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1卷, 第6期 上一期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柑橘2个三倍体果实囊衣发育与化渣性评价
    • 曹惠祥, 罗 鑫, 刘婉荣, 管书萍, 王婷婷, 伍小萌, 郭文武, 解凯东,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179-118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93
    • 摘要 ( 275 ) HTML ( 9) PDF (2881KB) ( 246 )   
    • 探讨柑橘倍性杂交三倍体后代及其二倍体母本果实化渣性差异及原因,为柑橘三倍体果实化渣相关研究奠定数据基础。以本地早橘和红橘为对照,分别对以其为母本与四倍体倍性杂交获得的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囊衣发育过程中的厚度变化和组分含量进行分析,探究囊衣结构及其成分对化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三倍体后代果实囊衣厚度、细胞层数、硬度和剪切力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显著大于其二倍体母本;与二倍体母本相比,2个三倍体后代囊衣细胞壁更厚,微纤丝密度更大,结构更紧密;囊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二倍体母本,木质素含量则在部分发育时期显著低于二倍体母本。综上所述,果实囊衣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含量高可能是柑橘部分三倍体化渣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指标可用于三倍体化渣性的评价和筛选。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枇杷果、叶、花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 赵崇斌, 张苇胤, 李舒庆, 郭乙含, 徐红霞, 陈俊伟, 杨向晖, 彭 泽,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189-12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00
    • 摘要 ( 164 ) HTML ( 2) PDF (2103KB) ( 147 )   
    • 以枇杷‘宁海白’ב大房’的130株F1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构建好的枇杷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枇杷17个果、叶、花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以及对关键QTL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筛选。17个性状共获得153个QTL,其中果横径、果肉厚、种子数、种子质量、果形指数、花序宽、叶片长、叶片宽和叶基形状9个性状定位的QTL贡献率均在25%以上。特别是第4连锁群(LG4:13.500 ~ 14.276 cM和23.646 ~ 24.804 cM)、第8连锁群(LG8:0 ~ 8.851 cM)、第12连锁群(LG12:41.198 ~ 45.852 cM和65.246 ~ 66.407 cM)以及第15连锁群(LG15:92.921 ~ 95.244 cM)这6个区间有6个以上性状的QTL重合,且多个性状的QTL贡献率在35%以上。在第12连锁群(LG12:41.198 ~ 45.852 cM)和第15连锁群(LG15:92.921 ~ 95.244 cM)重合区间挖掘到13个与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细胞膨大以及植物激素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枇杷F1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及综合品质评价
    • 朱启轩, 李晓颖, 武军凯, 葛 航, 陈俊伟, 徐红霞,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01-121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27
    • 摘要 ( 164 ) HTML ( 3) PDF (2522KB) ( 103 )   
    • 为探讨枇杷果实的多个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变异和遗传倾向,以‘宁海白’(白肉,母本)、‘大房’(黄肉,父本)枇杷及其F1代100个稳定开花结果的株系为材料,对成熟果实的品质、色泽、次生代谢功能组分、细胞壁组分等4个方面共14个性状进行了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杂交后代果实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光泽明亮度(L*)、色饱和度(C*)、总酚、类黄酮、果胶、细胞壁纤维素、总半纤维素和总木质素含量等10个性状在F1代中广泛分离且呈正态分布,可滴定酸、固酸比、色调角(H*)、类胡萝卜素含量等4个性状在F1代中呈偏态分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表现为趋高遗传的变异趋势,L*、C*、H*、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胶含量、细胞壁纤维素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的变异趋势,果实质量、固酸比、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总半纤维素含量、总木质素含量表现为趋小遗传的变异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质量与L*、C*、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含量、总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H*、类黄酮含量、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到了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0.424%,主要归纳为果实色泽、风味以及质地等3个方面,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成功筛选出了26个品质优良的株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桑树中miR408-MnBBP模块调节花青苷生物合成的机制
    • 孙志超, 郭新淼, 王 晖, 谢 岩, 高妍夏, 李季生, 高玉军,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16-122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71
    • 摘要 ( 107 ) HTML ( 4) PDF (2450KB) ( 107 )   
    • 为探究桑树(Morus alba L.)miR408靶向MnBBP基因调控花青苷合成的分子机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生物信息技术、5′-RACE及转基因技术分析了桑树miR408对桑葚花青苷的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序列比对发现桑树miR408序列与双子叶植物序列完全一致,与单子叶植物序列在第1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qRT-PCR分析发现miR408在桑树不同组织差异表达,在叶片和果实表达水平最高;使用在线网站Omicstudio预测分析,发现桑树蓝铜结合蛋白基因MnBBP是miR408的靶基因,降解组测序结果也发现MnBBP能够被miR408靶向切割,利用5'-RACE技术进一步验证切割位点位于与miR408互补序列的第9至第10位碱基之间;拟南芥超表达miR408发现,转入桑树miR408提高了拟南芥叶片中花青苷水平;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基因差异表达,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花青苷合成途径上,其中5个基因在超表达miR408植株上调得到了qRT-PCR验证。研究结果确定了MnBBP为桑树miR408的靶基因,miR408通过抑制MnBBP表达促进桑葚花青苷的积累。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山楂种质分子身份证
    • 秦 宇, 郭荣琨, 农惠兰, 王 燕, 崔 凯, 董宁光,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27-124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44
    • 摘要 ( 137 ) HTML ( 0) PDF (1274KB) ( 113 )   
    • 以91份山楂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对其进行分子身份证构建,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山楂基因组数据库中开发并设计了96对引物,筛选出了12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的分子量,并分析参试样品的扩增带型。采用数字与字母组合的方式,依据12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引物扩增结果,生成各材料的指纹编码。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对91份山楂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从91个山楂种质资源样品中共扩增到67个等位基因,其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分别为5.583、2.730、0.490、0.593,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195,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300 ~ 0.715之间,平均为0.551。91份山楂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25 ~ 0.98,平均值为0.529,在遗传相似系数0.46处时可分为5大类群。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高低选择引物组合,构建了山楂种质区分需要的最少引物组合。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DXR调控番茄叶绿体发育、花色与果实着色机制初探
    • 马星云, 范冰丽, 唐光彩, 贾芝琪, 李 营, 薛东齐, 张世文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41-125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74
    • 摘要 ( 119 ) HTML ( 2) PDF (3386KB) ( 102 )   
    •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对叶、花、果的着色有着重要影响,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物质。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DXR)参与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构建番茄DXR基因编辑株系和超量表达株系,发现基因编辑株系叶片呈现黄色甚至白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显著降低,细胞叶绿体发育受到影响,类囊体数量减少;花瓣边缘白化,红熟期果实颜色变为橙色甚至黄色,果实番茄红素、类黄酮等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超量表达株系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多。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SlDXR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等途径相关。推测SlDXR可能通过调控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来影响番茄果实着色。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卵叶牡丹PqDFR和PqANS及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 李琴琴, 董山榕, 罗建让, 张延龙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56-127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336
    • 摘要 ( 194 ) HTML ( 1) PDF (3994KB) ( 136 )   
    • 为探究卵叶牡丹(Paeonia qiui)春色叶呈现紫红色的成因,从其叶片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两个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PqDFR和PqANS进行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功能鉴定以及启动子活性分析。PqDFR开放阅读框为1 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含有NADPH保守结构域和1个substract-binding结合位点;PqANS开放阅读框为1 065 bp,编码354个氨基酸,含有2OG-FeⅡ_Oxy和结合亚铁离子的保守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qDFR和PqANS在叶片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先上升再下降,与花青素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在卵叶牡丹叶盘中分别沉默PqDFR和PqANS基因后,叶盘的花青素含量均明显下降。稳定过表达试验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相比野生型花青素积累更明显。PqDFR和PqANS启动子序列含有MYB转录因子结合序列,也含有光响应元件(G-box)、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生长素响应元件(TGA-element)等顺式作用元件,GUS染色和定量结果显示启动子均具有良好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qDFR和PqANS可以促进卵叶牡丹叶片花青素合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海黄’牡丹芳樟醇合酶基因PsTPS14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王佩云, 李子昂, 白 杨, 杨 萍, 尹承芃, 李传荣, 张馨文, 宋秀华,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73-128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383
    • 摘要 ( 104 ) HTML ( 1) PDF (1766KB) ( 96 )   
    • 以芳香型牡丹品种‘海黄’(Paeonia × lemoinei‘High Noon’)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所得片段,克隆得到PsTPS14基因,该结构基因的完整CDS序列长903 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有1个保守结构域Terpene_cyclase_plant_C1。PsTPS14在‘海黄’牡丹半开期花瓣中表达量最高,与其花香挥发物释放规律一致。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sTPS14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利用瞬时表达方法将PsTPS14过表达载体注射到烟草叶片和淡香型牡丹‘凤丹’切花花瓣中,通过GC–MS方法可检测到烟草叶片和‘凤丹’花瓣中芳樟醇的释放,同时PsTPS14高表达,且芳樟醇合酶含量及其活性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sTPS14在植物体内调控芳樟醇的合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月季‘安吉拉’热胁迫反应机制及功能基因的挖掘
    • 杨碧楠, 李博文, 杨振宇, 徐奕芃, 阎韵清, 娄玉霞, 奉树成, 明 凤,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84-129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17
    • 摘要 ( 100 ) HTML ( 2) PDF (6191KB) ( 118 )   
    • 以月季品种‘安吉拉’‘韧月’‘仙境’为材料,模拟高温处理(46 ℃,4 h),通过表型以及生理指标分析,明确‘安吉拉’对热胁迫的抵御能力最强。通过转录组、共表达、蛋白互作网络以及多态性分析发现,‘安吉拉’较高的热胁迫抵御能力与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以及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成员基因的超量表达有关。其中月季热激蛋白基因RcHSP18.1 的表达水平受高温诱导提高最为显著。在烟草中瞬时沉默HSP18.1后发现,HSP18.1蛋白的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宿主热胁迫的抵御能力。采用基因枪法对‘安吉拉’月季愈伤组织进行RcHSP18.1过表达以及对植株进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均验证RcHSP18.1对抵御热胁迫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菊花脑管状花响应蔗糖饲喂的差异基因分析
    • 王 稳, 张 鹏, 王志敏, 刘根忠, 包志龙, 马方放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297-131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321
    • 摘要 ( 134 ) HTML ( 0) PDF (4943KB) ( 48 )   
    • 为探明蔗糖饲喂对菊花脑花苞总黄酮积累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中国特有的菊属野生二倍体物种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为试材,对其离体花苞进行蔗糖饲喂,测定饲喂后0、12、36和60 h管状花和舌状花总黄酮和总酚的动态变化,并对管状花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蔗糖饲喂24 h以内菊花脑管状花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显著增加,而同类物质在舌状花中变化较为平缓。蔗糖饲喂60 h与同时间无蔗糖饲喂相比,转录组分析仅获得3 423个差异表达基因;而与0 h无蔗糖饲喂相比,可获得最多的差异表达基因(9 135个),说明随饲喂时间的增加,管状花在生化层面上对蔗糖的响应程度增加。经KEGG分析,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被显著富集,32个类黄酮生物合成结构基因具有差异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转录因子MYB、WRKY和MADS-box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结构基因表达具有较强的共表达关系。在上述差异基因中随机挑选9个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对其中2个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和蛋白亚细胞定位,为从代谢工程的角度研究菊花脑次生代谢筛选了目标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桂花OfbHLH89参与调控花开放的功能解析
    • 李 湘, 钟诗蔚, 王艺光, 邓金萍, 方 遒, 赵宏波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11-13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299
    • 摘要 ( 97 ) HTML ( 1) PDF (1772KB) ( 98 )   
    • 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并克隆出可能参与花开放过程的候选基因OfbHLH89。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OfbHLH89与红豆VaBPE和辣椒CbBPE的亲缘相似性分别为54.1%和52.74%。亚细胞定位显示OfbHLH89定位于细胞核。时空表达分析表明OfbHLH89在花中高表达,且在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盛开期达到峰值;19 ℃低温诱导下的花芽中,OfbHLH89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3 ℃对照。OfbHLH89过表达矮牵牛花瓣变大,表明OfbHLH89可能参与花开放过程的花瓣扩张;检测转基因矮牵牛下游与细胞扩张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PhEXPA1、PhXTH24和PhXTH25均显著上调。此外,在瞬时过表达OfbHLH89的桂花花芽中,OfXTH5、OfXTH21、OfXTH32、OfXTH34、OfEXPA4和OfEXPA13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花芽。综上,OfbHLH89可能通过激活细胞扩张相关基因的转录使花瓣变大从而影响桂花开放。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蟹爪兰品种的DUS测试性状主成分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 赵天荣, 凌建刚, 任锡亮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21-133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88
    • 摘要 ( 107 ) HTML ( 0) PDF (3396KB) ( 80 )   
    • 对58个蟹爪兰品种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中的16个性状的原始数据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性状变异情况,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托颜色变异系数最大,为62.74%,内轮花被片宽度变异系数最小,为10.35%。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6.8%提取10个主成分,通过各性状在各主成分的得分,筛选出蟹爪兰资源评价中性状叶状茎宽度、叶状茎长度、始花期、叶状茎边缘缺刻的类型、叶状茎边缘缺刻的深度、花长度、内轮花被片宽度、内轮花被片边缘区的颜色、花宽度、花托颜色和雌蕊花筒以上部分长度具有重要的地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8个供试品种依据16个性状聚为3大类,并细分为6小类。其中C类10个品种中有9个的叶状茎边缘缺刻类型为钝锯齿或密钝锯齿,说明聚入C类的品种具有仙人指(Schlumbergera bridgesii )的基因,与A类和B类距离较远。结果表明DUS测试的相关性状在蟹爪兰品种间具有广泛的多态性,类间距离的远近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生理生化

    • UV-B对设施油桃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田 歌, 刘建廷, 高传彩, 赵雪惠, 樊永信, 李 森, 张寒啸, 陈修德, 李 玲, 李冬梅,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32-134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82
    • 摘要 ( 126 ) HTML ( 1) PDF (1068KB) ( 100 )   
    • 为明晰桃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对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照响应的关键步骤,以设施栽培的‘中油5号’油桃(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ana)7年生树为试材,自花后7 d开始,每天8:30—9:30补充适宜剂量(由前期试验筛出,约1.44 kJ • m-2 • d-1)的UV-B直至果实采收,以正常生长、未补充UV-B辐照的植株为对照,对生育期内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叶绿素合成第一阶段中,UV-B辐照通过提升前体物质δ–氨基酮戊酸(ALA)合成关键酶——谷氨酸酯–1–半醛 2,1–氨基变位酶(GSA-AM)的活性,增加了ALA的积累量,为生物合成的开始奠定物质基础。在第二阶段中,UV-B提高了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的活性,促进了羟甲基胆色素原的合成,为后续产物尿卟啉原Ⅲ(Urogen Ⅲ)的合成提供底物,使得整个生育期内叶片中粪卟啉原Ⅲ(Coprogen Ⅲ)和原卟啉Ⅸ(Proto Ⅸ)的含量显著提升。UV-B辐照后第三阶段的Mg–螯合酶(MgCH)和Mg–原卟啉Ⅸ单甲基酯环化酶(MgPEC)等关键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各中间产物Mg–原卟啉Ⅸ(MgP Ⅸ)、Mg–原卟啉Ⅸ甲酯(MgPME)、联乙烯原叶绿素酸酯、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叶绿素酸酯a(Chlide a)、叶绿素酸酯b(Chlide b)含量均得到提升,最后产物叶绿素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可见UV-B辐照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关键步骤为前体物质ALA的合成、羟甲基胆色素原的合成、Urogen Ⅲ向Coprogen Ⅲ的转化、Mg2+插入Proto Ⅸ及其后等4个步骤,且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具有长期积累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以高产优质稳产为目标的‘徐香’猕猴桃不同生长期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 董晓珂, 陈元磊, 牛友怡, 刘占德, 王南南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45-13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21
    • 摘要 ( 131 ) HTML ( 0) PDF (897KB) ( 72 )   
    • 在陕西关中地区‘徐香’猕猴桃20个典型果园,2020年于果实发育后期,2021年于展叶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发育后期,测定共114份叶片样品元素含量,并于果实商品采收期测定果实产量、品质和树势相关指标,基于优质、高产、稳产评价,对叶片元素进行3种营养诊断: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适宜值偏差百分数法(DOP)和组分营养诊断法(CND),并利用概率分级法(适宜范围法的衍生法)建立叶片元素适宜范围,为生产上‘徐香’猕猴桃养分资源周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叶片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且与果实产量、品质和树势均相关。利用CND拐点值法分别建立叶片元素分析参数与产量、品质综合得分和树势的函数关系,据此从114个样本中筛选到14个高效群体。利用高效群体计算参比值,并对剩余100个低效群体进行DRIS、DOP和CND诊断,结果表明,低效群体展叶期Ca和Fe缺乏,Mn、Cl和P过量;果实膨大期N和Ca缺乏,Mg和Cl过量;果实发育后期Ca缺乏,Cl、Mn和N过量。利用概率分级法建立的‘徐香’猕猴桃叶片元素适宜范围为:展叶期N 35 ~ 40、P 3.0 ~ 3.8、K 21 ~ 26、Ca 15 ~ 20、Mg 2.5 ~ 3.0和Cl 3.0 ~ 4.5 g • kg-1,Fe 100 ~ 180、Mn 50 ~ 80、Cu 14 ~ 20、Zn 21 ~ 30和B 32 ~ 45 mg • kg-1;果实膨大期N 29 ~ 35、P 1.4 ~ 1.8、K 9 ~ 16、Ca 37 ~ 44、Mg 6.0 ~ 7.8和Cl 3.5 ~ 5.5 g • kg-1,Fe 175 ~ 250、Mn 85 ~ 200、Cu 8.5 ~ 15.0、Zn 15 ~ 30和B 55 ~ 85 mg • kg-1;果实发育后期N 20 ~ 24、P 1.3 ~ 1.7、K 7 ~ 14、Ca 42 ~ 51、Mg 7 ~ 9和Cl 3 ~ 5 g • kg-1,Fe 180 ~ 250、Mn 80 ~ 160、Cu 7 ~ 12、Zn 20 ~ 45和B 52 ~ 67 mg • kg-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可食性复合涂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综合评价
    • 黄 彭, 丁 捷, 刘春燕, 李红莹, 李昕渝, 刘耀文, 秦 文,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61-137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393
    • 摘要 ( 77 ) HTML ( 2) PDF (5471KB) ( 73 )   
    • 以‘大粒蓝金’蓝莓(Vaccinium spp.)为试材,对果实质构、色泽、丙二醛、糖酸和总酚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熵值法(entropy weigtht method,EWM)、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聚类分析等建立综合评价方法,探讨采前麝香草酚微胶囊(T)/魔芋葡甘露聚糖(K)/低酰基结冷胶(L)复合可食性涂膜处理(TKL)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KL处理减缓了蓝莓果实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硬度、L*、b*、果形指数、咀嚼性和弹性的下降;抑制了质量损失率、腐烂指数、MDA、还原糖含量的增加;延缓了可滴定酸、总糖、果实色泽a*、C*值的变化。熵权–TOPSIS模型结果显示,不同涂膜处理后果实综合品质与感官品质分析较为一致。聚类分析中TKL涂膜处理14 ~ 42 d的蓝莓品质与对照7 ~ 21 d聚为同一类,表明添加麝香草酚微胶囊的TKL涂膜处理可将蓝莓的贮藏期从28 d延长到42 d。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日光温室不同土质灌水下限对早春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袁 泉, 卢 威, 王 君, 陈 茹, 李衍素, 于贤昌, 贺超兴, 孙敏涛, 闫 妍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77-138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162
    • 摘要 ( 99 ) HTML ( 0) PDF (807KB) ( 110 )   
    • 在日光温室典型土壤质地(壤土、黏壤土和砂壤土)下,以黄瓜‘中农26’为试材,在结果期设置3个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60%、70%和80%),当土壤含水量下降至灌水下限时开始灌溉,每次灌溉至田间持水量的90%,探究对早春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设施黄瓜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对于壤土、黏壤土和砂壤土,分别以田间持水量的70%、60%和80%作为灌水下限,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分别为110.8、130.3、125.0 t ‧ hm-2),以及较高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5.1、42.3、45.3 kg ‧ m-3);分别以田间持水量的60%、80%和60%作为灌水下限,可以获得较高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品质较优。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 氟啶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在猕猴桃园中的降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 乔成奎, 庄 明, 田发军, 王彩霞, 庞 涛, 陈如霞, 李晓光, 成 昕, 谢汉忠,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386-140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16
    • 摘要 ( 159 ) HTML ( 0) PDF (2577KB) ( 46 )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猕猴桃果实和果园土壤中氟啶虫酰胺及其3种代谢物,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的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优化了净化条件。样品经1%乙酸乙腈涡旋提取,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C18)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氟啶虫酰胺及其3种代谢物和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在0.005 ~ 1.000 mg • 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为0.9921 ~ 0.9999;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基质效应为0.04 ~ 1.04,采用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在0.005 ~ 0.500 mg • kg-1的添加水平下,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1% ~ 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3% ~ 10.5%;适用于猕猴桃和土壤中氟啶虫酰胺及其3种代谢物,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氟啶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比单独施用,混合施用对氟啶虫酰胺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均有影响,而对螺虫乙酯无显著影响。混合施用时,土壤中螺虫乙酯的代谢物残留量显著增加甚至高于螺虫乙酯母体,尤其是代谢物S-enol。最终残留检测结果显示,在果实中检出了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TFNG,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S-mono、S-keto和S-enol,残留量在0.005 ~ 3.445 mg • kg-1之间;在土壤中只检出了螺虫乙酯代谢物S-keto和S-enol残留。相关性分析表明,氟啶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猕猴桃果实中的,螺虫乙酯代谢物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与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呈正相关,与采收间隔期呈负相关。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和螺虫乙酯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可接受;螺虫乙酯对普通人群没有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而氟啶虫酰胺可能对普通人群存在长期膳食摄入风险。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蜡样芽孢杆菌挥发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拮抗活性
    • 覃艮红, 袁洪波, 王卓妮, 史冰柯, 范洋洋, 王 丽, 张 猛, 涂洪涛, 徐 超, 侯 珲,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403-141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53
    • 摘要 ( 70 ) HTML ( 0) PDF (2432KB) ( 53 )   
    • 为了探索苹果轮纹病生物防治方法,分析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株G3-1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拮抗活性。平皿对扣试验显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菌株G3-17不同浓度的挥发物均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菌株G3-17主要分泌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苯甲醛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25 ~ 625 μL • L-1范围内抑制率为57.24% ~ 100.00%。苯甲醛处理还能破坏苹果轮纹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并能诱导苹果果实病程相关蛋白基因(MdPR1和MdPR5)的表达。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苯甲醛处理能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在浓度为125、250和500 μL • L-1时的防效分别为39.80%、84.77%和90.67%。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菌株G3-17挥发物及主要成分苯甲醛对苹果轮纹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潜力。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拮抗番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XDY66基因组分析
    • 张文静, 徐大勇, 吴倩琳, 杨 佛, 信丙越, 曾 昕, 李 峰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413-142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97
    • 摘要 ( 75 ) HTML ( 0) PDF (5103KB) ( 77 )   
    • 从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有强抑制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DY66。离体测定及活体试验表明XDY66对灰葡萄孢、辣椒疫霉、番茄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测序结果表明XDY66基因组全长3.964 552 Mb,包含1个环状染色体(大小3.956 418 Mb,GC含量46.53%,NCBI登录号CP130608)和1个质粒(大小8 134 bp,GC含量40.31%,NCBI登录号CP130609);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XDY66含有176个特有基因,与Bacillus velezensis SQR9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其次为Bacillus velezensis FZB42;AntiSMASH分析结果显示,XDY66基因组含有13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包括合成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铁载体类(bacillibactin)、聚酮类(bacillaene、macrolactin、difficidin)和二肽化合物(bacilysin)等多种化合物的基因簇。本研究的结果表明,Bacillus velezensis XDY66具有防治番茄灰霉病等作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潜力。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新方法

    • 珠葱组培脱毒技术研究
    • 张春雨, 王 晨, 刘建青, 战笑蕾, 李小宇, 王永志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426-143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351
    • 摘要 ( 69 ) HTML ( 0) PDF (2067KB) ( 55 )   
    • 以珠葱(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鳞茎茎尖为外植体,以直接诱导丛生芽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两种方式获得组培苗,对消毒处理方式、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茎尖剥离大小等条件进行优化,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葱潜隐病毒(SLV)和洋葱黄矮病毒(OYDV)复合侵染的鳞茎组培苗的脱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珠葱茎尖外植体采用75%乙醇浸泡30 s后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6.7%,成活率93.3%;确定最佳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 0.5 mg • L-1 NAA + 1.0 mg • L-1 6-BA,诱芽率达85.6%,平均分化芽数3.3个;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 0.4 mg • L-1 NAA + 0.5 mg • L-1 2,4-D,愈伤率为71.7%;最佳生芽培养基为MS + 0.4 mg • L-1 NAA + 1.0 mg • L-1 6-BA,生芽率达82.2%,平均分化苗数9.23个;在不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中即可满足生根需求,生根率达100%;通过剥离0.3 ~ 0.4 mm的茎尖促愈伤获得珠葱脱毒种苗,利用ELISA检测组培苗中,脱毒率可达92%;对已完成脱毒且生长健壮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为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番茄新品种‘圆红212’
    • 王永珍, 张剑国, 刘彩虹, 李思蓓, 吕甜甜
    • 园艺学报. 2024, 51(6): 1435-143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31
    • 摘要 ( 98 ) HTML ( 2) PDF (1100KB) ( 116 )   
    • ‘圆红212’番茄是用自交系‘B69-29’作母本,‘S70-42’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熟,植株生长势强,节间长度中等,叶片深绿色,叶量中等,第7 ~ 8节着生第1花序,单式花序为主,成熟果红色,扁圆形,果形指数0.77,果脐小,单果165 ~ 270 g,果实硬度高(5.9 kg • c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产量97.5 t • hm-2 以上。耐贮运。抗番茄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叶霉病。适宜在北京、上海、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四川和广东等地区春夏茬设施种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