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7卷,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 硫磺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姜伟涛1,李前进2,王海燕1,陈 冉1,相 立1,刘恩太3,陈学森1,沈 向1,尹承苗1,*,毛志泉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25-123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686
    • 摘要 ( 487 ) HTML ( 889 ) PDF (887KB) ( 889 )   
    • 以盆栽的试验方式,研究了在老龄苹果园土壤中添加不同量(0、0.1、0.3、0.5 g ? kg-1)的硫磺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及再植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的影响,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温室和露地盆栽结果显示:硫磺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及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不同添加量促进效果不尽相同,其中以0.3 g ? kg-1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0.3 g ? kg-1的硫磺处理浓度下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60.83%(26.03%,露地数据,下同)、26.78%(19.66%)、73.44%(62.15%)和93.32%(72.93%);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呼吸速率提高了1.47倍(1.82倍)、2.28倍(2.05倍)、2.05倍(2.74倍)、1.73倍(1.67倍)、2.12倍(1.98倍)。硫磺处理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土壤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3 g ? kg-1硫磺处理具有最高的细菌与真菌比值、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主成分分析发现,随硫磺添加量增加,土壤真菌群落与对照距离越来越远,但当添加量由0.3 g ? kg-1增加至0.5 g ? kg-1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硫磺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串珠镰孢菌基因拷贝数。综上,0.3 g ? kg-1硫磺处理可较好地优化土壤环境,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可作为一种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miR396家族鉴定及在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韦燕红,刘 桢,李 珂,孟 媛,汪 蕙,毛江萍,马豆豆,李少欢,马娟娟,卢 显,张 东*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37-125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761
    • 摘要 ( 414 ) HTML ( 811 ) PDF (3199KB) ( 811 )   
    • 分析了苹果miR396家族进化特性及其在苹果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苹果miR396家族有4条成熟体和7条前体序列(pre-miRNA)。Mfold预测显示Pre-miR396家族7个成员序列均可形成典型稳定的茎环二级结构,最小折叠自由能介于–62.9 kal ? mol-1(pre-miR396b)~–51.9 kal ? mol-1(pre-miR396g)之间。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pre-miR396家族亲缘关系可分为3个亚组(G1、G2、G3),每个亚组内基因数量不同,分别含有11、9、19个。靶基因预测显示,苹果miR396靶基因包括MdGRF1、MdGRF2和MdGRF5等,降解组测序进一步验证了miR396对其候选靶基因MdGRF1、MdGRF2和MdGRF5的剪切关系。苹果miR396家族成员在侧根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其候选靶基因表达量则在花芽和腋芽中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不定根发育过程中,miR396家族不同成员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呈上调表达趋势,其候选靶基因呈下调表达趋势;外源IBA处理显著诱导miR396家族成员的表达,尤其是在不定根诱导期和根系生长期更为显著。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
    • 贾晓辉1,2,王文辉1,*,傅俊范2,*,杜艳民1,王 阳1,周如军2,刘佰霖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53-126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384
    • 摘要 ( 229 ) HTML ( 497 ) PDF (2852KB) ( 497 )   
    • 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 ℃,pH 7,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 ℃,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 ℃,pH 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 ℃,10 min。该菌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 0.5 g、NaCl 2 g、水1 000 mL,pH 6。相对湿度95%以上,光暗交替及低温诱导均有利于产孢。离体果实接种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A. bombacina除侵染梨果实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杏和枣等果实,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和猕猴桃等果实,对山楂、橘和柚果实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橘和柚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 bombacina对梨、苹果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差别较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酶基因VqSTS11和VqSTS23调控抗白粉病的研究
    • 赵凯茜,丁 茜,王跃进*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64-127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263
    • 摘要 ( 214 ) HTML ( 582 ) PDF (5701KB) ( 582 )   
    • 利用同源克隆法得到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酶基因VqSTS11和VqSTS23的开放阅读框,并构建过表达载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不抗白粉病的欧洲葡萄‘无核白’分生愈伤组织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其进行转化;经过PCR检测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了5株VqSTS11超量表达植株和3株VqSTS23超量表达植株;人工接种白粉菌发现,转基因植株中白粉菌菌丝生长速度慢,孢子萌发受到一定的抑制,并且转基因植株中芪合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芪类物质含量积累增多。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酶基因VqSTS11和VqSTS23对白粉菌具有抗性,‘丹凤–2’可以为改良欧洲葡萄品种抗病性提供抗病基因,作为抗病育种的资源。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LIM家族基因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 毛 娟,卢世雄,王 萍,马宗桓,刘 涛,何红红,乃国洁,张志强,陈佰鸿*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77-128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995
    • 摘要 ( 457 ) HTML ( 609 ) PDF (2662KB) ( 609 )   
    • 为了明确LIM家族基因在葡萄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在生物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以‘黑比诺’葡萄(Vitis vinifera‘Pinot Noir’)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逆境处理对葡萄LIM家族基因成员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LIM基因家族有14个成员,可分为4个亚族,各亚族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差异较大,但亚族内差异较小;分析葡萄基因和拟南芥基因间的选择压发现,二者存在钝化选择关系;多序列比对发现,该家族基因成员含有1或2个锌指结构的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基因均包含motif2;基因结构显示VvLIM含有4 ~ 15个外显子;14个基因中有11个编码蛋白存在互作关系。该家族基因存在大量的光诱导元件和水杨酸等逆境胁迫相关元件。基因芯片表达数据表明,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存在生长旺盛的组织中。qRT-PCR分析发现,VvLIM1在100 mmol ? L-1 NaCl、10% PEG和50 mg ? L-1 SA胁迫下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显著增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徐香’与‘海沃德’猕猴桃冷藏期间组织结构与生理变化差异
    • 高 萌,屈 魏,冉 昪,饶景萍*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289-13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886
    • 摘要 ( 783 ) HTML ( 561 ) PDF (3179KB) ( 561 )   
    • 以猕猴桃‘徐香’(较不耐贮藏)和‘海沃德’(耐贮藏)果实为试材,研究其在0 ℃贮藏期间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两品种果肉硬度均不断下将,‘海沃德’果肉硬度降至10 N的时间为150 d,而‘徐香’仅为95 d;‘徐香’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分别较‘海沃德’早20 d和10 d,且峰值分别高出16%和250%。贮藏期间‘徐香’果实的质量减少率也显著高于‘海沃德’。在整个贮藏期间,‘海沃德’果实的淀粉、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徐香’,而淀粉酶(AM)、果胶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高峰值均低于‘徐香’。‘海沃德’的表皮毛极显著细短于‘徐香’;且角质层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都大于‘徐香’;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形变程度‘海沃德’小于‘徐香’;‘海沃德’的细胞壁厚于‘徐香’,且贮藏期间中胶层分裂缓慢,线粒体较完整。总之,耐贮性好的猕猴桃品种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厚,质量减少率较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慢,细胞壁酶活性低。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芜菁Br14-3-3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王若男,李 菊,苗鸿钰,闫海芳*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01-131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119
    • 摘要 ( 202 ) HTML ( 448 ) PDF (981KB) ( 448 )   
    • 克隆了‘津田芜菁’(Brassica rapa subsp. rapifera‘Tsuda’)通用调节因子14-3-3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Br14-3-3(GenBank登录号为MK896872)。该基因全长1 113 bp,开放阅读框全长774 bp,编码含有257个氨基酸的多肽。荧光定量PCR分析Br14-3-3在‘津田芜菁’不同组织中及其在温度、脱水、渗透、ABA和无机盐等非生物胁迫下幼苗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津田芜菁’的花中表达量最高,幼苗中次之;低温抑制了Br14-3-3的表达,其他非生物胁迫可诱导该基因表达,暗示Br14-3-3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功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转录因子基因SlWRKY16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 周 涛1,2,王 娟2,王露露1,王柏柯2,胡佳蕙1,2,兰海燕1,*,余庆辉2,*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12-132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956
    • 摘要 ( 385 ) HTML ( 865 ) PDF (1926KB) ( 865 )   
    • 从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中克隆到1个WRKY家族基因SlWRKY16。研究结果显示:SlWRKY16包含1 497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49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5.5 kD,含有1个WRKYGQK保守结构域和C2H2锌指结构域,属于Ⅱb类WRKY转录因子基因,且定位于细胞膜上;栽培番茄SlWRKY16与潘那利番茄SpWRKY6(XP_015064265.1)、马铃薯StWRKY6(XP_006350473.1)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显示SlWRKY16在番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短时间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此外,重组菌pET-30a-SlWRKY16在NaCl、甘露醇胁迫下生长均明显低于对照菌pET-30a。综上,番茄SlWRKY16基因可能在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负调控效应。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茉莉酸缺失突变体灰霉菌侵染响应miRNA及其表达分析
    • 李琳琳1,金 华1,刘斯超3,邹吉祥1,李天来2,*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23-133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162
    • 摘要 ( 327 ) HTML ( 444 ) PDF (1603KB) ( 444 )   
    • 为揭示miRNA对番茄灰霉菌胁迫的响应机制,以番茄茉莉酸(JA)缺失突变体def1、spr2及其野生型(CM)为试验材料,构建了3个材料接种灰霉菌前后(0 h、48 h)2个时期的miRNA文库,并采用I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目的miRNA及其预测的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灰霉菌侵染番茄后,JA缺失突变体def1和spr2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CM,H2O2含量低于CM。高通量测序鉴定了130个已知miRNA和811个新miRNA。进一步筛选出8个保守miRNA(Sly-miR156e-3p、Sly-miR166c-5p、Sly-miR171f、Sly-miR172b、Sly-miR319a、Sly-miR390b-5p、Sly-miR399b、Sly-miR482d-5p),其在6个样本中表达模式各异。预测差异miRNA靶基因122个,结合qRT-PCR技术分析了8个miRNA和8个靶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推测Sly-miR156e-3p、Sly-miR390b-5p、Sly-miR399b、Sly-miR482d-5p通过依赖JA信号途径参与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月季RhNAC3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 丁爱琴1,2,韩坤桀1,杨立晨1,张竹君1,耿子雯1,付鲁峰1,刘庆华1,*,姜新强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35-134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739
    • 摘要 ( 476 ) HTML ( 503 ) PDF (1915KB) ( 503 )   
    • 为了进一步研究RhNAC31在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以RhNAC31蛋白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在切花月季‘萨曼莎’失水胁迫cDNA文库中进行了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分析。根据RhNAC31的转录激活区域(C端,157 ~ 286 aa)的序列特征,将其划分为C1(157 ~ 250 aa,RhNAC31-C1)和C2(251 ~ 286 aa,RhNAC31-C2)两段,分别构建到pGBKT7上检测其自激活活性及对酵母Y2H Gold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pGBKT7-RhNAC31-C1和pGBKT7-RhNAC31-C2对酵母Y2H Gold细胞均没有毒性,能激发金担子素A(Aureobasidin A,AbA)报告基因的表达,具有自激活活性,在含有400 ng ? mL-1 AbA的SD缺陷型培养基上其活性受到抑制,以含该浓度AbA的培养基作为筛选文库培养基。在此筛选条件下,在酵母双杂交文库中筛选到21个阳性克隆,对其测序并用Blast比对获得了16个与RhNAC31互作的候选蛋白。利用Uniprot网站对互作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学分析,结果显示RhNAC31能够与RZFP34、MIEL1、RUB泛素连接酶E3、SGT1蛋白、DnaJ蛋白等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参与糖脂生物合成、蛋白质泛素化、植物防御、叶绿素生物合成、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蛋白质折叠、乙烯生物合成、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卷丹转基因体系构建及岷江百合LrCCoAOMT的导入
    • 符勇耀1,刘建玲1,朱艺勇1,徐文姬1,雷美艳2,杨利平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45-135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782
    • 摘要 ( 263 ) HTML ( 578 ) PDF (2277KB) ( 578 )   
    •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无菌小鳞片为试材,通过切片处理、优化农杆菌侵染浓度与时间以及重悬液和共培养基成分,构建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MS + 1.5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切片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添加100 mg ? L-1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褐化并促进不定芽增殖。MS + 2.0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发现,培养基中添加Kan 100 mg ? L-1或Hyg 75 mg ? L-1 结合Cef 400 mg ? L-1适宜抗性筛选。GUS染色分析表明,以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0 μmol ? L-1 AS和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 mg ? L-1 6-BA + 1.0 mg ? L-1 NAA + 100 μmol ? L-1 AS为重悬液和共培养基,将切片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侵染15 min,获得81.72% 瞬时转化率和25.2% 稳定遗传转化率。将岷江百合LrCCoAOMT转化卷丹,分子检测和GUS染色分析表明已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依据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探讨蝴蝶兰花芽分化的时期
    • 许申平,张 燕,袁秀云,崔 波*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59-136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693
    • 摘要 ( 487 ) HTML ( 676 ) PDF (3040KB) ( 676 )   
    • 以蝴蝶兰‘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花芽分化进程及期间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及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长度为0、2、4、8、16和24 cm时,分别处于花芽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16和24 cm)。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花芽发育前期(0 ~ 4 cm)没有显著变化,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花芽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碳水化合物在花芽长度为4 cm时达到稳定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8 cm时达到叶片与花芽的平衡;赤霉素(GA)的含量在花芽2 cm时达到最大值,生长素(IAA)含量在花芽4 cm时显著升高,玉米素(ZT)含量在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当蝴蝶兰花芽开始分化萼片原基(8 cm)时,光合生理及生化物质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的蝴蝶兰花芽已彻底完成成花分化。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海南岛文心兰病叶组织真菌的分离鉴定与优势真菌致病性初探
    • 郭向阳1,高 洁1,宋希强1,凌 鹏1,周 扬1,郝代成2,黎维诗2,丁 琼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69-138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108
    • 摘要 ( 221 ) HTML ( 566 ) PDF (3040KB) ( 566 )   
    • 从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文心兰(Oncidium sp.)栽培基地的温室采集‘博大1号’植株发病叶片258份,分离纯化培养真菌,采用分子技术鉴定其种类,并回接验证优势真菌的致病性。共分离到119株真菌,划为39个OTU。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90%、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占8%,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2%。分离到的真菌中有31种对应60%以上的叶片样品真菌高通量序列。最常见的真菌有巨座壳属Muyocopron alcorni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间作壳属Diaporthe spp.和弯孢属Curvularia spp.。所分离到的真菌主要为病原真菌和腐生真菌,在24种病原真菌中,有9种为病原—共生型真菌,5种为病原—腐生—共生型;9种为腐生型,1种为腐生—共生型。回接试验表明,分离频度最高的前10种真菌均能快速侵染文心兰幼苗,使其叶片出现坏死与腐烂;致病性较强且快的有Muyocopron alcorni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Diaporthe miriciae等,接种后1 ~ 2 d即表现出明显的坏死症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猕猴桃病毒A和B在陕西省的分布、分子变异与基因组研究
    • 赵 磊1,张元乐1,黄倩茹1,侯彩婷1,吴 宽1,3,曹孟籍4,王乔春1,2,*,吴云锋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83-139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760
    • 摘要 ( 306 ) HTML ( 679 ) PDF (1054KB) ( 679 )   
    • 系统调查了中国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周至、眉县、杨凌和汉中‘徐香’、‘海沃德’、‘华优’和‘秦美’猕猴桃上猕猴桃病毒A(AcVA)和猕猴桃病毒B(AcVB)的带毒率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AcVA和AcVB在4个产区均有广泛地分布和较高的带毒率。其中,AcVA和AcVB分别在杨凌(36.7%)和眉县(36.9%)有最高的带毒率。按照品种划分,AcVA(32.3%)和AcVB(32.9%)均在‘徐香’品种上有最高的带毒率。通过高通量测序与分析获得了AcVA和AcVB的基因组序列,其分别由7 654和7 454个核苷酸组成,与之前报道的TP7-93A和TP7-93B分离物对应的同源率分别为82.7%和78.5%。AcVA和AcVB外壳蛋白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2种病毒分成2个组,存在较大的分子变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青海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检测及鉴定
    • 吴淑华1,*,涂丽琴1,*,咸文荣2,闫佳会2,高丹娜1,吉 颖2,陶小荣3,周益军1,郭青云2,**,季英华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391-140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920
    • 摘要 ( 265 ) HTML ( 613 ) PDF (2142KB) ( 613 )   
    • 在对青海辣椒上的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病样,表现为环斑、坏死等症状。为明确其感染的病毒种类,对其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Tospovirus的通用引物进行检测时发现采集的49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TSWV的同源性最高;同时利用TSWV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基于克隆的NSs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TSWV的1个分离物,与中国云南、黑龙江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而与国外其他分离物相对远缘。在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证明采集样品中存在TSWV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存在TSWV的感染。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蓝叶类型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 邵美妮1,郝 鑫2,崔 娜1,曲 波1,关 萍1,贾伟康1,许玉凤1,*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401-141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388
    • 摘要 ( 334 ) HTML ( 473 ) PDF (899KB) ( 473 )   
    • 为探究阴生植物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在光的适应性中发挥的作用,以蓝叶类型‘翠鸟’(Hosta ‘Halcyon’)和‘婴儿睡袋’(Hosta‘Baby Bunting’)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在自然光照下,分别测定正常覆有蜡质的叶片和人工除去蜡质的叶片在0、7、14 d后的光合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正常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高于去蜡质的叶片,而蒸腾速率低于去蜡质的叶片。‘翠鸟’玉簪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在8:00和16:00时出现峰值,而‘婴儿睡袋’玉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时,说明‘婴儿睡袋’比‘翠鸟’对强光的适应性更强。在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正常叶片温度比去蜡质的低。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各种处理的玉簪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增加且在7 d后达到最大,之后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说明,在强光照下,叶片表皮蜡质具有减少光抑制、降低叶片温度、减少蒸腾失水等保护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与新方法

    • 莲藕中甘薯潜隐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贺 振,董婷婷,吴伟文,陈 雯,李良俊*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412-14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859
    • 摘要 ( 211 ) HTML ( 422 ) PDF (1595KB) ( 422 )   
    • 甘薯潜隐病毒莲藕分离物(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lotus,SPLV-lotus)在江苏省莲藕产区普遍引起发病,并且该分离物序列与已报道的SPLV甘薯分离物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监测SPLV-lotus在莲藕上的发生情况,针对SPLV-lotus的CP基因设计并优化特异性引物QSPLV-lotus3-F/QSPLV-lotus3-R,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条件,构建标准曲线,建立了SPLV-lotus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技术。该方法特异性强,可以快速检测出SPLV-lotus,灵敏度为普通PCR的100倍,可广泛应用于脱毒莲藕SPLV-lotus的精确检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西瓜新品种‘陕农12号’
    • 马建祥,张 显*,张 勇,李 好,魏春华,杨建强,许娜娜,王恩煜
    • 园艺学报. 2020, 47(7): 1423-142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209
    • 摘要 ( 231 ) HTML ( 454 ) PDF (978KB) ( 454 )   
    • ‘陕农12号’是用Y2M作母本,J4F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1。平均单瓜质量6.0 kg。果皮绿底,覆有墨绿色中条带,皮厚1.1 cm,韧性较好,较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酥脆,口感佳,中心折光糖含量11.9%,中边糖梯度小。全生育期89 d左右,果实发育期29 d左右。产量62.1 t ? hm-2。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宜陕西省春季保护地栽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