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及调控研究进展
    陆晨飞, 高月霞, 黄河, 戴思兰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59-257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31
    摘要1116)   HTML74)    PDF (2026KB)(8914)   

    本文概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途径及关键的代谢流控制节点,重点总结了光合器官和类胡萝卜素存储器官中色素代谢的转录调控及转录后、翻译后、表观遗传等调控机制。

    植物激素调控柑橘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姜波, 吕远达, 刘淑梅, 闫化学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928-294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04
    摘要562)   HTML25)    PDF (556KB)(4698)   

    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脱落酸与果实成熟关系最大,但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也在柑橘成熟和转色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一些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果实上市时期的调整和果实的采后保鲜等。本文中综述了上述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激素间的互作、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鉴定研究进展
    方天, 刘继红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22-264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02
    摘要494)   HTML14)    PDF (788KB)(4315)   

    阐述并比较了基于遗传连锁图谱、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或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鉴定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生长发育、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重要性状的QTL鉴定的研究成果,对QTL鉴定及定位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果树QTL鉴定研究以及果树育种提供参考与借鉴。

    柑橘果实糖积累特征及蔗糖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吴孔杰,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武松伟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43-255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662
    摘要1153)   HTML32)    PDF (2023KB)(2976)   

    糖是决定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阐明柑橘果实糖积累特征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果实糖积累的精准调控。本文全面综述了柑橘果实糖累积的机制,总结了不同糖积累型柑橘果实中糖积累差异、糖随果实发育的积累特征及糖与其代谢相关酶活的关系,并整合构建了蔗糖积累型和己糖积累型的代谢差异模型。同时系统阐述了蔗糖由源叶合成到果实库器官的储存过程,主要包括韧皮部装载、卸载、运输以及蔗糖在果实液泡中的储存等过程,并绘制了蔗糖从“源”到“库”的转运模式图。

    糖转运蛋白与果实糖积累的关系研究进展
    祝令成, 苏静, 彭云静, 曹文静, 马锋旺, 马百全, 李明军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29-25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488
    摘要750)   HTML58)    PDF (1220KB)(3019)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园艺作物中果实糖积累与糖转运蛋白(主要包括与蔗糖积累相关的蔗糖转运蛋白SUT,己糖积累相关的己糖转运蛋白STP,液泡糖积累高度相关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TST,液泡葡萄糖外排相关的早期响应干旱类似蛋白ERDL6,近几年在植物中新鉴定到的SWEET糖转运蛋白,以及蔷薇科植物特有的山梨醇转运蛋白SOT等)的关系研究进展,并对将来围绕糖转运蛋白的研究方向及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果实品质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兰属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徐婉, 林雅君, 赵荘, 周庄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22-27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43
    摘要597)   HTML21)    PDF (825KB)(2580)   

    综述了兰属植物资源、育种研究现状及主要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研究。中国是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全球83个种中占有57个种,经过2 500多年的驯化形成了大量的传统品种。迄今为止,兰属植物的育种仍以传统的杂交育种为主,在RHS上登录的兰属植物杂交种已超过17 000个,经农业农村部授权的兰属植物新品种有43个。基因工程育种是兰属植物未来育种的重点方向,已通过转录组、基因组等挖掘出一批与主要观赏性状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部分基因还进行了功能验证,为兰属植物从传统育种转向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果实脆性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黄译瑾, 何佳丽, 姜李娜, 曹艳红, 秦嗣军, 吕德国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41-265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875
    摘要356)   HTML8)    PDF (1397KB)(2510)   

    脆性损失是降低园艺作物果实品质与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原因。作为涵盖声音传导、几何特性、断裂特征等因素的综合概念,果实脆性受细胞状态、细胞壁机械强度及膨压共同影响。深入认知果实脆性,明确脆性评价方式,了解其变化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可为生产高品质果实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综述了果实脆性的感知过程、脆性评价、影响脆性的因素及在相关生理生化代谢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多年生单子叶植物的越冬休眠研究进展
    许曈, 邵灵梅, 王小斌, 张润龙, 张凯靖, 夏宜平, 张佳平, 李丹青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03-272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064
    摘要349)   HTML5)    PDF (3261KB)(2065)   

    多年生单子叶植物具有特殊的地下芽、地面芽和地下器官,其越冬休眠特性明显有别于双子叶植物。汇总了环境、激素、碳水化合物调控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的机制,比较了多年生单、双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对未来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番茄果实叶绿体发育调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晋, 王新宇, 沈渊博, 张清花, 娄茜棋, 张世杰, 赵攀, 梁燕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69-268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13
    摘要934)   HTML2)    PDF (1649KB)(1980)   

    果实叶绿体的丰度和功能直接影响着果实品质。在果实成熟前,叶绿体作为同化器官合成大量同化物用于果实发育和品质相关代谢物的合成,在果实成熟期,叶绿体转化为有色体,存储前期在光合作用驱动下不同代谢途径合成的营养和风味物质。因此,通过调控果实叶绿体发育来提高果实品质成为研究热点,在果实叶绿体发育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从影响果实叶绿体发育的转录因子、光信号、激素信号、氧化应激信号等几个方面对番茄果实叶绿体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综合论述,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旨在明晰番茄果实叶绿体发育的特异性调控机制,为番茄及其他作物果实的品质改良提供新思路。

    兰花切花保鲜及盆花品质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陈和敏, 李佐, 马男, 肖文芳, 陈和明, 吕复兵, 李宗艳, 朱根发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43-276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488
    摘要973)   HTML9)    PDF (1649KB)(1578)   

    综述了影响兰花衰老的外部因素、衰老过程中内部组织代谢变化、乙烯合成及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兰花衰老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常见的兰花切花和盆花中常用的保鲜处理技术手段、处理后的应用效果及兰花衰老相关基因改良研究;展望了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调控功能基因延缓兰花衰老进程而实现延长兰花观赏期的新途径。

    黄瓜株型性状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宋蒙飞, 查高辉, 陈劲枫, 娄群峰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83-270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674
    摘要500)   HTML17)    PDF (3683KB)(1521)   

    围绕近年来黄瓜株型相关性状在遗传规律、QTL定位以及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结果,从株高、有限/无限生长能力、下胚轴长度、叶形、叶片大小、侧枝分生能力、卷须发育共7个方面在分子基础研究上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对理想株型进行展望,以期为黄瓜理想株型的选育提供参考。

    转录激活因子CBF基因在植物抗冷分子机制中的角色
    张丽丽;李景富;王傲雪
    园艺学报    2008, 35 (5): 765-771.  
    摘要2383)      PDF (228KB)(4601)   
    综述了转录激活因子CBF基因的发现过程、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抗冷性方面的主要功能,并对受CBF基因调控的抗冷机制与受ABA调控抗冷信号传导途径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的茶树VIGS体系的构建
    胡锦瑜, 刘桂芝, 陈兰, 黄梦迪, 苏芹, 谭月萍, 刘硕谦, 田娜
    园艺学报    2024, 51 (11): 2710-272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5
    摘要287)   HTML12)    PDF (2876KB)(1230)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CsPDS和咖啡碱合成酶1(caffeine synthase 1)基因TCS1为指示基因,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载体增殖积累烟草脆裂病毒,探究侵染液浓度、培养温度、不同载体和培养时间对增殖病毒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和不同茶树品种对构建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为200 μmol · L-1、菌液浓度OD600 = 1.0的侵染液接种烟草后,23 ℃培养有利于病毒在烟草中增殖。使用‘舒茶早’的叶片通过注射接种构建茶树的VIGS体系并成功利用该体系进行以GFP为指示基因探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月季‘安吉拉’热胁迫反应机制及功能基因的挖掘
    杨碧楠, 李博文, 杨振宇, 徐奕芃, 阎韵清, 娄玉霞, 奉树成, 明凤
    园艺学报    2024, 51 (6): 1284-129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3-0417
    摘要230)   HTML4)    PDF (6195KB)(956)   

    以月季品种‘安吉拉’‘韧月’‘仙境’为材料,模拟高温处理(46 ℃,4 h),通过表型以及生理指标分析,明确‘安吉拉’对热胁迫的抵御能力最强。通过转录组、共表达、蛋白互作网络以及多态性分析发现,‘安吉拉’较高的热胁迫抵御能力与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以及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成员基因的超量表达有关。其中月季热激蛋白基因RcHSP18.1 的表达水平受高温诱导提高最为显著。在烟草中瞬时沉默HSP18.1后发现,HSP18.1蛋白的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宿主热胁迫的抵御能力。采用基因枪法对‘安吉拉’月季愈伤组织进行RcHSP18.1过表达以及对植株进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均验证RcHSP18.1对抵御热胁迫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植物衰老叶片与成熟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
    李栋栋,罗自生*
    园艺学报    2013, 40 (10): 2039-2048.  
    摘要777)      PDF (438KB)(5032)   
    最近20年叶绿素代谢途径研究已经得到深入发展,特别是非荧光叶绿素降解物结构的明确开辟了叶绿素代谢途径研究的道路。部分叶绿素代谢酶在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部分代谢途径得到了更正与完善。叶绿素代谢产物的生理学作用研究报道丰富了叶绿素代谢的生物学意义,其作用不仅是为了避免代谢毒害和叶绿素结合蛋白降解,还可能与衰老叶片和成熟果实的生存能力有关。
    观赏海棠新品种‘缱绻’
    宋婷婷,张 杰,田 佶,卢艳芬,姚允聪
    园艺学报    2015, 42 (2): 401-40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888
    摘要598)      PDF (172KB)(1493)   
    观赏海棠‘缱绻’是从‘红巴伦’(Malus‘Red Bar’)实生后中代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中等,树姿较直立。一年生枝红褐色;幼叶红褐色,成熟叶浓绿色;花蕾深红色,开放后花瓣粉红色;果实圆柱形,整齐度好,果实底色绿黄色,果面盖色淡红色,部分着色。花期较早,成花容易。适应性良好,抗逆性强。适宜在苹果适栽区栽植。
    辣椒的起源、进化与栽培历史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    2022, 49 (6): 1371-138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853
    摘要1475)   HTML78)    PDF (722KB)(1274)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 000 ~ 7 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4个栽培种至少有4 000年的栽培历史,是美洲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

    园艺植物质子泵及其对有机酸积累调控的研究进展
    石彩云, 刘丽, 魏志峰, 高登涛, 刘永忠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11-262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36
    摘要444)   HTML8)    PDF (1107KB)(1010)   

    质子泵是一类促使质子(H+)跨膜运输造成膜内外电势差而参与多种生命进程的重要酶类。质子泵促进质子跨膜运输,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可以为有机酸等物质跨膜运输贮藏于液泡中提供动力。本文中重点阐述园艺植物中与酸转运相关的质子泵类型及其结构特征和调控因素,以及不同类型质子泵对有机酸积累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园艺植物质子泵及其在有机酸积累方面的调控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园艺植物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草酸对冷藏期间桃果实抗氧化系统和PPO活性的影响
    郑小林;;田世平;李博强;徐 勇
    园艺学报    2005, 32 (5): 788-792.  
    摘要1790)      PDF (304KB)(2064)   
    桃( Prunus persica L. ) 栽培品种‘八月脆’果实采后经5 mmol·L - 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与对照相比, 果实的CAT和PPO活性提高, SOD和POD活性在贮藏10 d后较高; 还原型抗坏血酸(AsA) 含量下降减缓; 超氧阴离子(O2· ) 生成速率随贮藏增加, 过氧化氢(H2O2 ) 含量先升后降, 但经草酸处理后O2 ·生成速率和H2O2 含量分别在5 d和5、10 d时显著低于对照。说明草酸处理通过提高果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和PPO活性来延缓果实成熟和增强果实抗病能力。
    柑橘中类黄酮的组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陈嘉景,彭昭欣,石梅艳,徐 娟*
    园艺学报    2016, 43 (2): 384-40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89
    摘要792)      PDF (445KB)(2726)   

    柑橘是人类膳食中类黄酮的主要来源之一。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且其抗癌、抗病毒、抗炎及抑菌效果可能基于其强抗氧化活性。柑橘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分为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花色苷等几类,且以黄烷酮糖苷类含量最为丰富。柑橘中类黄酮组成和含量因种质和组织部位而异,柚果实中含有大量苦味的新橘皮糖苷类,而甜橙和橘果实中以无苦味的柚皮芸香糖苷类为主。目前,对类黄酮代谢途径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其主通路上,但对类黄酮糖基化、酰基化以及甲基化等相关的基因和酶类研究较少。随着柑橘类黄酮代谢研究的深入,其积累和分布的遗传机理将逐渐得以揭示,这将会为培育功能性柑橘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