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早熟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黄金蜜’
    郭紫娟, 韩斌, 刘长江, 袁军伟, 李敏敏, 尹勇刚, 孙艳, 贾楠, 赵胜建
    园艺学报    2022, 49 (11): 2521-252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648
    摘要1553)   HTML10)    PDF (1554KB)(104)   

    ‘黄金蜜’是从‘红地球’ב香妃’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欧亚种早熟鲜食葡萄新品种。果穗大,平均单穗质量703.5 g。果粒近圆形,黄绿色至金黄色,平均单粒质量9.5 g;果肉硬脆,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可滴定酸含量0.58%。耐贮运,挂树期长。早果性强,果实生育期短。丰产性好,产量26.3 t · hm-2。在京津冀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露地和设施栽培,在南方多雨地区避雨栽培。

    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及其抗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葛诗蓓, 张学宁, 韩文炎, 李青云, 李鑫
    园艺学报    2023, 50 (1): 209-22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86
    摘要1322)   HTML55)    PDF (1969KB)(607)   

    类黄酮是一类具有“黄烷”骨架的数千种衍生产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其生物合成通路错综复杂,部分通路和相关蛋白酶已被解析和鉴定。类黄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花和果实的品质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植物类黄酮在各类胁迫下响应,有效提高了植物应对胁迫的耐性和抗性。本文综述了类黄酮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通路和分子调控机制,类黄酮在植物应对不同胁迫时的响应和作用机制,以及类黄酮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定向培育高抗性、具备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的园艺作物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柑橘育种60年回顾与展望
    邓秀新
    园艺学报    2022, 49 (10): 2063-207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701
    摘要1239)   HTML92)    PDF (807KB)(761)   

    过去的60年,中国柑橘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据统计,在中国重庆、武汉等地建立的柑橘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圃、愈伤组织库分别保存了1 700多份芸香科材料和100多个柑橘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调查,发掘到道县野橘、莽山野柑、红河大翼橙等多个野生种及迷你野生柑橘——单胚山金柑;发掘的'资阳香橙'已作为砧木应用于产业。累计选育柑橘新品种122个,包含121个接穗品种和1个砧木品种,涉及宽皮橘、橙、柚等主要柑橘类型。上述接穗品种88.5%来自芽变和实生选种,余下的11.5%来自人工创制的变异,包括杂交、诱变和细胞融合等途径产生的变异;改良的性状主要是无籽、熟期和色泽等。在育种技术方面,组学技术全面应用于柑橘遗传改良,完成了甜橙等柑橘主要类型的基因组测序,发掘到柑橘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基因,如控制多胚的基因CitRWP等;建立起柑橘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柑橘基因组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皮梨新品种‘丹霞红’
    王苏珂, 李秀根, 杨 健, 王 龙, 苏艳丽, 张向展, 薛华柏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13-1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742
    摘要1092)      PDF (969KB)(92)   
    ‘丹霞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中梨1号’为母本,‘红香酥’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红皮梨新品种。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260 g,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绿色,阳面着橘红色,外观漂亮,肉质脆而多汁,果肉质地极细,风味甘甜,有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在河南郑州地区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30 ~ 140 d,营养生长期210 d。果实耐贮藏,不耐磕碰。盛果期果实产量45 000 kg • hm-2。
    葡萄生长调控因子GRF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梁晨, 孙如意, 向锐, 孙艺萌, 师校欣, 杜国强, 王莉
    园艺学报    2022, 49 (5): 995-1007.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33
    摘要1083)   HTML41)    PDF (4074KB)(283)   

    开展葡萄生长调控因子GRF(Growth-regulating factor)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预测、同线性、系统进化树及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开展有核和无核葡萄不同组织器官、种子发育不同时期及激素响应表达模式分析。葡萄GRF家族共有8个成员,其中7个分布于6条染色体,编码氨基酸数为213 ~ 604,所有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根据进化关系分为4组(A ~ D),同组VvGRF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保守基序数和类型均具有保守性。所有葡萄GRF蛋白N端均含有QLQ和WRC保守结构域,C端至少含有TQL或FFD结构域之一。同线性分析发现,VvGRF3VvGRF4存在并联重复。VvGRF启动子区发现大量与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大部分VvGRF在营养器官叶片中高表达,VvGRF2在生殖器官花和果实中高表达;VvGRF3VvGRF6在无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有核葡萄,而VvGRF8在有核葡萄种子发育前期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核葡萄;VvGRF响应GA3和IAA诱导,且大部分基因在处理0.5或1 h后下调。

    不同苹果矮化砧穗组合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冯琛, 黄学旺, 李兴亮, 周佳, 李天红
    园艺学报    2022, 49 (5): 945-957.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671
    摘要932)   HTML120)    PDF (2728KB)(730)   

    以4年生苹果矮化砧穗组合(‘宫藤富士’/G935、‘宫藤富士’/M9-T337和‘宫藤富士’/SH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组合叶片形态结构的差异,并结合各组合在干旱胁迫8 d期间及复水7 d后的光合作用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显示,‘宫藤富士’/SH6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气孔密度均显著低于‘宫藤富士’/G935和‘宫藤富士’/M9-T337;干旱胁迫期间,与另外两个砧穗组合相比,‘宫藤富士’/SH6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片ABA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就光合参数而言,‘宫藤富士’/SH6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干旱胁迫期间均显著低于‘宫藤富士’/G935和‘宫藤富士’/M9-T337。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宫藤富士’/SH6抗旱性最优,其次为‘宫藤富士’/G935,而‘宫藤富士’/M9-T337抗旱性最差。综上,‘宫藤富士’/SH6是抗旱性优良的苹果矮化砧穗组合。

    90个苹果品种耐寒性评价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坎智勇, 张德辉, 李中兴, 余思思, 钱谦, 樊天乐, 李雪薇, 马锋旺, 管清美
    园艺学报    2023, 50 (5): 921-93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052
    摘要922)   HTML26)    PDF (2043KB)(411)   

    以90个苹果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集冬季休眠的枝条进行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价其耐寒能力;同时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检测到的1 247 162个SNP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苹果耐寒性状显著关联的候选基因。鉴定出3个耐寒能力最强的品种,其相对电导率均小于40%,分别是‘金红’(‘Jinhong’),‘埃德尔博斯多夫’(‘Edelborsdorfer’),‘赫拉森’(‘Haralson’)。基于1 247 162个高质量SNP位点与表征耐寒性的相对电导率的指标的关联分析,挖掘出5个与耐寒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这些位点分布在4号、15号和16号染色体上,并鉴定到与冷胁迫紧密相关的3个候选基因TIF3B1(MD04G1241100)、COR47(MD15G1003900)和MD16G1069900。

    晚熟荔枝新品种‘红脆糯’
    张树飞, 乔 方, 胡桂兵, 赵杰堂, 吴河坤, 林华杰, 刘成明, 傅嘉欣, 冯奇瑞, 秦永华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73-7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37
    摘要880)      PDF (1000KB)(31)   
    ‘红脆糯’是从荔枝的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果实长心形,平均单果质量23.6 ~ 28.6 g,果皮鲜红色,肉质爽脆细嫩,焦核率90%,可食率74.7% ~ 8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7% ~ 19.1%,可滴定酸含量0.15% ~ 0.25%,维生素C含量0.77 mg • mL-1,总糖含量160.5 g • L-1。成花坐果容易,在原产地广东惠来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嫁接亲和性好,丰产稳产性好,高接树第5年平均产量12.0 t • hm-2。
    仁用酸枣新品种‘丽园珍珠4号’
    王晓玲, 仇晓靖, 刘淑怡, 李智慧, 李旭茂, 毛永民, 申连英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59-6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29
    摘要875)      PDF (1141KB)(39)   
    ‘丽园珍珠4号’是从酸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67 g,脆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维生素C含量9.38 mg • g-1。果核出仁率32.8%。成熟期9月上旬,果实发育期90 d。抗裂果,丰产稳产性强,盛果期产量22.1 t • hm-2。
    中国设施园艺发展60年成就与展望
    李天来, 齐明芳, 孟思达
    园艺学报    2022, 49 (10): 2119-213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700
    摘要867)   HTML77)    PDF (1112KB)(513)   

    简要回顾了中国设施园艺60年的发展历程;简略叙述了60年来中国设施园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未来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潜力和主要任务。

    双季茭白新品种‘浙茭10号’
    李怡鹏, 杨梦飞, 郑寨生, 陈可可, 王凌云, 宋瑞琪, 张尚法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63-276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135
    摘要863)   HTML4)    PDF (1202KB)(62)   

    ‘浙茭10号’是以‘梭子茭’优良变异株为材料,历经10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双季茭白新品种。植株生长旺盛。秋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推迟约13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36.8 g,净茭平均质量90.6 g,平均产量23 460 kg · hm-2。夏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推迟约6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51.8 g,净茭平均质量103.3 g,平均产量40 020 kg · hm-2。肉质茎3 ~ 5节,隐芽白色,表皮光滑洁白,肉质细嫩。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枣新品种‘佳油1号’
    王建新, 马廷军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55-5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383
    摘要847)      PDF (1524KB)(42)   
    ‘佳油1号’是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油枣’优良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制干红枣新品种。果实长卵圆形,纵径4.84 cm,横径2.92 cm,平均单果质量16.74 g,最大单果质量26.8 g。晚熟,成熟期较‘油枣’晚15 d,有效避免了阴雨裂果灾害;丰产,2年生单株鲜果产量4.93 kg,比‘油枣’高15.8%。适宜在陕北枣区及其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酸枣新品种‘丽园珍珠8号’
    王晓玲, 仇晓靖, 李旭茂, 刘淑怡, 李智慧, 毛永民, 申连英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61-6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073
    摘要795)      PDF (1361KB)(47)   
    ‘丽园珍珠8号’是从酸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倒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 g,脆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3%,可滴定酸含量6.0%。果核出仁率27.3%。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果实发育期105 d。丰产稳产性强,鲜酸枣产量21.7 t • hm-2。
    苹果POD家族基因的鉴定与MdPOD15的功能分析
    马维峰, 李艳梅, 马宗桓, 陈佰鸿, 毛娟
    园艺学报    2022, 49 (6): 1181-1199.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275
    摘要784)   HTML456)    PDF (5503KB)(481)   

    为探究苹果过氧化物酶(POD)基因家族成员在苹果逆境下的作用,利用已报道的拟南芥POD基因,通过多序列比对鉴定出51个苹果POD(MdPOD)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在逆境条件下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51个家族成员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其编码95 ~ 1 443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0.18 ~ 161.02 kD,等电点为4.36 ~ 9.90。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可分为6个亚族,外显子数介于1 ~ 40。选择压分析表明20个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纯化选择作用。亚细胞定位发现MdPOD15主要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中。基因芯片表达图谱显示大部分MdPOD在花、叶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明,ABA处理2 h大部分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之后出现下降,PEG处理12 h后51个MdPOD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而用NaCl处理时MdPOD的表达量到24 h时达到峰值。烟草叶片瞬时表达MdPOD15发现,其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表达,且苹果愈伤组织中MdPOD15的超表达可缓和非生物胁迫对细胞的损伤程度,由此可知MdPOD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不同时间段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苹果ELO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高彦龙, 吴玉霞, 张仲兴, 王双成, 张瑞, 张德, 王延秀
    园艺学报    2022, 49 (8): 1621-163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45
    摘要781)   HTML106)    PDF (5969KB)(404)   

    为研究苹果ELO家族基因在蜡质合成及抗寒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的方法对苹果全基因组中的ELO家族成员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MdELO基因家族共包含7个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苹果的3条染色体(Chr2、Chr8和Chr15)上。MdELO蛋白包含211 ~ 305个不等的氨基酸残基,等电点在9.43 ~ 11.62之间。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dELO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膜和叶绿体中有分布。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7个MdELO启动子上游2 000 bp序列分布有激素、环境适应性和逆境诱导等响应元件。进一步测定越冬期不同品种苹果枝条中的蜡质含量,结果显示,从初休眠期至萌芽期,蜡质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抗寒性强的‘俄矮元帅’蜡质含量显著高于‘宫崎短富’;从蜡质形态及枝条表皮形态来看,‘俄矮元帅’蜡质呈针芒状且分布紧密,其枝条表皮结构紧密,表面光滑,而‘宫崎短富’蜡质呈散块状,枝条表皮结构松散,表面粗糙;两种苹果枝条的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随越冬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俄矮元帅’各指标均高于‘宫崎短富’。综上表明‘俄矮元帅’抗寒性显著高于‘宫崎短富’。qRT-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苹果砧木垂丝海棠的叶和根中均能检测到ELO的表达,大部分基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低温胁迫12或24 h表达量最高,说明该家族成员在植物抗寒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褐变度、酚类物质及相关酶的变化研究
    苏艳丽, 高晓铭, 杨健, 王龙, 王苏珂, 张向展, 薛华柏
    园艺学报    2022, 49 (11): 2304-231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703
    摘要773)   HTML12)    PDF (822KB)(250)   

    梨果肉褐变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问题,为深入探讨梨果肉褐变的生理机制,以易褐变品种‘宝珠’‘苹果梨’和不易褐变品种‘丰水’‘崇化大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褐变度、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梨果肉褐变程度、酚类物质含量和部分酶活性均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幼果至果实成熟,熊果苷、绿原酸、表儿茶素是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三者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0%以上,2个易褐变品种‘宝珠’‘苹果梨’果实中熊果苷、绿原酸含量高于2个不易褐变品种‘丰水’‘崇化大梨’。从果实褐变度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看,在幼果期,单个的酚类物质对果实褐变影响不大,在果实生长后期与果实褐变相关性强的酚类物质主要有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和咖啡酸。在整个果实发育期,易褐变品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均高于不易褐变品种;幼果期易褐变品种果实PPO活性与不易褐变品种差异显著(P < 0.05),成熟期差异不显著。4个品种果实中PPO、PAL活性与大多数酚类物质含量均显著相关,对不同发育阶段果实褐变的研究要综合考虑PPO活性与总酚的含量。

    辣椒的起源、进化与栽培历史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    2022, 49 (6): 1371-138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853
    摘要756)   HTML56)    PDF (722KB)(390)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 000 ~ 7 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4个栽培种至少有4 000年的栽培历史,是美洲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

    酸枣新品种‘丽园珍珠14号’
    王晓玲, 仇晓靖, 李智慧, 刘淑怡, 李旭茂, 毛永民, 申连英
    园艺学报    2022, 49 (S2): 65-6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06
    摘要747)      PDF (1173KB)(47)   
    ‘丽园珍珠14号’是从酸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仁用酸枣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1 g,脆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4.2%,维生素C含量8.48 mg • g-1,风味酸。种仁饱满,果核出仁率26.22%。成熟期8月下旬,丰产稳产性强,盛果期产量22.6 t • hm-2。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及调控研究进展
    陆晨飞, 高月霞, 黄河, 戴思兰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59-257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31
    摘要745)   HTML54)    PDF (2026KB)(379)   

    本文概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途径及关键的代谢流控制节点,重点总结了光合器官和类胡萝卜素存储器官中色素代谢的转录调控及转录后、翻译后、表观遗传等调控机制。

    海南西番莲主要病毒种类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陈礼浪, 杨天章, 蔡儒平, 林小漫, 邓南康, 车海彦, 林雅婷, 孔祥义
    园艺学报    2022, 49 (8): 1785-179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418
    摘要744)   HTML4)    PDF (4602KB)(93)   

    2020年5—7月,在海南三亚市和五指山市采集表现花叶、皱缩、畸形等疑似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样品176份,通过PCR和RT-PCR检测发现:侵染西番莲的病毒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assion fruit woodiness virus,PWV)、西番莲斑驳病毒(Passiflora mottle virus,PaM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Te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27%;其次为PaMV,43.75%;CMV和EAPV均为28.98%;PWV为22.73%;TYLCV为9.09%;CABYV为4.55%。TeMV、PaMV、CMV、EAPV和PWV可能是三亚和五指山西番莲的主要病毒,样品病毒复合侵染率为78.91%,存在32种复合侵染类型,以2 ~ 4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3个TYLCV西番莲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均为2 781 bp,含6个ORF。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个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序列相似性为98.85% ~ 99.14%,与海南已报道的4个其他作物上的分离物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上。这是TYLCV侵染西番莲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