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及调控研究进展
    陆晨飞, 高月霞, 黄河, 戴思兰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59-257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531
    摘要1535)   HTML84)    PDF (2026KB)(24253)   

    本文概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途径及关键的代谢流控制节点,重点总结了光合器官和类胡萝卜素存储器官中色素代谢的转录调控及转录后、翻译后、表观遗传等调控机制。

    兰属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徐婉, 林雅君, 赵荘, 周庄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22-27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43
    摘要784)   HTML22)    PDF (825KB)(7030)   

    综述了兰属植物资源、育种研究现状及主要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研究。中国是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全球83个种中占有57个种,经过2 500多年的驯化形成了大量的传统品种。迄今为止,兰属植物的育种仍以传统的杂交育种为主,在RHS上登录的兰属植物杂交种已超过17 000个,经农业农村部授权的兰属植物新品种有43个。基因工程育种是兰属植物未来育种的重点方向,已通过转录组、基因组等挖掘出一批与主要观赏性状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部分基因还进行了功能验证,为兰属植物从传统育种转向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柑橘中类黄酮的组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陈嘉景,彭昭欣,石梅艳,徐 娟*
    园艺学报    2016, 43 (2): 384-40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689
    摘要904)      PDF (445KB)(7804)   

    柑橘是人类膳食中类黄酮的主要来源之一。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且其抗癌、抗病毒、抗炎及抑菌效果可能基于其强抗氧化活性。柑橘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分为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花色苷等几类,且以黄烷酮糖苷类含量最为丰富。柑橘中类黄酮组成和含量因种质和组织部位而异,柚果实中含有大量苦味的新橘皮糖苷类,而甜橙和橘果实中以无苦味的柚皮芸香糖苷类为主。目前,对类黄酮代谢途径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其主通路上,但对类黄酮糖基化、酰基化以及甲基化等相关的基因和酶类研究较少。随着柑橘类黄酮代谢研究的深入,其积累和分布的遗传机理将逐渐得以揭示,这将会为培育功能性柑橘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鉴定研究进展
    方天, 刘继红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22-264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102
    摘要582)   HTML15)    PDF (788KB)(10498)   

    阐述并比较了基于遗传连锁图谱、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或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鉴定主要果树重要性状QTL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生长发育、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重要性状的QTL鉴定的研究成果,对QTL鉴定及定位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果树QTL鉴定研究以及果树育种提供参考与借鉴。

    鲜切果蔬物理防褐保鲜的研究进展
    黄彭, 丁捷, 胡晓敏, 陈怡, 刘亚飞, 秦文
    园艺学报    2021, 48 (6): 1217-123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484
    摘要667)   HTML22)    PDF (851KB)(1203)   

    综述了鲜切果蔬的褐变机理和11种物理防褐变技术研究现状。从褐变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多种处理方法协同作用防褐变2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鲜切果蔬防褐变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园艺作物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耿艳秋, 董肖昌, 张春梅
    园艺学报    2021, 48 (4): 676-68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0-0412
    摘要809)   HTML32)    PDF (1343KB)(1685)   

    糖转运蛋白在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果实内糖积累以及响应逆境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单糖转运蛋白、蔗糖转运蛋白和SWEET(bidirectional sugar transporter,SWEET)是植物中已发现的三大类转运蛋白。就这3种转运蛋白运输活性与底物特异性、组织/器官和细胞定位进行了讨论和比较;重点介绍了园艺作物中糖转运蛋白功能和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糖信号、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对糖转运蛋白表达的调控。

    柑橘果实糖积累特征及蔗糖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吴孔杰,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武松伟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43-255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662
    摘要1408)   HTML37)    PDF (2023KB)(6737)   

    糖是决定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阐明柑橘果实糖积累特征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果实糖积累的精准调控。本文全面综述了柑橘果实糖累积的机制,总结了不同糖积累型柑橘果实中糖积累差异、糖随果实发育的积累特征及糖与其代谢相关酶活的关系,并整合构建了蔗糖积累型和己糖积累型的代谢差异模型。同时系统阐述了蔗糖由源叶合成到果实库器官的储存过程,主要包括韧皮部装载、卸载、运输以及蔗糖在果实液泡中的储存等过程,并绘制了蔗糖从“源”到“库”的转运模式图。

    果实脆性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黄译瑾, 何佳丽, 姜李娜, 曹艳红, 秦嗣军, 吕德国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41-265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875
    摘要485)   HTML8)    PDF (1397KB)(7210)   

    脆性损失是降低园艺作物果实品质与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原因。作为涵盖声音传导、几何特性、断裂特征等因素的综合概念,果实脆性受细胞状态、细胞壁机械强度及膨压共同影响。深入认知果实脆性,明确脆性评价方式,了解其变化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可为生产高品质果实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综述了果实脆性的感知过程、脆性评价、影响脆性的因素及在相关生理生化代谢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多年生单子叶植物的越冬休眠研究进展
    许曈, 邵灵梅, 王小斌, 张润龙, 张凯靖, 夏宜平, 张佳平, 李丹青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03-272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1064
    摘要401)   HTML5)    PDF (3261KB)(5343)   

    多年生单子叶植物具有特殊的地下芽、地面芽和地下器官,其越冬休眠特性明显有别于双子叶植物。汇总了环境、激素、碳水化合物调控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的机制,比较了多年生单、双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对未来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柑橘3个单胚性品种四倍体高效活体诱导
    卢鑫, 任杰, 段耀园, 解凯东, 肖公傲, 夏泽文, 王蓉, 伍小萌, 郭文武
    园艺学报    2025, 52 (9): 2291-2299.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974
    摘要178)   HTML35)    PDF (1467KB)(145)   

    以沃柑、香水柠檬和菊花芯柚等3个单胚性品种实生幼苗为材料,创制四倍体新种质。将实生苗上胚轴切断后置于黑暗条件保湿培养,9 d时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在光照条件下采用0.025%秋水仙素溶液浸润切口处愈伤组织2 h,诱导其再生不定芽;待再生植株长出3 ~ 4片真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和根尖染色体计数进行倍性鉴定,单/多胚InDel分子标记进行胚性鉴定。分别获得沃柑、香水柠檬、菊花芯柚单胚性四倍体8、21、9株,平均四倍体诱导率为16.2%;染色体加倍后的再生植株叶片变厚、气孔变大,叶形指数、油胞密度和气孔密度降低。本研究结果为以单胚四倍体为母本的倍性杂交且无需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创制无核三倍体新种质提供了核心种源。

    糖转运蛋白与果实糖积累的关系研究进展
    祝令成, 苏静, 彭云静, 曹文静, 马锋旺, 马百全, 李明军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29-2542.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488
    摘要917)   HTML61)    PDF (1220KB)(6398)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园艺作物中果实糖积累与糖转运蛋白(主要包括与蔗糖积累相关的蔗糖转运蛋白SUT,己糖积累相关的己糖转运蛋白STP,液泡糖积累高度相关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TST,液泡葡萄糖外排相关的早期响应干旱类似蛋白ERDL6,近几年在植物中新鉴定到的SWEET糖转运蛋白,以及蔷薇科植物特有的山梨醇转运蛋白SOT等)的关系研究进展,并对将来围绕糖转运蛋白的研究方向及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果实品质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软籽石榴种子硬度发育与种皮细胞壁显微结构的关系研究
    谢小波1,2,*,黄 云3,田胜平1,李贵利3,曹尚银2,*
    园艺学报    2017, 44 (6): 1174-118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949
    摘要423)      PDF (1697KB)(1390)   

    为了解软籽石榴种子硬度发育特性,以软籽品种‘突尼斯软籽’、半软籽品种‘以色列酸’和硬籽品种‘青皮’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籽粒质量,并对其成熟种子种皮细胞进行石蜡切片,间苯三酚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比较种皮细胞显微结构和木质化程度,同时对不同产地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进行种子硬度比较。结果表明,种子最大硬度出现在果实发育后期,而非果实成熟时期,不同品种种子硬度变化趋势一致。‘突尼斯软籽’种子硬度在花后97 d达到最高,为(2.939 ± 0.895)kg;半软籽‘以色列酸’和硬籽‘青皮’在花后106 d到达最高,硬度分别为(5.571 ± 2.106)和(9.203 ± 3.006)kg。在花后124 d(成熟时期),‘突尼斯软籽’、‘以色列酸’和‘青皮’的种子硬度分别为(2.887 ± 0.735)、(4.242 ± 1.036)和(8.192 ± 2.561)kg。5个产地的‘突尼斯软籽’成熟石榴种子硬度没有显著差异,软籽性状不受种植地理环境变化而改变。显微结构观察发现成熟时期石榴种皮外层细胞高度木质化,‘突尼斯软籽’石榴的种皮外层细胞壁厚度显著低于‘以色列酸’和‘青皮’。

    植物激素调控柑橘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姜波, 吕远达, 刘淑梅, 闫化学
    园艺学报    2024, 51 (12): 2928-294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204
    摘要820)   HTML40)    PDF (556KB)(12447)   

    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脱落酸与果实成熟关系最大,但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也在柑橘成熟和转色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一些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果实上市时期的调整和果实的采后保鲜等。本文中综述了上述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激素间的互作、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兰花切花保鲜及盆花品质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陈和敏, 李佐, 马男, 肖文芳, 陈和明, 吕复兵, 李宗艳, 朱根发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743-2760.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2-0488
    摘要1129)   HTML10)    PDF (1649KB)(5057)   

    综述了影响兰花衰老的外部因素、衰老过程中内部组织代谢变化、乙烯合成及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兰花衰老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常见的兰花切花和盆花中常用的保鲜处理技术手段、处理后的应用效果及兰花衰老相关基因改良研究;展望了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调控功能基因延缓兰花衰老进程而实现延长兰花观赏期的新途径。

    不同光质补光对设施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任婷婷, 张廷秀, 战良, 张志昌, 任怡然, 季兴龙, 王培培, 刘源霞, 孟庆福, 刘更森, 房经贵, 冷翔鹏
    园艺学报    2025, 52 (9): 2464-247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877
    摘要75)   HTML9)    PDF (5588KB)(71)   
    以设施栽培的‘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为试材,以设施内自然光为对照,研究白光、红光、蓝光以及不同比例的红蓝光(11、41、14)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均增加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其中红蓝光14和蓝光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不同光质补光对葡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14处理不仅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糖和单萜含量,还促进了叶绿素和有机酸降解,提高了果实品质。综上所述,红蓝光14处理是提高设施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最佳补光组合。
    果实柠檬酸代谢研究进展
    赵永, 朱红菊, 杨东东, 龚成胜, 刘文革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579-259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709
    摘要883)   HTML17)    PDF (1535KB)(2676)   

    柠檬酸作为园艺作物果实中的重要有机酸之一,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和口感。文中综述了园艺作物果实中柠檬酸盐合成、转运、储藏及利用等诸多环节在柠檬酸积累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介绍质子泵在液泡膜质子传递以及调节柠檬酸积累中的作用,概述转录因子、环境气候因素、栽培管理措施和采后处理等在柠檬酸积累代谢中的作用。全面解析了柠檬酸合成代谢机制,以期为通过基因编辑精细调控果实柠檬酸含量,获得糖酸比更加适宜、口感最佳果实的研究提供参考。

    园艺植物质子泵及其对有机酸积累调控的研究进展
    石彩云, 刘丽, 魏志峰, 高登涛, 刘永忠
    园艺学报    2022, 49 (12): 2611-2621.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1-0936
    摘要523)   HTML9)    PDF (1107KB)(2430)   

    质子泵是一类促使质子(H+)跨膜运输造成膜内外电势差而参与多种生命进程的重要酶类。质子泵促进质子跨膜运输,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可以为有机酸等物质跨膜运输贮藏于液泡中提供动力。本文中重点阐述园艺植物中与酸转运相关的质子泵类型及其结构特征和调控因素,以及不同类型质子泵对有机酸积累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园艺植物质子泵及其在有机酸积累方面的调控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园艺植物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叶片微观结构的杏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李佳龙, 栾希芸, 唐章虎, 韩爱芝, 郭玲
    园艺学报    2025, 52 (9): 2300-2316.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834
    摘要125)   HTML25)    PDF (12644KB)(67)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对中亚生态群和华北生态群共96份杏种质的叶片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特征进行观测,通过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反映抗旱性的叶片主要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不同生态群种质的抗旱性。研究表明:96份杏种质叶片均为异面叶,肾型气孔不均匀分布于叶片下表皮,其中‘卡拉胡安娜’‘奎皮克曼’‘甜仁杏’3份种质叶片上表皮也存在气孔分布,然而,这些气孔形态小,数量少;筛选出叶片厚度、气孔长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宽度、气孔面积、上表皮细胞厚度和上表皮细胞宽度作为96份种质的有效抗旱性评价指标;抗旱性最强的种质为‘索格佳娜丽’,最弱的为‘叶城紫杏’。2个生态类群杏种质的叶片微观结构及各种质间抗旱性具有明显的差异,鉴定筛选出‘索格佳娜丽’‘元旦杏’‘黄洪待克’等9份抗旱性极强的种质,可以作为杏抗旱育种的优异材料加以利用。

    中国枣生产与科研成就及前沿进展
    刘孟军1,*,王玖瑞2,刘 平1,赵 锦3,赵智慧1,代 丽1,李宪松4,刘志国1
    园艺学报    2015, 42 (9): 1683-1698.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538
    摘要566)      PDF (405KB)(4352)   
    中国历史上枣生产经验积累丰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并在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从驯化栽培、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采收利用与贮藏加工等方面简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枣生产实践的主要成就;从基因组与生物技术、起源演化与分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登录、育种技术与主要成果、育苗方法与建园模式、栽培理论与技术、病虫防控理论与技术、采后处理与贮藏加工等方面简述了1949年以来枣生产与科研的主要进展。在深入分析枣生产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技对策。
    烟草脆裂病毒介导的茶树VIGS体系的构建
    胡锦瑜, 刘桂芝, 陈兰, 黄梦迪, 苏芹, 谭月萍, 刘硕谦, 田娜
    园艺学报    2024, 51 (11): 2710-272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24-0075
    摘要438)   HTML22)    PDF (2876KB)(3738)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CsPDS和咖啡碱合成酶1(caffeine synthase 1)基因TCS1为指示基因,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载体增殖积累烟草脆裂病毒,探究侵染液浓度、培养温度、不同载体和培养时间对增殖病毒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和不同茶树品种对构建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为200 μmol · L-1、菌液浓度OD600 = 1.0的侵染液接种烟草后,23 ℃培养有利于病毒在烟草中增殖。使用‘舒茶早’的叶片通过注射接种构建茶树的VIGS体系并成功利用该体系进行以GFP为指示基因探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