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9卷, 第5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葡萄SA 和JA 信号转导重要基因克隆及其对外源信号应答分析
    • 王文艳, 岳林许, 张演义, 初建青, 张晓莹, 房经贵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17-827.
    • 摘要 ( 1891 ) HTML ( 3098 ) PDF (1207KB) ( 3098 )   
    • 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 V. labrusca‘Fujiminori’)的叶片为试材,克隆了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基因NPR1PR1COI1LOX2,利用定量和半定量PCR法研究其在SA与JA处理后的表达情况,发现PR1特异地受到SA诱导,而施加JA后抑制其表达;LOX2特异地受到JA的诱导,SA处理抑制其表达。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说明,PR1LOX2可作为葡萄SA和JA信号转导途径的标记基因,同时研究发现葡萄中NPR1PR1COI1LOX2表达量的快速上升出现在SA和JA处理后6 ~ 24 h;SA与JA信号转导途径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它们之间的相对浓度决定着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砀山酥梨’褐皮芽变木质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CCoAOMT 表达量分析
    • 李晓峰, 李雪, 贾兵, 刘莉, 叶振风, 衡伟, 朱立武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28-836.
    • 摘要 ( 1925 ) HTML ( 1904 ) PDF (422KB) ( 1904 )   
    • 为了探讨‘砀山酥梨’芽变品系‘锈酥’果皮褐色形成机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盛花后25、50、75、100、125、150和175 d果皮中木质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从构建的‘锈酥’正向SSH-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木质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CCoAOMT-EST,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砀山酥梨’和‘锈酥’果皮中CCoAOMT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锈酥’果皮发育前期木质素增量较大,且木质素增量累计比‘砀山酥梨’高12.2%;‘砀山酥梨’和‘锈酥’果皮中PAL、4CL、CAD酶活性均在花后75 d达到最大值,而POD酶活性则在花后125 d出现高峰;二者果皮中4种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锈酥’果皮中均相对较高;‘锈酥’果皮中的PAL和4CL酶活性与木质素增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砀山酥梨’则未呈现出此规律;在果实生长发育各个时期,‘锈酥’果皮中CCoAOM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因此推测,‘锈酥’果皮褐色形成与果皮中木质素积累及相关酶活性提高有关,果皮中CCoAOMT的增量表达是‘锈酥’果实褐皮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喷施6-BA对‘天红2号’苹果苗腋芽萌发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
    • 孟云, 马少锋, 邵建柱, 孙建设, 马宝焜, 王红宁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37-844.
    • 摘要 ( 1551 ) HTML ( 1558 ) PDF (217KB) ( 1558 )   
    • 以当年春季单芽腹接‘天红2号’富士矮化中间砧苹果苗为试材,对6-BA处理后幼苗腋芽萌发生长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300 mg · L-1 6-BA水溶液后,前期单芽质量增长缓慢,4 d后快速增长,5 d时腋芽明显膨大,7 d时萌发,9 ~ 10 d长约1 cm,在处理时苗木顶端以下5 ~ 45 cm平均萌发15个腋芽,萌发株率高达100%。6-BA处理后腋芽内IAA含量初期(大约2 d)明显降低,随后开始缓慢升高,ZRs和GAs含量迅速升高,6 ~ 8 d后二者均开始降低;枝皮内IAA含量显著持续降低,ZRs含量略有降低,6 d后二者均开始缓慢升高,GAs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先升后降;腋芽和枝皮内ABA含量均降低。6-BA处理后打破了顶端优势,枝皮内IAA降低有利于腋芽内IAA向主茎输出,同期调动枝皮中ZRs向腋芽运输,腋芽内ZRs升高,腋芽激活萌发,芽内开始合成大量IAA。随着6-BA作用减弱,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曲线大都在6 ~ 8 d开始回落,同时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又开始达到新的平衡。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泰山早霞’苹果采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其软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刘美艳, 魏景利, 刘金, 房龙, 宋杨, 崔美, 王传增, 陈学森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45-852.
    • 摘要 ( 1505 ) HTML ( 1340 ) PDF (371KB) ( 1340 )   
    • 以‘泰山早霞’苹果成熟的果实为试材,于采收当天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研究其对果实软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MCP处理的果实在短期贮藏期间硬度均明显高于对照。②1-MCP处理后,乙烯释放速率、PGPMEβ-Galα-L-AfLOX等细胞壁酶基因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处理后1 d,就分别比各自的对照下降了72.0%、72.1%、87.5%、81.8%、90.2%和16.7%,而1-MCP对AMXET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苹果‘泰山早霞’品种属乙烯极敏感型,1-MCP对于延缓其果实软化具有明显作用,其果实软化可能是PGPMEβ-Galα-L-AfLOX等多种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荔枝漆酶基因LcLac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刘保华, 肖茜, 冯超, 孙进华, 王家保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53-860.
    • 摘要 ( 1612 ) HTML ( 1442 ) PDF (646KB) ( 1442 )   
    • 为了探明荔枝漆酶基因LcLac的表达与果皮褐变之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妃子笑’荔枝果皮cDNA文库和3′-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荔枝LcLac全长cDNA序列(EU 527187.1)。该序列全长1 779 bp,5′-UTR长26 bp,3′-UTR长52 bp,含一个1 70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含56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氨基酸残基序列与欧亚槭树等物种的漆酶蛋白相似性较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cLac在荔枝花中表达量最高,果肉中表达量最低。在采后贮藏前期,随LcLac表达量上升果皮褐变指数升高,且褐变指数较高的‘妃子笑’果皮中LcLac表达量高于褐变指数低的‘紫娘喜’果皮。贮藏中后期严重褐变果皮中LcLac表达量比贮藏前期低。采后贮藏前期果皮中LcLac的上调表达可能对其褐变起促进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草莓LFY 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刘月学, 邹冬梅, 李贺, 张志宏, 马跃, 代红艳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61-868.
    • 摘要 ( 1426 ) HTML ( 2072 ) PDF (1445KB) ( 2072 )   
    • 以草莓(Fragaria × ananassa)品种‘花姬’为试材,通过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出LFY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FaLFY(GenBank收录号JN788260),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草莓植株各组织和花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FaLFY编码区长度为1 236 bp,编码412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氨基酸序列都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与蔷薇科玫瑰的LEAFY-1同源性最高,达到88%。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花器官中FaLFY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花芽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营养生长的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在成熟花器官中同样不表达,说明该基因在草莓的成花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黄瓜Rubisco 活化酶基因CsRCA 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
    • 刘培培, 姜振升, 王美玲, 毕焕改, 艾希珍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69-878.
    • 摘要 ( 1469 ) HTML ( 2092 ) PDF (493KB) ( 2092 )   
    •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是光合碳循环中的关键酶,为了探明其在植物体内的活化机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Rubisco活化酶(RCA)基因CsRCA导入黄瓜,分别用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杂交法进行分子检测,分析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酶切鉴定结果显示,CsRCA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成功构建CsRCA的正义表达载体。将pCAMBIA1301-CsRCA导入黄瓜自交系‘08-1’,获得7株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均为2(非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为1),转化率约为3.5%。表达分析结果表明,7株T0代转基因植株叶片的CsRCA mRNA表达量为野生型(WT)的1 ~ 1.98倍,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信号显著强于WT。T1代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Pn)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WT。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黄瓜CsRCA转基因植株,CsRCA过量表达能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Pn,增加干物质积累。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 QTL 定位分析
    • 苗晗, 顾兴芳, 张圣平, 张忠华, 黄三文, 王烨, 方智远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79-887.
    • 摘要 ( 1705 ) HTML ( 1682 ) PDF (292KB) ( 1682 )   
    • 利用以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9930和欧洲温室类型黄瓜9110Gt为亲本构建的含148株系的F9代RILs群体遗传图谱,结合春秋两季4次黄瓜苗期相关性状的表型鉴定数据,使用MapQTL4.0软件采用多座位QTL模型(MQM)进行QTL定位分析?在RIL群体中检测到与子叶长、子叶宽、下胚轴长、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等5个性状相关的QTL共19个,分布在1、3、5、6号染色体上,其中主效QTL(贡献率≥10.0%)17个,占总数的89.5%,可在不同季节重复检出的QTL 3个;检测到的QTL的LOD值在3.28 ~ 15.25之间,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在6% ~ 37.8%之间。结合基因组序列信息对主效QTL定位区域进行了基因预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陆晓民, 孙锦, 郭世荣, 何立中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88-896.
    • 摘要 ( 1519 ) HTML ( 2593 ) PDF (1737KB) ( 2593 )   
    • 以黄瓜品种‘中农6 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在低氧胁迫下对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根系活力下降,根尖细胞受到伤害,处理第3 天其SOD、POD、CAT 酶活性均受到诱导而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至6 d 时又显著低于对照;而低氧胁迫下在营养液中添加EBR 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SOD、POD、CAT 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产生速率、H2O2 和MDA 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减轻根尖细胞受伤程度。可见油菜素内酯对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有良好的效应,可有效缓解低氧胁迫造成的伤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不同砧木对嫁接黄瓜蜡粉形成及硅吸收分配的影响
    • 刘青, 魏珉, 沈琼, 王秀峰, 杨凤娟, 史庆华
    • 园艺学报. 2012, 39(5): 897-904.
    • 摘要 ( 1577 ) HTML ( 1675 ) PDF (288KB) ( 1675 )   
    • 为探讨嫁接影响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的机制,选择对嫁接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具有明显不同影响的砧木品种,研究了嫁接黄瓜的植株生长和硅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结果期株高、叶片数和前期产量低于多蜡粉砧木和中蜡粉砧木嫁接的黄瓜,但显著高于自根黄瓜;黄瓜叶片中硅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系;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叶片和茎中硅含量低于中蜡粉、多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根系中硅含量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最高;黄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中硅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位于果实同节位的叶片中硅含量逐渐减少;少蜡粉砧木嫁接黄瓜果实中硅含量明显低于多蜡粉砧木、中蜡粉砧木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不同砧木影响嫁接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可能与硅的吸收分配特性有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4 份野生瓜类材料抗病性及形态特征和SSR 亲缘关系研究
    • 张楠, 栾非时, 高鹏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05-922.
    • 摘要 ( 1487 ) HTML ( 1878 ) PDF (541KB) ( 1878 )   
    • 对4份野生瓜类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形态学性状调查、细胞学鉴定及SSR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份野生材料分别为野生红瓜[Coccinia grandis(L.)Voigt],野生小马泡(Cucumis bisexualis A. M. Lu et G. C. Wang ex Lu et Z. Y. Zhang),野生栝楼(Trichosanthes L.)和野生红籽瓜(Citrullus lanatus ssp. vulgaris var. megalaspermusLin et Chao),染色体数依次为2n = 24,2n = 24,2n = 22,2n = 22。4份野生材料野生性状明显,部分食用价值低劣,难以直接利用,但其表现出植株生长茂盛,其中野生红瓜、野生栝楼和野生红籽瓜材料高抗枯萎病和白粉病,野生小马泡材料感枯萎病和白粉病。从130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引物分析供试材料,共得到271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45.8%。4份野生材料与4种瓜类(甜瓜、黄瓜、西瓜、南瓜)栽培品系间的相似系数为0.62 ~ 0.96。WINBOOT程序聚类分析表明,野生红瓜、野生小马泡、野生栝楼和野生红籽瓜分别与黄瓜、甜瓜、南瓜和西瓜亲缘关系最近。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类番茄茄抗番茄黄花曲叶病毒 QTL 的定位
    • 宗园园, 刘磊, 李涛, Sayed Rashad Ali Shah, 周龙溪, 孙玉燕, 郑峥, 郑启功, 范淑英, 李君明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15-922.
    • 摘要 ( 1537 ) HTML ( 2321 ) PDF (302KB) ( 2321 )   
    • 采用田间自然接种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YLCV)的鉴定方法,对来自番茄野生种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 LA2951的渐渗系(Introgression Line,IL)群体进行了筛选,发现类番茄茄LA2951对TYLCV的抗性受多个位点控制。通过分析不同IL的抗性,共鉴定出7个QTL,分别位于染色体1、3、4、5、6、7和12上,其中位于染色体1上的QTL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欧洲山芥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Bv-beta-AS 克隆及表达分析
    • 魏小春, 张晓辉, 吴青君, 王海平, 沈镝, 邱杨, 宋江萍, 李锡香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23-930.
    • 摘要 ( 1659 ) HTML ( 1589 ) PDF (552KB) ( 1589 )   
    • 以能够产生抗虫皂苷的高抗小菜蛾资源G 型欧洲山芥(Barbarea vulgaris R. Br.)B44 为材料,利用RACE 技术克隆出皂苷合成关键酶beta–香树脂合成酶的基因(Barbarea vulgaris beta-amyrin synthase,Bv-beta-AS)。该基因编码区序列长为2 289 bp(GenBank 登录号JQ172795),推导其编码762个氨基酸;在基因组水平上长度为4 107 bp (GenBank 登录号JQ172796),含有15 个内含子。Bv-beta-AS编码的氨基酸具有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即DCTAE 序列和QW 特征序列,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74%。利用荧光定量PCR 对欧洲山芥在小菜蛾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受虫害诱导时上调表达,但是上升到12 h 达顶峰后随时间推移呈回归的趋势。从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上推测,Bv-beta-AS 可能是抗虫皂苷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的基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海南地区红掌佛焰苞“绿耳”发生的生理原因
    • 王兰兰, 杨光穗, 李崇晖, 王荣香, 黄素荣, 王存, 尹俊梅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39-948.
    • 摘要 ( 1541 ) HTML ( 1753 ) PDF (394KB) ( 1753 )   
    • 针对海南地区秋冬季露天栽培的红掌佛焰苞耳部变绿(俗称“绿耳”)的问题,对比研究了不同季节佛焰苞发育过程中的颜色及相关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9月至翌年2月,佛焰苞耳部颜色变绿,其颜色参数a*明显低于3 ~ 8月颜色正常季节;总花青素苷、总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钾含量总体上低于颜色正常季节;而叶绿素含量及发育前期的PPO活性高于正常季节。推测导致佛焰苞颜色变绿的直接因素是其中花青素苷和叶绿素的合成比例发生了变化,间接生理原因可能是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不足,阻碍了花青素苷合成,同时又受到PPO的降解作用,总花青素苷含量下降,而佛焰苞中氮元素积累量较多,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出现“绿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葡萄4 种病毒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 范旭东, 董雅凤, 张尊平, 任芳, 李亚惠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49-956.
    • 摘要 ( 1513 ) HTML ( 2074 ) PDF (602KB) ( 2074 )   
    • 以复合感染4种病毒的‘红地球’(Red Globe)葡萄样品为试材,对影响多重PCR的dNTPS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模板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3,GLRaV-3)、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V)、葡萄病毒B(Grapevine virus B,GVB)和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的多重RT-PCR方法。灵敏度测验结果显示,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多重RT-PCR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为905、546、460和196 bp,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表明其序列与已报道的病毒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对7个已知带病毒的葡萄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可用于大量田间样品中这些病毒的检测。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梨不同树形对光效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冉辛拓, 宋海舟, 高志货, 韩继成, 魏建梅, 乐文全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57-962.
    • 摘要 ( 1537 ) HTML ( 1186 ) PDF (174KB) ( 1186 )   
    • 针对乔砧老梨园高接换优后因树形不同产生的效益差距问题,通过对4种高接后不同树形乔砧梨园的枝量、冠层透光率、光和参数、叶片养分、产量和品质等相关数据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研究,筛选并确定经济效益较高的适宜树形。研究结果表明:4种树形在总枝量、短枝量及短枝/总枝量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树冠内不同部位的透光率、有效光辐射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鲜样质量、养分含量均有显著差别,进而导致不同树形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乔砧大冠梨园改造转形宜选单层开心形,而中小冠梨树高接换优宜采用细纺锤形。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阿月浑子与黄连木的杂种果实发育及幼胚培养研究
    • 庞曼, 李旭新, 董倩, 王洁, 白志英, 路丙社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70-976.
    • 摘要 ( 1129 ) HTML ( 1023 ) PDF (306KB) ( 1023 )   
    • 以阿月浑子与黄连木的杂种果实和杂种幼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胚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胚龄、培养基类型和6-BA浓度等对杂种胚培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种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果实鲜质量生长呈双“S”型曲线变化。(2)杂种胚的发育始于授粉后80 d,80 ~ 100 d是杂种胚败育的关键时期。(3)授粉后80 d的杂种幼胚难以成苗,授粉后100和120 d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分别为37.04%和83.33%。(4)适宜杂种胚培苗增殖的培养基为:DKW + 2.0 mg · L-1 6-BA + 0.05 g · L-1 IBA + 0.3 g · L-1 LH + 1.5 g · L-1 PVP,增殖系数为3.47,苗高为3.32 cm。(5)适宜杂种胚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WPM + 2.0 mg · L-1 IBA + 0.05 mg · L-1 NAA,生根率为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一个控制芜菁肉质根直径的遗传新位点 frs-1
    • 张明科, 姚远颋, 钟蔚丽, 何玉科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77-984.
    • 摘要 ( 1202 ) HTML ( 1205 ) PDF (275KB) ( 1205 )   
    • 于春秋两季种植大白菜与芜菁自交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筛选与控制芜菁(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rapifera Matzg)肉质根直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控制肉质根直径的QTL数量、效应及其在图谱中的位置。试验结果表明:F2群体的肉质根直径大小偏向于芜菁,且呈连续性分布,表明该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在春季F2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QTLs,分别位于A09、A07、A02和A03连锁群。在秋季群体中采用BSA法筛选到23个与控制肉质根直径基因连锁的标记,构建出A09连锁群片段,在其内检测到1个QTL位点(flesh root size 1),LOD 值为8.19,贡献率为36.07%。该遗传位点在春秋两季群体中检测稳定,是一个新的主效QTL,可在今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基因克隆中加以利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2 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 赵婷婷, 宋宁宁, 姜景彬, 张贺, 康立功, 李景富, 许向阳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85-991.
    • 摘要 ( 1569 ) HTML ( 1667 ) PDF (434KB) ( 1667 )   
    • 以番茄抗叶霉病的品种05HN36为母本,以感病品种05135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2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545对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6个连锁的AFLP标记:E86M51-C、E46M50、E95M59-D、E35M81、E78M36-C和E47M50-C,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5.1、8.9、9.1、9.2、10.2和10.8 cM。将E86M51-C转化为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获得了16份含有该标记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珙桐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
    • 李雪萍, 李在留, 贺春玲, 朱文琰, 高水平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92-998.
    • 摘要 ( 1555 ) HTML ( 1392 ) PDF (246KB) ( 1392 )   
    • 采用7对AFLP引物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6个天然居群和2个人工居群的229份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00 ~ 500 bp的位点50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48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96.44%;各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2.77% ~ 79.25%,平均为67.00%。在物种水平上,珙桐的Nei’s基因多样性Hs = 0.3429,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 0.5107。而居群水平上,各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介于0.2229 ~ 0.3389,各居群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s = 0.2748,各居群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介于0.3219 ~ 0.4877,平均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 0.3995。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21.60%,基因流Nm为1.8。说明珙桐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这8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但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在珙桐与其变种光叶珙桐之间未找到差异标记。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

    • 樱桃李鲜食新品种‘森果佳人’
    • 张芮, 毛志泉, 冀晓昊, 匡林光, 鹿明芳, 王燕, 陈学森
    • 园艺学报. 2012, 39(5): 999-1000.
    • 摘要 ( 1731 ) HTML ( 1288 ) PDF (168KB) ( 1288 )   
    • 樱桃李新品种‘森果佳人’是从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圃(山东胶州)自然授粉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来。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5 g,最大18.0 g。果实底色黄色,果面着红色,有果粉。果肉黄色,细腻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总糖166.4 mg · g-1 FW,总酸2.42 mg · g-1 FW,甜酸适口,风味浓。果核小,离核。树体开张,早实丰产。在青岛胶州地区7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5 d。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荔枝新品种‘紫荔’
    • 朱建华, 彭宏祥, 李冬波, 黄凤珠, 陆贵锋, 李鸿莉, 徐宁, 秦献泉, 黎光旺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01-1002.
    • 摘要 ( 1596 ) HTML ( 982 ) PDF (514KB) ( 982 )   
    • ‘紫荔’是从荔枝实生变异单株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9.9 g,可食率为6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 ~ 20.1%,果肉质地干苞、爽脆,不流汁,风味浓甜,香气浓。果皮呈紫黑色,颜色特异,具观赏性,可用于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以及观赏果品生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南亚热带果梅新品种‘赤凤红梅’
    • 王心燕, 佘钿城, 李祝成, 何惠玲, 王雅文, 周厚高, 梁关生, 李娟, 许建满, 张梁深, 沈钿洲, 黄建昌, 赵春香, 肖艳, 冯立榜, 陈建泰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03-1004.
    • 摘要 ( 2006 ) HTML ( 910 ) PDF (157KB) ( 910 )   
    • ‘赤凤红梅’是从潮安县赤凤镇峙溪村竹梅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果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优良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8 g;可食率91.3%,总酸含量5.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紫红色晕。味浓酸,无苦涩味,是加工话梅、干湿梅(半干梅)、梅酱、梅酒等的优良品种。适合南亚热带沿海山区种植,在粤东地区果实4月中旬采收。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春保护地耐抽薹芹菜新品种‘优文图斯’
    • 王武台, 吴锋, 高国训, 古瑜, 刘惠静, 王立宾, 王钦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07-1008.
    • 摘要 ( 1789 ) HTML ( 1099 ) PDF (157KB) ( 1099 )   
    • ‘优文图斯’芹菜是从耐抽薹材料S80和优质材料S53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分离纯化、多代选育而成的耐抽薹优良新品种。植株紧凑直立,株高80.4 cm,叶片绿色,第一节叶柄较长,叶柄厚1.0 cm,浅绿色,有光泽,实心,横断面近圆形,质地脆嫩。耐抽薹性显著优于对照‘圣地亚哥’,定植后70 d可收获。单株质量805 g,平均产量129 t · hm-2。适宜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北方地区早春各种棚室保护地栽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黄瓜新品种‘农城新玉 1 号’
    • 孟焕文, 程智慧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09-1010.
    • 摘要 ( 1533 ) HTML ( 1103 ) PDF (216KB) ( 1103 )   
    • ‘农城新玉1号’是以白皮密刺型黄瓜自交系Q53为母本,白皮光皮型黄瓜自交系C37为父本,配组选育的密刺型白皮黄瓜杂种一代新品种。生长势较强,第一雌花节位3 ~ 4节,主蔓结瓜为主,果实发育快。瓜条长圆柱形,长30~ 32 cm,横径3 ~ 4 cm,单瓜质量160 ~ 200 g。瓜皮白绿色有光泽,中等大小,密生白刺,口感清脆,耐藏性好。较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适应性广,适于北方地区大棚等设施栽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早熟西瓜新品种‘唐山 3 号’
    • 孙逊, 任沧华, 孟晖, 施巾帼, 唐掌雄, 李艳华, 王蕊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11-1012.
    • 摘要 ( 1553 ) HTML ( 1271 ) PDF (336KB) ( 1271 )   
    • 利用质子束诱变技术,选育出早熟二倍体西瓜自交系Q29541(早熟优质)和R87345(酥脆皮韧)等资源,分别以这两个自交系为母本和父本配制成杂种一代西瓜新品种‘唐山3号’。该品种果实发育期29 ~ 31 d,主蔓第一雌花在8 ~ 10节,以后每3 ~ 5节出现雌花。果肉酥脆、红色,中心糖12%,边糖9%,单瓜质量6 kg以上。在河北、辽宁、天津、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14个省市示范应用,5年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市场前景。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百合新品种‘初夏’
    • 席梦利, 吴祝华, 傅伟, 祁福娟, 张睿婧, 施季森
    • 园艺学报. 2012, 39(5): 1013-1014.
    • 摘要 ( 1667 ) HTML ( 966 ) PDF (137KB) ( 966 )   
    • ‘初夏’百合是以亚洲百合杂种系黄色花品种‘金角’(Golden Horn)为母本,以亚洲百合杂种系橙色花品种‘布鲁内诺’(Brunello)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切花生产日数短,丰花。株高65 ~ 70 cm,花径16 ~ 17 cm。花橙色,无斑点,花丝和花柱橙色,花粉黑褐色。三倍体,生长强健,抗逆性强,适宜中国华东地区栽培。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