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植物激素调控柑橘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姜波, 吕远达, 刘淑梅, 闫化学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928-294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04
    摘要562)   HTML25)    PDF (556KB)(4698)   

    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脱落酸与果实成熟关系最大,但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也在柑橘成熟和转色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一些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果实上市时期的调整和果实的采后保鲜等。本文中综述了上述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激素间的互作、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的茶树VIGS体系的构建
    胡锦瑜, 刘桂芝, 陈兰, 黄梦迪, 苏芹, 谭月萍, 刘硕谦, 田娜
    园艺学报    2024, 51 (11): 2710-272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5
    摘要287)   HTML12)    PDF (2876KB)(1230)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CsPDS和咖啡碱合成酶1(caffeine synthase 1)基因TCS1为指示基因,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载体增殖积累烟草脆裂病毒,探究侵染液浓度、培养温度、不同载体和培养时间对增殖病毒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和不同茶树品种对构建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为200 μmol · L-1、菌液浓度OD600 = 1.0的侵染液接种烟草后,23 ℃培养有利于病毒在烟草中增殖。使用‘舒茶早’的叶片通过注射接种构建茶树的VIGS体系并成功利用该体系进行以GFP为指示基因探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月季‘安吉拉’热胁迫反应机制及功能基因的挖掘
    杨碧楠, 李博文, 杨振宇, 徐奕芃, 阎韵清, 娄玉霞, 奉树成, 明凤
    园艺学报    2024, 51 (6): 1284-129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17
    摘要230)   HTML4)    PDF (6195KB)(956)   

    以月季品种‘安吉拉’‘韧月’‘仙境’为材料,模拟高温处理(46 ℃,4 h),通过表型以及生理指标分析,明确‘安吉拉’对热胁迫的抵御能力最强。通过转录组、共表达、蛋白互作网络以及多态性分析发现,‘安吉拉’较高的热胁迫抵御能力与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以及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成员基因的超量表达有关。其中月季热激蛋白基因RcHSP18.1 的表达水平受高温诱导提高最为显著。在烟草中瞬时沉默HSP18.1后发现,HSP18.1蛋白的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宿主热胁迫的抵御能力。采用基因枪法对‘安吉拉’月季愈伤组织进行RcHSP18.1过表达以及对植株进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均验证RcHSP18.1对抵御热胁迫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施栽培‘冬枣’花发育和花蜜分泌规律的研究
    谢文杰, 陈西玲, 石国朝, 张鹏, 李新岗, 张睿, 段晓姗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735-27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0
    摘要1508)   HTML140)    PDF (1716KB)(596)   

    以‘冬枣’为研究对象,记录了设施栽培模式下花发育的物候期,追踪了花发育和泌蜜过程,评估了泌蜜量及其糖含量。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枣花萌芽期大幅度提前,单花开放时间和盛花期时间均延长,花蜜量更大,花蜜糖含量更高。总体来看,‘冬枣’在设施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花发育、花蜜含量和成分等表现均优于露地栽培。

    利用寒潮后存活果穗比例评价枇杷幼果抗冻性
    葛航, 李晓颖, 王志轩, 朱启轩, 陈俊伟, 徐红霞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895-291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992
    摘要291)   HTML9)    PDF (1094KB)(505)   

    以1个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杂交后代群体为材料,利用初春果实膨大期间受冻死亡的幼果与存活幼果在果形上的明显差异,调查了遭受3次寒潮后幼果存活情况,通过计算单株的存活幼果数量(X)、果穗存活幼果平均数(Y)和自定义的存活果穗比例(Z)得到3个数据样本,用于表征群体中单株的抗冻性。样本的峰度、偏度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表明,ZXY更接近正态分布,经过Box-Cox变换后YZ变量可通过Shapiro-Wilk测验,符合正态分布。进一步利用自定义的变量S评估不同参数取值下YZ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确定了定义YZ变量所用参数的最佳取值。结果表明,参数a(预期产量)= 4、参数b(单株果穗数量)= 12时,得到的果穗存活幼果平均数(Y)和存活果穗比例(Z)数据样本在最大程度符合正态分布的同时保留了最大的样本容量,此时Y变量对应的Box-Cox变换形式没有实际意义,而Z变量的变换类型恰好为对数变换。结果表明,基于恢复生长法的枇杷幼果抗冻性新指标“存活果穗比例(Z)”可同时体现抗冻性与产量两个维度的信息,且数据获取简单高效,适合大规模枇杷杂交后代抗冻性评价。

    CRISPR/Cas9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进展
    王晨雨, 刘孟军, 王立新, 刘志国
    园艺学报    2024, 51 (7): 1439-145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60
    摘要614)   HTML18)    PDF (961KB)(469)   

    CRISPR/Cas9是细菌和古细菌的免疫防御系统,1987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一段特殊的重复间隔序列,后来在20多种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此重复间隔序列,2002年这段特殊的序列被正式命名为CRISPR,之后人们便展开了一系列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CRISPR/Cas9技术是继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ranscription 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技术后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该系统具有操作设计简单,突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陆续应用在柑橘、葡萄、香蕉、草莓、黄瓜和马铃薯等众多园艺植物中。本文综述了CRISPR/Cas9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研究进展,论述了各种编辑器的发展历程,包括单碱基编辑器、双碱基编辑器及引导编辑器,介绍了CRISPR/Cas9技术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番茄SlWRKY46调控低温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
    孙会茹, 党峰峰, 任敏, 张嘉宁, 樊蓓, 陈国梁, 程国亭, 王延峰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758-277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14
    摘要613)   HTML74)    PDF (6426KB)(449)   

    为了探究SlWRKY46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了从‘Micro-Tom’番茄叶片中克隆到SlWRKY46的CDS序列,该基因属于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Ⅱa亚族,编码253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和酵母自激活结果显示,SlWRKY46定位在细胞核,在酵母系统中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酵母双杂交(Y2H)分析发现,该转录因子可形成同源二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SlWRKY46的表达受低温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显著诱导。启动子转基因番茄的GUS活性也受低温和ABA的诱导。番茄过表达SlWRKY46植株的耐低温性提高,低温处理下活性氧积累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低温处理下,抗氧化酶和ABA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过表达与野生型植株中存在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SlWRKY46正调控番茄的耐低温性,可能是通过抗氧化酶和ABA途径发挥调控作用。

    植物VIGS载体构建策略研究与应用进展
    任恒泽, 李丹莹, 余亚婷, 吕务云, 郝心愿, 王新超, 王玉春
    园艺学报    2024, 51 (7): 1455-1473.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753
    摘要579)   HTML19)    PDF (1158KB)(4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是一种基于植物抗病毒机制开发的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该技术不依赖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具有周期短、操作简单高效、高通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代谢途径和抗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中综述了植物VIGS作用机理、应用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载体构建策略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杨梅MrSPL4在响应干旱和低温胁迫中的作用研究
    武祥琪, 孙鹂, 俞浙萍, 俞沁佩, 梁森苗, 郑锡良, 戚行江, 张淑文
    园艺学报    2024, 51 (5): 927-93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258
    摘要377)   HTML29)    PDF (2378KB)(366)   

    通过分析杨梅MrSPL4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对MrSPL4-OE转基因烟草T2代3个株系进行干旱与低温胁迫处理,观察其种子萌发率和植株表型,测定植株生理指标,以期明确MrSPL4在响应干旱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MrSPL4启动子区包含干旱诱导、低温响应、防御和胁迫响应等8类顺式作用元件。干旱胁迫下,与野生型烟草相比,MrSPL4-OE转基因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但植株失水和萎蔫程度差异不明显,除H2O2含量显著降低外,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差异不明显;低温胁迫后转移至正常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显著升高,植株失绿和萎蔫程度降低,SOD、POD酶活性显著升高,MDA、H2O2、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杨梅MrSPL4正向调控了转基因烟草低温胁迫响应过程,提高了其耐低温能力,但抑制了干旱胁迫下种子的萌发。

    桃NA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PpNAC050促进果实果糖积累研究
    刘建豪, 荆彦付, 刘月芯, 徐摇光, 于洋, 葛秀秀, 谢华
    园艺学报    2024, 51 (9): 1983-199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085
    摘要441)   HTML33)    PDF (5771KB)(338)   

    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 NAC(NAM,ATAF1/2,CUC2)在调控果实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NAC基因在桃(Prunus persica)果实可溶性糖调控中的作用,在桃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17个NAC基因家族成员(PpNAC),其在桃8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这些PpNAC可归为13个亚类群。克隆了一个在果实发育后期高表达的PpNAC050基因(Prupe.7G014100),其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瞬时过表达PpNAC050显著提高了桃果肉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EMSA和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PpNAC050作为转录抑制子,可直接与调控果糖含量的基因——液泡膜单糖外转运蛋白基因PpERDL6-1PpERDL16)的启动子结合,暗示PpNAC050可通过抑制PpERDL6-1表达来提高果肉中果糖积累。

    草莓FaGH3.17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杨娟博, 郭丽丽, 卢世雄, 苟惠敏, 王帅珽, 曾宝珍, 毛娟
    园艺学报    2024, 51 (11): 2483-249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1008
    摘要499)   HTML37)    PDF (2258KB)(338)   

    为了研究GH3.17在草莓中对盐胁迫的响应,克隆了FaGH3.17,分析其进化关系、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等,进行烟草亚细胞定位以及拟南芥异源过表达,验证其在盐胁迫中的功能。结果表明,FaGH3.17为酸性且不稳定的疏水性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FaGH3.17与蕨麻的亲缘关系最近。盐胁迫下,异源过表达FaGH3.17拟南芥株系的电导率、MDA含量、H2O2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分别升高了15.43%、42.97%、18.86%,而Pro含量、POD、SOD及CAT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分别降低了13.28%、15.42%、14.22%、19.87%,并且盐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表明异源过表达FaGH3.17显著降低了拟南芥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预示着GH3.17可能会减弱植株的耐盐性。

    沃柑实生后代三倍体发掘及遗传鉴定
    冯意斯, 田啸宇, 杨崇山, 陈香玲, 邓秀新, 解凯东, 郭文武, 谢宗周, 柴利军, 叶俊丽
    园艺学报    2024, 51 (10): 2231-22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22
    摘要606)   HTML36)    PDF (3587KB)(319)   

    从柑橘二倍体实生后代中发掘天然三倍体是培育无核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对沃柑饱满小种子进行催芽和实生播种,通过形态学初筛,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共获得98个三倍体株系。利用2对在母本及候选父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子代三倍体的来源进行分析,在三倍体子代中均仅能检测到与沃柑相同的条带。进一步利用36对S-RNase引物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子代中均出现了沃柑S基因型S11/SM,其中2个株系还出现了候选父本砂糖橘的S基因型S22,推测这两个株系为沃柑与砂糖橘杂交产生的三倍体子代,且由2n雌配子受精形成,其余株系为沃柑自交产生的同源三倍体。与同时期沃柑二倍体幼苗相比,三倍体幼苗生长缓慢,节间距变短,矮化明显,主根短粗,须根少,叶色浓绿且叶片较厚。同时,异源三倍体植株叶片中多个胁迫响应相关基因(CitCOMTCitGRAS、CitERF4CitERF9)的表达均较二倍体和同源三倍体显著上调。

    柑橘2个三倍体果实囊衣发育与化渣性评价
    曹惠祥, 罗鑫, 刘婉荣, 管书萍, 王婷婷, 伍小萌, 郭文武, 解凯东
    园艺学报    2024, 51 (6): 1179-118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93
    摘要403)   HTML15)    PDF (2880KB)(280)   

    探讨柑橘倍性杂交三倍体后代及其二倍体母本果实化渣性差异及原因,为柑橘三倍体果实化渣相关研究奠定数据基础。以本地早橘和红橘为对照,分别对以其为母本与四倍体倍性杂交获得的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囊衣发育过程中的厚度变化和组分含量进行分析,探究囊衣结构及其成分对化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三倍体后代果实囊衣厚度、细胞层数、硬度和剪切力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显著大于其二倍体母本;与二倍体母本相比,2个三倍体后代囊衣细胞壁更厚,微纤丝密度更大,结构更紧密;囊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二倍体母本,木质素含量则在部分发育时期显著低于二倍体母本。综上所述,果实囊衣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含量高可能是柑橘部分三倍体化渣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指标可用于三倍体化渣性的评价和筛选。

    温州蜜柑与椪柑果实日灼发生差异及机制
    吴卓群, 陈鹏旭, 陈思怡, 张福琼, 方红, 祝建, 谢宗周, 李春龙, 刘继红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743-2757.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13
    摘要1085)   HTML55)    PDF (4516KB)(272)   

    日灼是柑橘生产中常见的生理障碍,但其形成机制不清晰。2021年在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凤凰山,以温州蜜柑和椪柑果实为试材,通过日灼果皮受伤程度对比、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和基因表达量差异等多角度综合比较二者的日灼差异并分析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温州蜜柑(日灼发生率43.12%)比椪柑(22.52%)更易遭受日灼伤害;日灼对于温州蜜柑果皮细胞紧密度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造成木质素的积累,并积累更多的活性氧。聚甲氧基黄酮途径中的代谢物川皮苷在椪柑日灼伤害过程中显著富集。类黄酮代谢中关键酶基因CrCHS2CrCHICrFNS以及聚甲氧基黄酮合成关键基因CrOMT2在椪柑日灼果皮中均显著上调,并且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同日灼等级的温州蜜柑。上述结果表明,温州蜜柑和椪柑果实产生日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椪柑含有更多抗氧化物质,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活性氧积累,从而减弱日灼造成的伤害。

    温度影响植物花青苷积累的研究进展
    王梦瑶, 王梦洁, 赖慧萍, 贺雅萍, 鄢璐, 黎鹏, 郭丽婷, 艾叶
    园艺学报    2024, 51 (7): 1501-1515.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556
    摘要382)   HTML16)    PDF (777KB)(259)   

    综述了温度通过调控花青苷合成、降解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花青苷积累的研究进展。温度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和蛋白修饰来调控花青苷合成,如DNA甲基化、蛋白泛素化、蛋白类泛素化和蛋白磷酸化水平等。此外,温度还能与光照和激素协同调控影响花青苷积累。本文中为深入解析温度影响植物花青苷积累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青花菜侧枝调控基因BoBRC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刘宇香, 韩风庆, 赵鑫雨, 刘玉梅, 李占省, $\boxed{\hbox{方智远}}$
    园艺学报    2024, 51 (9): 1997-2007.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57
    摘要321)   HTML10)    PDF (1789KB)(244)   

    从青花菜优良自交系L461中克隆了BoBRC1,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其在腋芽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并随腋芽生长动态变化。根据其基因序列,在第1个外显子上设计2个靶标,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导入自交系L461中,获得18个阳性株系。测序结果显示,有3个株系在至少1个靶标处发生了基因突变,编辑效率为16%。其中L461-3株系在靶标1和靶标2均发生编辑事件,L461-1和L461-11株系仅在靶标2处发生编辑事件。与野生型相比,T1代纯合突变体侧枝数明显增加,侧枝长度变长。对bobrc1纯合突变体中侧枝发育基因BoBRC1下游关键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发现,BoHB21BoHB53、BoNCED3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BoHB40基因表达量显著增高。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了BoBRC1基因参与青花菜侧枝发育调控,敲除该基因可促进青花菜侧枝生长。

    葡萄GRF/GIF家族基因对遗传转化再生效率的影响
    李敏, 李思雨, 施紫涵, 陈爽, 徐炎, 刘国甜
    园艺学报    2025, 52 (1): 51-65.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7
    摘要338)   HTML19)    PDF (7987KB)(242)   

    为研究葡萄GRF/GIF家族基因对遗传转化再生效率的影响,对在葡萄基因组中鉴定到10个VvGRF和4个VvGIF基因进行了研究。VvGRF含有家族保守结构域WRC和QLQ,VvGIF含有保守结构域SNH和QG。VvGRFVvGIF过表达烟草培养1个月后再生情况明显优于空载对照。烟草中过表达VvGRF8-GIF2VvGRF4-GIF2,再生效率高达73.58%和65.05%,是对照的2.4 ~ 2.7倍;过表达rVvGRF8-GIF2(miR396结合的靶位点突变后的VvGRF8-GIF2),再生效率提升效果最好,达到了83.43%,是对照的3.1倍;相对于VvGRF8-GIF2嵌合体的过表达转化,构建的VvGRF8VvGIF2同源嵌合体VvGRF4-GIF2VvGRF5-GIF2VvGRF8-GIF3过表达后的促进再生效果相对较弱。综合试验结果,VvGRF8VvGIF2有利于提升植物遗传转化的再生效率。

    ACLSV外壳蛋白与梨两种E3泛素连接酶互作及亚细胞定位
    邱辉, 朱德娟, 张永乐, 高玉洁, 李柳, 王国平, 洪霓
    园艺学报    2024, 51 (8): 1715-1727.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967
    摘要282)   HTML26)    PDF (3632KB)(231)   

    为深入了解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特性,构建了表达该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的诱饵载体pGBKT7-CP,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红香酥’梨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ACLSV CP潜在互作的33种寄主因子。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验证了CP与来自梨的两种RING型E3泛素连接酶(命名为MIEL和BOI)互作。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P与BOI具有相似的胞间连丝和细胞核分布特点,MIEL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细胞核。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结果显示,CP与BOI互作不改变二者的亚细胞分布,而CP与MIEL互作信号分布与MIEL亚细胞定位相似。构建了这3种蛋白的截短突变体,发现含zf-CHY结构域(1 ~ 99 aa)的MIEL截短突变体可以与CP互作,而仅全长BOI可以与CP互作,CP截短突变体不能与这两种寄主蛋白互作。

    果树芽变机制研究进展
    黄奕琦, 朱玉琴, 杜肇轩, 徐丰, 陈小怡, 杨国顺, 许延帅
    园艺学报    2024, 51 (7): 1547-156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630
    摘要309)   HTML7)    PDF (1245KB)(222)   

    芽变主要是芽分生组织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果树上经常发生,大多数的芽变为劣变,少数为优变。芽变研究一般从表型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着手,后续结合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对分子机制的检测手段主要有SSR等分子标记检测、转座子的插入缺失检测、InDel突变检测、DNA甲基化检测、高通量测序检测、MITE序列检测等,比较分析芽变与对照差异位点。通过对不同果树果实色泽、成熟期、树形等主要特征变异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芽变发生性状变异机制,以期为解析果树芽变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后续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贡水白柚’无核成因探究
    胡宇, 曹宗洪, 孙怡, 刘聪, 文豪, 刘慧敏, 郑鑫, 徐梦梦, 蒋祥东, 张友和, 李光浩, 叶俊丽, 邓秀新, 谢宗周, 柴利军
    园艺学报    2025, 52 (1): 1-1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46
    摘要365)   HTML35)    PDF (5903KB)(213)   

    利用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等手段探究了‘贡水白柚’的无核成因。结果表明,‘贡水白柚’雌、雄配子发育正常且可育;自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停止在柱头1/3处,表现为不亲和;未授粉花朵去雄套袋后,7、14、21和49 d的坐果率分别为60%、32%、14%与9%,可发育成无核果实,表明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此外,对‘贡水白柚’前期胚珠组织发育进行切片观察,发现其去雄后21 d胚囊组织开始萎缩。其与‘沙田柚’和‘琯溪蜜柚’相互杂交表现为亲和,能够获得含有饱满且发育正常种子的果实。综上,兼具自交不亲和与单性结实是‘贡水白柚’形成无籽果实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