个编码315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对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与已知的水稻5个HSFA2同源性较高,是1个新的HSFA2编码基因,命名为LlHSFA2b。经过与已报道的番茄、拟南芥、水稻和百合的HSFA2序列比对分析,该基因编码的HSF蛋白具有热激转录因子所具备的典型结构域和调控元件,不同的是,它缺少1个转录激活域和核输出信号。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特异地受高温和H2O2诱导表达。荧光定量PCR表明:该基因在百合根、鳞茎和叶片中均受热激诱导表达,且表达量无明显差异;37 ℃热激处理下,与已报道的LlHSFA2a相比,LlHSFA2b表达时间点和表达量的峰值均提前。这些结果说明,本试验中克隆到了1个新的HSFA2编码基因,与LlHSFA2a相比,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百合早期热信号传导过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倍性蝴蝶兰未减数雄配子的发生及其细胞学机理初探
    • 朱娇, 刘译阳, 曾瑞珍, 黎扬辉, 郭和蓉, 谢利, 易懋升, 张志胜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32-2138.
    • 摘要 ( 648 ) HTML ( 1268 ) PDF (741KB) ( 1268 )   
    • 采用压片法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成熟花粉进行观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花粉中的DNA含量,发现除了单倍性配子外,均有少数未减数配子发生。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中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和四倍性花粉平均直径分别为11.4、17.2、19.1和20.3 μm,花粉直径与倍性呈正相关关系(r = 0.935,P < 0.065);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蝴蝶兰品种未减数雄配子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0.59%、2.39%和0.67%,三倍体品种发生未减数雄配子的频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品种均通过二分体和三分体的方式形成未减数雄配子,其中二分体的形成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Ⅰ,而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所致,三分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纺锤体异常定位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红姜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 涂红艳, 肖望, 邓崇会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39-2146.
    • 摘要 ( 680 ) HTML ( 918 ) PDF (354KB) ( 918 )   
    • 以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的花丝和花药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 + 4 mg ? L-1 2,4-D + 4 mg ? L-1 NAA + 1 mg ? L-1 6-BA + 30 g ? L-1 蔗糖 + 7 g ? L-1 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120 d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 + 1 mg ? L-1 2,4-D + 0.25 mg ? L-1 NAA + 0.25 mg ? L-1 6-BA + 30 g ? L-1 蔗糖 + 7 g ? 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继代筛选,获得浅黄色松散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 + B5维生素+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 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0.02 mg ? L-1 NAA + 0.02 mg ? L-1 TDZ + 0.5 ~ 1.0 mg ? L-1 2,4-D + 45 g ? L-1蔗糖的培养基中通过3个月的悬浮培养,可得到均质稳定的胚性细胞悬浮系(ECS)。胚性悬浮细胞在SH无机盐 + B5维生素 +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0.25 mg ? L-1 NAA + 0 ~ 0.20 mg ? L-1 TDZ + 45 g ? L-1蔗糖 + 7 g ? L-1琼脂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 d,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胚发生,20 d后体胚发育成熟。当TDZ浓度为0.15 mg ? L-1时,体胚诱导率高达4 500个 ? mL-1 PCV ECS(PCV:细胞密实体积)。在SH无机盐 + B5维生素 + 0.20 mg ? L-1 IAA + 0.25 ~ 1.0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 + 7 g ? L-1琼脂的体胚萌发培养基上,体胚萌发率高达100%。将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MS + 1 g ? L-1活性炭成苗培养基中,进一步发育成正常的再生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抗流胶病中熟桃新品种‘东溪小仙’
    • 张慧琴, 谢鸣, 陈子敏, 杨小先, 肖金平, 杨荣曦, 周利秋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49-2150.
    • 摘要 ( 544 ) HTML ( 795 ) PDF (160KB) ( 795 )   
    • ‘东溪小仙’是从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抗流胶病中熟水蜜桃新品种。果实扁圆,果顶凹陷;平均单果质量155.0 g,最大果210.0 g;果皮底色白,完熟后果面呈红色或深红色,易剥皮;果肉红色素中等,软溶质,粘核;浓甜多汁,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3.5% ~ 15.2%。自花结实,果实发育期约120 d,抗逆性强,丰产。流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分别为‘湖景蜜露’桃的19.6%和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岳红无核’
    • 赵文东, 马丽, 孙凌俊, 高圣华, 赵海亮, 魏国增, 孟凡荣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51-2152.
    • 摘要 ( 915 ) HTML ( 889 ) PDF (155KB) ( 889 )   
    • ‘岳红无核’是从‘晚红’ב无核白鸡心’杂交后代中选出的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523 g,果粒椭圆形,果皮紫红色,单粒质量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可滴定酸含量0.49%,味甜,品质好,无种子或偶有残核。在辽宁熊岳地区露地栽培,8月上中旬浆果充分成熟,早果性及丰产性强,抗病性中等。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2号’
    • 李明章, 董官勇, 郑晓琴, 王丽华, 庄启国, 谢玥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53-2154.
    • 摘要 ( 695 ) HTML ( 771 ) PDF (143KB) ( 771 )   
    • ‘红什2号’猕猴桃是从‘红阳’בSF0612M’杂交实生后代中选出的红肉新品种。果实广椭圆形,果皮绿褐色,有少量的短茸毛均匀分布在果皮表面,平均单果质量77.64 g,最大102 g,果肉黄绿色,果实横切面呈红、黄绿相间图案,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总糖7.26%,总酸0.184%,维生素C含量1.84 mg ? g-1。在四川德阳地区9月中旬成熟,盛果期产量22 500 kg ? hm-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核桃新品种‘临宝’
    • 唐永奉, 杨建荣, 罗国发, 徐亮, 宁德鲁, 肖良俊
    • 园艺学报. 2014, 41(10): 2155-2156.
    • 摘要 ( 478 ) HTML ( 738 ) PDF (178KB) ( 738 )   
    • ‘临宝’核桃是从‘铁核桃’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良新品种。坚果倒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90 g;壳薄,壳厚1.15 mm,内褶壁纸质,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平均出仁率50%,含油率67.03%(不饱和脂肪酸占92.53%),蛋白质15.82%,味香纯。树势强,丰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