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6卷, 第3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 苹果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MdCKX7.2的克隆及抗性鉴定
    • 姚继芳,安建平,由春香,王小非*,郝玉金*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09-4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578
    • 摘要 ( 305 ) HTML ( 1011 ) PDF (1579KB) ( 1011 )   
    • 采用同源克隆和PCR技术从‘嘎拉’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中克隆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MdCKX7.2(基因序列号:MDP0000279125)。该基因含有1 54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13个氨基酸。利用Plant CARE数据库对MdCKX7.2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分析,发现MdCKX7.2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光、干旱、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响应元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嘎拉’幼苗中MdCKX7.2的表达明显受干旱和ABA的诱导。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MdCKX7.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抗性试验表明,异位表达MdCKX7.2基因明显提高了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抗性。拟南芥种子萌发试验表明,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MdCKX7.2提高了植株对ABA的敏感性,种子萌发率和幼苗鲜质量明显下降,与种子萌发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以上试验结果表明,MdCKX7.2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L-LEC-RLK基因家族鉴定及响应病原真菌信号的表达分析
    • 田 丹,朵 虎,刘 河,吕前前,左存武*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21-43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601
    • 摘要 ( 269 ) HTML ( 843 ) PDF (2575KB) ( 843 )   
    • 以L型类凝集素(Lectin-LegB;Pfam:PF00139)和激酶(Pkinase;Pfam:PF00069)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鉴定了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L型类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L-LEC-RLK)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状、进化特征、亚细胞定位、染色体位置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通过鉴定,共获得41个成员,其氨基酸序列大小介于423 ~ 1 291 aa,分子量介于47.12 ~ 143.27 kD,等电点介于5.50 ~ 8.91,其中28个成员位于质膜。根据进化分析将拟南芥、水稻、马铃薯、杨树和苹果等5个物种的L-LEC-RLKs分为8个亚组,苹果L-LEC-RLKs分布于亚组Ⅰ、Ⅱ、Ⅲ、Ⅴ、Ⅵ和Ⅷ。染色体位置分析表明苹果L-LEC-RLKs存在多个串联重复。该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多样化的表达模式。27个成员在苹果接种腐烂病菌(Valsa mali,Vm)或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AAAP)后存在差异表达。其中,MD15G1226500和MD14G1055200的表达量在两种病害发生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差异。以上差异基因可作为进一步开展抗病研究和功能分析的候选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桃冷处理响应基因PdCIbHLH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 王孝娣,冀晓昊,郑晓翠,王莹莹,宋 杨*,刘凤之*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44-45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651
    • 摘要 ( 221 ) HTML ( 1072 ) PDF (4269KB) ( 1072 )   
    • 以山桃(Prunus davidiana Franch)为试材,克隆获得冷处理响应基因PdCIbHLH(cold-induced bHLH),其ORF为1 617 bp,编码含53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含有典型的bHLH结构域。系统发生分析表明,PdCIbHLH与苹果MdICE1的同源性最高。PdCIbHLH在山桃不同器官中均可表达,在叶片中表达最高,在枝条中表达较弱。叶片中PdCIbHLH受4 ℃处理诱导表达。在拟南芥中超量表达PdCIbHLH,其低温抗性较野生型显著升高。酵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PdCIbHLH可与AtCBF3的启动子相互作用。烟草瞬时表达试验结果表明,PdCIbHLH可激活AtCBF3的表达。推测PdCIbHLH通过直接激活CBF的表达正调控植株对低温处理的响应。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板栗9个结果母枝相关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 李 颖,张树航,郭 燕,张馨方,闫希光,王广鹏*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53-46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432
    • 摘要 ( 304 ) HTML ( 568 ) PDF (744KB) ( 568 )   
    • 以中国10个省份(群体)的164份板栗种质为材料(种植在立地条件相同的同一地块,连续3年采用相同的修剪技术和标准修剪),对母枝结果枝数、雄花枝数、纤弱枝数、结果枝长度、果前梢长度、结果枝节间长度、结果枝粗度、结果枝节位数和结果枝结苞数等9个表型性状量化赋值后进行系统分组设计、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母枝的9个表型性状值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变异;9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4% ~ 64.0%,其中母枝上雄花枝数、纤弱枝数和果枝结苞数的变异系数 > 40%,说明这3个性状改良潜力较大;9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5.9%,群体内为34.1%,说明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通过系统聚类,依据表型差异可将10个群体划分为4大类群,基本按地理距离而聚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对大蒜开花的化感作用
    • 徐墨航2,张冰伟2,娄 虎1,刘 学1,徐启江1,*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64-47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499
    • 摘要 ( 613 ) HTML ( 493 ) PDF (1609KB) ( 493 )   
    • 以大蒜(Allium sativum)‘伊宁红皮’和抽薹型分蘖洋葱(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M-4’为试验材料,通过间作,分析分蘖洋葱对大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大蒜植株生长势,平均株高和假茎粗分别为96.3 cm和10.6 mm,比对照分别增高6.1 cm,增粗2.4 mm。间作的分蘖洋葱可促进大蒜的生殖发育,抽薹期比对照提前4 d,功能性大蒜小花数增多,减少气生鳞茎的数和大小,而且上调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gaLFY和AsFUL的转录水平。抽薹型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具有促进大蒜功能花发育的化感效应,有利于实现大蒜育性恢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苋菜中甜菜红素代谢相关基因AmMYB2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 彭丽云,王 云,孙雪丽,王 晓,赵春丽,王丛巧,项蕾蕾,陈家兰,赖钟雄*,刘生财*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73-48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572
    • 摘要 ( 245 ) HTML ( 581 ) PDF (3708KB) ( 581 )   
    • 为了研究AmMYB2基因在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甜菜红素合成中的作用,对红色苋菜品种‘大红’AmMYB2(登录号为KY814751.1)进行生物信息、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mMYB2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678 bp,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25.96 kD,该蛋白具有R2R3型MYB结构域,属于R2R3型MYB转录因子。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mMYB2与甜菜红素合成相关的甜菜BvMYB1和苋菜AmMYB1的相似度分别达到62.11%和49.93%。亚细胞观察显示,AmMYB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析发现,AmMYB2在红色苋菜品种的表达量高于绿色苋菜品种;在‘大红’苋菜中,不同组织以及叶片不同部位中AmMYB2的表达量与甜菜红素含量成正比。构建AmMYB2过表达载体,将其转入烟草和拟南芥中,发现该基因能够在这两种植物中高水平表达,但不会引起颜色变化,揭示AmMYB2可能是苋菜中甜菜红素合成的正调控因子,可能不参与花青素的合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蕹菜耐受长时间高温后的miRNA分析
    • 王杏茹1,李文静1,2,陈冰星1,2,刘 涛1,尚 维1,赖钟雄2,*,郭容芳1,2,*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86-49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497
    • 摘要 ( 223 ) HTML ( 662 ) PDF (1124KB) ( 662 )   
    • mi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类长度为20 ~ 24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蕹菜(Ipomoea aquatica)可以耐受长时间高温,而其miRNA还未被鉴定,其在耐受长时间高温后的作用还未知。以蕹菜耐热性强的品种‘泰国三叉’和耐热性差的品种‘柳叶’为材料,经42 ℃高温处理15 d后分别构建两个高质量sRNA库,经检测两个库中碱基质量值大于或等于30的序列数量均超过17.3 Mb,且‘泰国三叉’中24 nt的序列数量远远高于‘柳叶’。与蕹菜转录组比对分析后,分别得到1 363 258和1 629 209条序列,两个库共有的序列仅有1 047 133条(11.36%),说明耐热性不同的蕹菜中sRNA有很大差别。共鉴定出蕹菜中存在71个miRNA,其中差异表达的有22个,通过TargetFinder预测其靶基因,共得到233个靶基因。进一步以耐热性强的品种‘本地三叉’和耐热性弱的品种‘竹叶’为材料研究其在长时间高温后miR160、miR166、miR172、miR393和miR3627前体的差异表达量,结果表明,高温后两品种中pre-miR160-2的表达都显著上调,但是不耐热的‘竹叶’中上调的倍数更多;miR166在耐热性强的‘本地三叉’中表达量下降,在耐热性较差的‘竹叶’中表达量显著上升;miR172可以被长时间高温诱导,但在耐热性不同的两个品种蕹菜中并没有差异;miR3627的表达量在耐热蕹菜‘本地三叉’中下降,在不耐热蕹菜‘竹叶’中没有明显变化。miRNA前体表达模式的差异说明其在蕹菜耐受长时间高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多粘类芽孢杆菌HK18-8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定殖能力
    • 申顺善1,张 涛2,王 娟1,刘东平1,张珊珊1,孙治强2,朴凤植2,*
    • 园艺学报. 2019, 46(3): 499-507.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639
    • 摘要 ( 187 ) HTML ( 549 ) PDF (2577KB) ( 549 )   
    • 从健康的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生防菌HK18-8,为探究其对辣椒炭疽病的生防潜力,通过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试验发现,HK18-8显著抑制短尖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acutatum)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其抑菌带达到10 mm,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0.15%;进行离体辣椒果实接种试验表明,HK18-8菌悬液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8.58%,其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HK18-8的发酵液和菌悬液的防病效果显著;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在辣椒果实的定殖能力,处理9 d时仍能保持106 cfu ? g-1以上;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HK18-8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和RT-PCR技术鉴定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
    • 柴阿丽,陈利达,曹金强,康华军,石延霞,谢学文,李宝聚*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08-51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097
    • 摘要 ( 345 ) HTML ( 814 ) PDF (2357KB) ( 814 )   
    • 为了明确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利用小干扰RNA(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茄子样本中的病毒序列,发现存在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为了验证该结果,对待测样品中TMGMV和ToM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全长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分别得到500 bp的TMGMV-CP和482 bp的ToMMV-CP特异性条带,与GenBank中TMGMV和ToMMV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98% ~ 100%和100%,说明待测样品中确实存在TMGMV和ToMMV。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河北等地的23份疑似斑驳紫花病茄子样品,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524-F/R和ToMMV-F/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均含有TMGMV,20份样品中含有ToMM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6.96%。对茄子、番茄和辣椒幼苗的致病性检测显示,接种后茄子花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症状,茄子、番茄和辣椒的叶片表现典型的病毒侵染症状,在接种发病组织中检测到病毒ToMMV和TMGMV。结果表明,茄子斑驳紫花病样中鉴定出TMGMV和ToMMV两种病毒。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侧枝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张肖静1,张凯歌1,朱华玉1,2,张 宇1,胡倩梅1,程思源1,张敏娟1,胡建斌1,2,杨路明1,2,*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19-52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642
    • 摘要 ( 241 ) HTML ( 590 ) PDF (2909KB) ( 590 )   
    • 以甜瓜长侧枝自交系‘TopMark’和短侧枝自交系‘PI 353814’为亲本,构建了F2群体和F2:3家系。利用92个F2单株构建了一张包含12个连锁群,353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565.88 cM,连锁群长度在86.98 ~ 186.68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4.44 cM。利用该连锁图谱结合F2:3家系表型鉴定数据,对甜瓜侧枝相关性状进行定位,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在连锁群LGⅠ、LGⅢ和LGⅦ上,LOD值介于2.5067 ~ 12.5524之间,可解释9.9242% ~ 48.2348%的表型变异率。其中侧枝总长主效QTL lbtl7.1和侧枝均长主效QTL lbal7.1均位于连锁群LGVⅡ的SSR标记CmSSR17145和CmSSR1729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38.5923%和48.2348%。进一步利用186个F2:3家系和新开发标记对主效QTL进行了验证,发现侧枝总长主效QTL lbtl7.1定位在SSR标记CmSSR17251和CmSSR1725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5和0.5 cM,可解释41.2742%的表型变异,侧枝均长主效QTL lbal7.1被定位在SSR标记CmSSR17238和CmSSR17251之间,距离两标记分别为1.5和0.5 cM,可解释55.1739%的表型变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甜瓜镰刀菌果腐病新病原菌Fusarium incarnatum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王 燕1,王春伟1,*,王 琳2,李志远1,张曦倩1,刘 峥1,陈二毛1,王美琴1,张作刚1,王建明1,*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29-53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820
    • 摘要 ( 333 ) HTML ( 876 ) PDF (2835KB) ( 876 )   
    •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山西省太谷县疑似镰孢刀菌引起的甜瓜果实新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明确其致病性。基于形态特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组蛋白(Histone 3)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mtSSU)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温度为20 ~ 35 ℃菌丝生长较快,20 ~ 25 ℃产孢量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木糖等碳源适合菌丝生长,产孢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病原菌在多种氮源上均能较好生长,产孢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pH为8时菌丝生长最快,不同pH处理的产孢量间差异不显著;病原菌在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菌丝致死温度为61 ℃(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 ℃(10 min)。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菊花扦插生根能力的量化评价
    • 孙 炜,于瑞宁,张 飞,蒋甲福,陈发棣,房伟民*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40-54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339
    • 摘要 ( 345 ) HTML ( 693 ) PDF (848KB) ( 693 )   
    • 测定了51个菊花品种插穗扦插12 d后的根数、平均根长、根粗、最长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平均单根根尖数,对这7个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扦插苗的生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的根数、平均根长、平均单根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的差异较大,但平均根粗、根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差异较小。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4.01%。隶属函数法计算扦插苗生根能力的综合指标值、隶属函数值和综合得分后发现,综合得分值主要集中在0.20 ~ 0.40之间,共有23个品种,占总数的45.1%;综合得分值 ≥ 0.40的5个品种均为盆栽小菊,其中最大的‘钟山云歌’为0.88,生根能力最强;综合得分值 ≤ 0.10共10个品种,其中6个为传统秋菊,最小的‘国华由季’和‘国华八十祝’仅为0.03,生根能力最弱。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49种山茶在低温和盐胁迫下的双抗能力分析
    • 王江英1,2,赵统利1,朱朋波1,李纪元2,汤雪燕1,孙明伟1,惠林冲1,邵小斌1,3,*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49-55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331
    • 摘要 ( 219 ) HTML ( 566 ) PDF (2192KB) ( 566 )   
    • 根据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CaAPX1,GenBank登录号:KP635267)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并对4 ℃低温和200 mg ? L-1 NaCl胁迫下杜鹃红山茶CaAPX1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能够在低温和NaCl胁迫下应激上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CaAPX1在49个山茶品种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通过田间抗寒耐盐指数和APX1表达量隶属函数值对49个山茶品种抗寒和耐盐双抗能力进行分析,其中Ⅰ类抗寒和耐盐能力强的有4个品种,Ⅱ类抗寒和耐盐能力中等的有11个品种,Ⅲ类抗寒和耐盐能力弱的有34个品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生物炭对砂土水肥保持及苹果生长的影响研究
    • 李晗灏,李文庆*,王 媛,王桂伟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59-56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216
    • 摘要 ( 268 ) HTML ( 764 ) PDF (789KB) ( 764 )   
    • 为解决砂土易漏水漏肥的问题,以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探讨了生物炭在砂土苹果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化肥配合穴施增加了优质果率,提高了单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到70.21%、261.92 g和59.62 kg,较传统单独穴施化肥的对照分别增加了43.40%、15.21%和36.06%;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10%和30.30%,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达153.58和142.2 mg ? kg-1,较对照提升15.69%和33.27%;在降水后第3天生物炭施用土层土壤含水量较上、下土层分别高36.65%和27.92%,1个月后仍然分别高56.65%和45.79%。结果显示,生物炭与化肥配合穴施的方法在砂土苹果园中对其肥水的保持及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U+3B8FNPR1同源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 蔡韡韡1,2,曾志芳3,魏 春3,杨华丽1,佘文琴1,*,陈桂信1,*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67-57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030
    • 摘要 ( 232 ) HTML ( 541 ) PDF (4627KB) ( 541 )   
    • NPR1是水杨酸诱导抗病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主要作用于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上、下游。采用稀释池PCR法,筛选U+3B8F(Prunus salicina var. cordata)叶片全长均一化cDNA文库,分离U+3B8F叶片NPR1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喷施一年生U+3B8F嫁接苗嫩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获得的NPR1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共获得了4个NPR1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PsNPR1、PsNPR3.1、PsNPR3.2和PsNPR3.3,其长度分别为2 442、1 827、2 244和2 615 bp,其ORF长度分别为1 788、1 770、1 767 和1 782 bp,分别编码596、590、589和59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U+3B8F这4个NPR1同源基因的编码区均含有BTB/POZ和ANK两个保守域及核定位信号(NLS);PsNPR1与拟南芥的AtNPR1和AtNPR2聚为一簇,PsNPR3.1、PsNPR3.2和PsNPR3.3与拟南芥的AtNPR3和AtNPR4聚为另一簇。PsNPR1在喷施1.0 mmol ? L-1水杨酸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PsNPR1、PsNPR3.1、PsNPR3.2在响应1.0 mmol .  L-1水杨酸诱导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 30 h表达量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水杨酸诱导抗病基因高表达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0 mmol ? L-1,最佳响应时间为30 h。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香蕉与B基因组相关的SCAR标记研究
    • 王 芳1,牛玉清2,黄秉智3,崔广娟1,张珂恒1,曾莉莎1,刘文清1,吕 顺1,*,郭权香1,何建齐1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77-58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430
    • 摘要 ( 188 ) HTML ( 550 ) PDF (2301KB) ( 550 )   
    • 香蕉(Musa L.)是由2个二倍体野生种Musa acuminata Colla(AA基因型)和Musa balbisiana Colla(BB基因型)种内或种间杂交进化而来,其B基因组中带有重要的优良基因。利用与香蕉B基因组相关的gypsy-IRAP分子标记,成功开发了一对SCAR引物,适用于鉴定尖叶蕉(AAw)、长梗蕉(BB)、香牙蕉(AAA)、贡蕉(AAcv)、大蕉、粉蕉(ABB)、粉大蕉(ABB)、龙牙蕉(AAB)以及四倍体香蕉(AAAB)等是否含有B基因组。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采用胚挽救获得Ogura CMS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
    • 姜 娇,张恩慧,李升娟,石汶汶,吴晓凤,郭 佳,宫海军,许忠民*
    • 园艺学报. 2019, 46(3): 590-6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713
    • 摘要 ( 163 ) HTML ( 619 ) PDF (2104KB) ( 619 )   
    • 为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ra CMS)的恢复基因转至甘蓝Ogura CMS材料上,以6份甘蓝Ogura CMS材料为母本,以含恢复基因的甘蓝型油菜为父本,人工杂交结合胚挽救培养,研究取材时期、培养基成分和杂交组合对胚珠成苗的影响,同时对胚挽救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否为真实F1杂种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胚珠培养以剥蕾授粉后16 d取材时胚珠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4.56%;培养基以MS + GA 0.1 mg ? L-1 + NAA 0.1 mg ? L-1 + 0.5%水解酪蛋白(CH)+ 0.5%活性炭(AC)成苗效果最好,成苗率高达6.24%;M09CMS × RFO-46组合成苗数最多,成苗率为5.96%。67株胚挽救培养得到的植株经流式细胞仪、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鉴定,得出65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高达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