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苹果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HDA1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胁迫响应研究
    张蕊芬,刘 会,周李杰,郭 颖,郝玉金*,由春香*
    园艺学报    2016, 43 (4): 613-62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857
    摘要903)      PDF (3050KB)(64409)   

    从‘嘎拉’苹果中克隆了MdHDA19(MDP0000132078)基因。它编码1个脱乙酰化酶,该基因ORF为1 494 bp,编码497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55.73 kD,等电点为4.98。进化树分析表明,HDA19在不同物种间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其中苹果MdHDA19与可可树TcHDA19亲缘关系最近(87.05%)。MdHDA19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其在苹果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尤其在根和花中表达量较高。MdHDA19与苹果中MdSAT18互作,MdHDA19受到盐胁迫诱导,可能参与盐胁迫的调控。MdHDA19表达受低温(4 ℃)和高温(40 ℃)诱导,说明MdHDA19可能参与调控苹果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并用原核诱导的方法在体外表达了MdHDA19蛋白。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幼树根系发育和分布的特征
    张 东1,张宝娟1,李文强2,马娟娟1,檀 鸣1,杜俊兰1,韩明玉1,*
    园艺学报    2016, 43 (4): 623-63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381
    摘要573)      PDF (2027KB)(61185)   

    砧穗组合选配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幼树的早果性和易成形性是评判砧穗组合优劣的重要指标,这与幼树根系分布密切相关以中国苹果生产上8种常见砧穗组合的3年生幼树为试材,采用壕沟法对幼树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种砧穗组合幼树根构型可以分为M系自根砧、SH系自根砧、乔化实生砧木、M系中间砧和SH系中间砧等5大类。3年生幼树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的主要区域,均为0 ~ 60 cm范围,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砧穗组合,根系长度以直径 < 2 mm级别的根系最长,其次是直径2 ~ 5 mm的,10 mm以上的最短。乔化实生砧木较无性系矮化砧木粗根多,而须根少;矮化砧木中,M系砧木根系构成以须根为主,而SH系和青砧系砧木须根均较少。砧穗组合幼树的地上分枝数、短枝比例和花芽数等早果性指标与细根(直径 < 2 mm)根系数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各砧穗组合易成花和易成形的综合评价,认为在渭北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M系自根砧和中间砧组合早果性好和易成形较好SH系组合较易成形,但早果性较差,乔化组合早果性最差,这与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密切相关

    柑橘黄化脉明病毒DTBIA检测方法的建立
    宾 羽,宋 震*,李中安,周常勇
    园艺学报    2015, 42 (9): 1843-185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263
    摘要823)      PDF (940KB)(19443)   
    通过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兔源多克隆抗体(一抗)及Ap标记羊抗兔IgG(二抗)最佳稀释度等条件优化建立了CYVCV直接组织点免疫(Direct tissue blot immunoassay,DTBIA)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稳定性和检测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一抗、二抗稀释比例分别为1︰8 000和1︰2 000时,DTBIA检测CYVCV效果最佳;应用所建立的DTBIA方法对携带9种不同柑橘病害的柑橘样品进行检测时,仅携带CYVCV样品呈阳性反应;柑橘黄脉病样品植物组织印迹后,印迹膜于4 ℃保存,90 d内可进行有效的CYVCV检测;对田间不同柑橘品种利用DTBIA法检测CYVCV,其结果与一步法RT-PCR符合率为97.92%。可见,该CYVCV检测方法快速、简便、稳定、特异及可靠,可推广应用于田间快速检测CYVCV,对于防范柑橘黄化脉明病毒大面积传播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及调控研究进展
    陆晨飞, 高月霞, 黄河, 戴思兰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59-257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31
    摘要1327)   HTML80)    PDF (2026KB)(18995)   

    本文概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途径及关键的代谢流控制节点,重点总结了光合器官和类胡萝卜素存储器官中色素代谢的转录调控及转录后、翻译后、表观遗传等调控机制。

    农杆菌介导的蝴蝶兰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
    柴明良 金斗焕
    园艺学报    2004, 31 (4): 537-539.  
    摘要1585)      PDF (262KB)(15029)   
    针刺后的蝴蝶兰‘White Hikaru’的类原球茎(PLB),与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和潮霉
    素磷酸转移酶基因(^p£)的pCAMBIA 1300一SmGFP的根瘤农杆菌LBA4404 共培养,培育出了转基因的蝴
    蝶兰。经绿色荧光蛋白检测和Southern印迹,证实了再生植株中含cop基因和hpt基因。
    离体条件下5 - 氮杂胞嘧啶核苷对菊花DNA甲基化和表型性状的影响
    王子成;聂丽娟;何艳霞
    园艺学报    2009, 36 (12): 1783-1790.  
    摘要1904)      PDF (367KB)(14753)   
    采用离体处理的方法, 初步研究了5 - 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 对菊花的影响。结果表明,
    500μmol·L - 1以上时有致死效应, 100μmol·L - 1以上时能抑制离体材料的生长发育, 而各浓度对菊花的丛生芽均具有抑制作用, 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累加效应和剂量累计效应。10μmol·L - 1以下时使菊花开花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早, 这一效应具有稳定性, 并可通过营养繁殖进行遗传。MSAP技术分析表明,处理材料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 在去处理后的继代过程中仍有部分位点保持低甲基化状态。
    RNA分子在植物韧皮部长距离运输的研究进展
    李苹芳 羊杏平 徐锦华 刘 广 姚协丰高长洲 朱凌丽
    园艺学报    2013, 40 (10): 2058-2066.  
    摘要971)      PDF (238KB)(10401)   
    RNA分子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分子中,且能进行长距离运输,这是植物界一个突破性的发现。现已发现有3类RNA存在于韧皮液内,包括外源类病毒或RNA病毒,植物内源mRNA和非编码小RNA。韧皮液内RNA分子的长距离移动可作为系统信号分子介导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本文就韧皮液的取样方法,韧皮液内存在的RNA分子及其介导的信号调控和运输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植物激素调控柑橘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姜波, 吕远达, 刘淑梅, 闫化学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928-294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04
    摘要673)   HTML35)    PDF (556KB)(9405)   

    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脱落酸与果实成熟关系最大,但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也在柑橘成熟和转色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一些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果实上市时期的调整和果实的采后保鲜等。本文中综述了上述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激素间的互作、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鉴定研究进展
    方天, 刘继红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22-264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02
    摘要532)   HTML14)    PDF (788KB)(8079)   

    阐述并比较了基于遗传连锁图谱、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或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鉴定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生长发育、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重要性状的QTL鉴定的研究成果,对QTL鉴定及定位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果树QTL鉴定研究以及果树育种提供参考与借鉴。

    杜鹃花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兰 熙, 张乐华, 张金政, 崔洪霞, 姜闯道, 石 雷
    园艺学报    2012, 39 (9): 1829-1838.  
    摘要1483)      PDF (316KB)(6741)   
    综述了杜鹃花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育种过程中的性状改良以及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杂交育种仍是杜鹃花育种的主要方法,分子育种是今后研究方向和热点。
    草莓和蓝莓果实花青素提取及定量方法的比较
    刘仁道;张 猛;李新贤
    园艺学报    2008, 35 (5): 655-660.  
    摘要5001)      PDF (252KB)(6651)   

    本研究旨在比较果实花青素提取液的提取效果以及花青素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用丙酮-水-甲酸(A)、乙腈-乙酸(B)、乙醇-水-乙酸(C)、甲醇-水-乙酸(D)以及含有盐酸的甲醇(E) 等5种提取液分别提取了草莓和蓝莓果实中的花青素,用比色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花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提取液中有机溶剂和酸种类的不同,提取效果差异甚大。提取草莓花青素时,以D的提取效果最好,其次是E、C、A,B的提取量最低,还不到D的1/3。提取蓝莓花青素得到的结果与草莓相似。用比色法分析,D、E、C提取液提取的草莓和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含量明显低于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 但B提取液比液相色谱结果高2倍以上,A提取液提取蓝莓时比色法与液相色谱法的结果相近,而提取草莓时比色法比液相色谱结果高出约50%。建议花青素的定量方法应尽量使用液相色谱法,对同一种果实,尤其是以低沸点醇类作提取液时可以用比色法。

    镉对花椰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亚细胞分布
    汤惠华;杨 涛;胡宏友;汤朝凤;卢昌义
    园艺学报    2008, 35 (9): 1291-1296.  
    摘要2766)      PDF (374KB)(6476)   

    研究Cd在花椰菜的残留分布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0、5、15、30 mg·L-14个Cd浓度的水培试验,测定生长期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Cd的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分布和器官分布(根、茎、叶、花球)。结果表明,Cd处理两周后,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明显比对照降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亦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变化不大。不同浓度Cd处理的叶片中Cd的亚细胞组分主要以细胞质组分为主(70.19%—74.40%),其次为细胞壁组分(22.56%—27.12%),叶绿体和线粒体组分仅占0.90%—2.49%。叶片中Cd的化学形态分布比率大小顺序为氯化钠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醋酸提取态>乙醇提取态>盐酸提取态>残渣态。在不同器官分布上,Cd 5 mg·L-1处理下,花球Cd累积最少(14.50 mg·kg-1),其次是茎叶(78.30—87.30 mg·kg-1),而根的累积达857.90 mg·kg-1

    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葛翠莲, 黄春辉, 徐小彪
    园艺学报    2012, 39 (9): 1655-1664.  
    摘要1517)      PDF (288KB)(6178)   
    就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影响因素、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转录激活因子CBF基因在植物抗冷分子机制中的角色
    张丽丽;李景富;王傲雪
    园艺学报    2008, 35 (5): 765-771.  
    摘要2394)      PDF (228KB)(6132)   
    综述了转录激活因子CBF基因的发现过程、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抗冷性方面的主要功能,并对受CBF基因调控的抗冷机制与受ABA调控抗冷信号传导途径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两种SNP分型方法的比较及其在柚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杨润婷1,2,吴 波1,2,李 翀1,曾 培1,曾继吾2,钟 云2,姜 波2,周碧容2,钟广炎2,*
    园艺学报    2013, 40 (6): 1061-.  
    摘要1199)      PDF (427KB)(6051)   
    用两种常用的SNP分型方法,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Allele-specific PCR,AS-PCR)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HRMA),对16个柚栽培品种和8个柚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7个SNP位点的分型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得的分型结果相同,都将24个样本分成了22种基因型。值得一提的是,样本‘八朔’与‘红八朔’,‘红甘夏’与‘川野夏橙’之间在所测位点无差别,表明其应当是同一来源的无性系变异。‘早熟真龙柚’和‘中熟真龙柚’的分型结果表明它们的基因型不同,看来并非是起源同一基因型的不同芽变品种,也不存在亲子关系。可见,AS-PCR和HRMA均适用于柚类品种的区分和鉴定。AS-PCR法是一种准确、低成本的SNP分型方法,适合普通实验室使用,惟对PCR反应体系要求严格。HRMA分型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分析量大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设备,试剂成本也高。
    葡萄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李慧娥;郭其强
    园艺学报    2012, 39 (1): 182-190.  
    摘要2105)      PDF (670KB)(6009)   
    近年来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葡萄辅助育种,大大缩短葡萄抗病育种周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被逐渐鉴定分离,转基因定向抗病育种也取得初步成绩。本文中综述了葡萄抗病分子育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所取得成果,对抗病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果树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乔 鑫, 李 梦, 殷 豪, 李雷廷, 吴 俊, 张绍铃
    园艺学报    2014, 41 (1): 165-177.  
    摘要968)      PDF (736KB)(5683)   
    回顾了葡萄、番木瓜、苹果、香蕉、梨、甜橙等10 种果树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历程,基
    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探讨了不同果树的起源进化,并对果树全基因组测序的后续研究进行了概述,进一
    步讨论了果树全基因组测序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柑橘中类黄酮的组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陈嘉景,彭昭欣,石梅艳,徐 娟*
    园艺学报    2016, 43 (2): 384-40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89
    摘要825)      PDF (445KB)(5482)   

    柑橘是人类膳食中类黄酮的主要来源之一。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且其抗癌、抗病毒、抗炎及抑菌效果可能基于其强抗氧化活性。柑橘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分为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花色苷等几类,且以黄烷酮糖苷类含量最为丰富。柑橘中类黄酮组成和含量因种质和组织部位而异,柚果实中含有大量苦味的新橘皮糖苷类,而甜橙和橘果实中以无苦味的柚皮芸香糖苷类为主。目前,对类黄酮代谢途径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其主通路上,但对类黄酮糖基化、酰基化以及甲基化等相关的基因和酶类研究较少。随着柑橘类黄酮代谢研究的深入,其积累和分布的遗传机理将逐渐得以揭示,这将会为培育功能性柑橘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兰属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徐婉, 林雅君, 赵荘, 周庄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22-27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43
    摘要653)   HTML22)    PDF (825KB)(5475)   

    综述了兰属植物资源、育种研究现状及主要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研究。中国是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全球83个种中占有57个种,经过2 500多年的驯化形成了大量的传统品种。迄今为止,兰属植物的育种仍以传统的杂交育种为主,在RHS上登录的兰属植物杂交种已超过17 000个,经农业农村部授权的兰属植物新品种有43个。基因工程育种是兰属植物未来育种的重点方向,已通过转录组、基因组等挖掘出一批与主要观赏性状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部分基因还进行了功能验证,为兰属植物从传统育种转向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果实脆性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黄译瑾, 何佳丽, 姜李娜, 曹艳红, 秦嗣军, 吕德国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41-265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875
    摘要393)   HTML8)    PDF (1397KB)(5461)   

    脆性损失是降低园艺作物果实品质与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原因。作为涵盖声音传导、几何特性、断裂特征等因素的综合概念,果实脆性受细胞状态、细胞壁机械强度及膨压共同影响。深入认知果实脆性,明确脆性评价方式,了解其变化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可为生产高品质果实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综述了果实脆性的感知过程、脆性评价、影响脆性的因素及在相关生理生化代谢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