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jpg|#|苹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2.jpg|#|甘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3.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4.jpg|#|灵芝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5.jpg|#|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6.jpg|#|黄瓜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7.jpg|#|蝴蝶兰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8.jpg|#|樱桃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9.jpg|#|观赏荷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0.jpg|#|菊花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1.jpg|#|月季
https://www.ahs.ac.cn/images/0513-353X/images/top-banner12.jpg|#|菊花

用户登录

主办单位更多>

协办单位更多>

扫描关注微信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10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树

    • 平邑甜茶幼苗与葱混作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
    • 李家家,相 立,潘凤兵,陈学森,沈 向,尹承苗*,毛志泉*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853-186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966
    • 摘要 ( 326 ) HTML ( 988 ) PDF (727KB) ( 988 )   
    •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葱(Allium fistulosum L.)与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混作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平邑甜茶与葱混作能促进幼苗株高、地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分别为对照的1.42倍、1.67倍、3.63倍和2.99倍);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系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58倍、2.74倍、2.41倍和6.79倍);显著提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混作 > 石灰氮 > 溴甲烷 > 连作土;同时混作土壤中细菌数量为连作对照的2.44倍,放线菌数量为连作土对照的1.79倍,而真菌数量较连作土对照减少了69.4%,土壤中细菌/真菌比值表现为溴甲烷 > 混作 > 石灰氮 > 连作土;提高了土壤真菌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降低了优势度指数;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明显减少。平邑甜茶幼苗与葱混作,可以减少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提高细菌数量,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苹果全基因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 陈鸿飞,邵红霞,樊 胜,马娟娟,张 东,韩明玉*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863-1877.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24
    • 摘要 ( 313 ) HTML ( 1389 ) PDF (9994KB) ( 1389 )   
    • 从苹果全基因组中鉴定出8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成了7个组(Group A ~ Group G),其分子量在176 ~ 1 125 aa之间,等电点在4.68 ~ 9.58之间。鉴定出来的MdPG基因除在14号染色体没有分布外,其余都有分布。系统分析了MdPG蛋白的保守基序和MdPG基因结构,发现苹果PG蛋白除包含有广泛存在于各种PG蛋白的4个保守基序以外,还含有其他相对特异的保守基序,MdPG75具有最多的外显子数,达到18个。对85个苹果PG蛋白之间的功能联系网络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预测了相关基因的功能和多个基因间功能的联系,并作了初步验证。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及其特征成分的确定
    • 卢娟芳1,郑惠文1,郑 巧1,张秋云1,李文慧2,席万鹏1,3,*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878-189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303
    • 摘要 ( 295 ) HTML ( 839 ) PDF (1594KB) ( 839 )   
    • 以5个新疆主栽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GC–MS法检测分析其香气物质,共检测到154种香气物质,其中58种含量较为丰富。成熟期对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影响。随果实发育,芳樟醇、α–萜品醇、香叶醇、β–月桂烯、罗勒烯、2–己烯醇、苯乙醛和己醛的含量均迅速下降,而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γ–癸内酯、δ–癸内酯和γ–十二内酯的含量迅速增加。果实发育前期以积累醇类、醛类、萜类和萜烯类为主,果实成熟过程中以积累酮类和内酯为主。果皮中萜类、萜烯类、醇、醛和内酯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果肉中,而酮类物质的含量却显著低于果肉中。基于风味阈值法,共鉴别出新疆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22种,其中芳樟醇、γ–癸内酯、δ–十二内酯、β–大马酮、顺,反–2,6–壬烯醛、苯乙醛、己醛、α–萜品醇、乙酸己酯、香叶醇和β–月桂烯等的贡献最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葡萄SnRK2家族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马宗桓,毛 娟,李文芳,杨世茂,吴金红,陈佰鸿*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891-190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912
    • 摘要 ( 327 ) HTML ( 804 ) PDF (1758KB) ( 804 )   
    • 以‘宝石无核’(Ruby Seedless)葡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8个葡萄SnRK2家族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蛋白结构在N端相对保守,而在C端极其特异;聚类结果表明葡萄SnRK2基因家族可以分为3个亚家族;对这8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发现,其富含酸性氨基酸,且均为亲水蛋白;基因组结构分析发现VvSnRK2.2VvSnRK2.8含有10个外显子,其他6个均含9个外显子;对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发现8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以α–螺旋、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8个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除VvSnRK2.1、VvSnRK2.2、VvSnRK2.6外,其他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包含ABRE、DRE/CRT、LRTE中的一个或多个。定量PCR分析表明,VvSnRK2的表达存在组织差异性,VvSnRK2.7在根中表达水平最高,是叶片的3.8倍,VvSnRK2.8在茎中表达水平最高,是叶片的5.0倍。0 ~–4 ℃处理后,表达水平下调幅度最小的为VvSnRK2.2VvSnRK2.7下调幅度较大,VvSnRK2.8的表达水平为0;30 ℃处理后VvSnRK2.2VvSnRK2.5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的3.8倍和3.6倍;VvSnRK2.1VvSnRK2.2与盐胁迫调节紧密相关,VvSnRK2.5与干旱胁迫调节密切相关。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菠萝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基因AcPINs和AcAUXs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 李运合1,2,3,孙光明1,张红娜1,刘胜辉1,吴青松1,3,*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16-192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410
    • 摘要 ( 441 ) HTML ( 1135 ) PDF (5255KB) ( 1135 )   
    • 乙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菠萝人工催花,但其分子机制不是很清楚。以菠萝(Ananas comosus L.‘Perola’)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得到3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出载体基因AcPIN1AcPIN2AcPIN3)和2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入载体基因(AcAUX1AcAUX2)的cDNA及基因组DNA全长。AcPIN1AcPIN2AcPIN3AcAUX1AcAUX2的cDNA全长分别为2 690、2 388、2 057、2 156和1 580 bp,其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1 854、1 917、1 530、1 479和1 392 bp,分别编码617、638、509、492和463个氨基酸;其基因组DNA全长分别为3 602、3 208、4 204、5 457和2 436 bp,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长度分别为3 244、2 780、3 947、5 264和2 321 bp。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AcPINs和AcAUXs分别属于植物PINs和AUX/LAXs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菠萝茎尖经200和1 200 mg · L-1乙烯利诱导处理后,AcPINs的表达上调较多,其中AcPIN2在处理后的早期(1 ~ 2 d)和后期(28 ~ 37 d)显著上调,另外两个PIN家族基因AcPIN1AcPIN3在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明显提高。AcAUX1的上调表达量相对较少,且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也主要集中在处理初期(1 d)和后期(28 ~ 37 d),而AcAUX2的上调表达则只在处理后的前期(1、2、9 d)。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存在着生长素极性运输,且生长素极性输出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

    • 黄瓜子叶源生长素对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调控作用
    • 董春娟,曹 宁,王玲玲,张焕欣,王红飞,台连丽,尚庆茂*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29-194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184
    • 摘要 ( 209 ) HTML ( 1057 ) PDF (963KB) ( 1057 )   
    • 为了明确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和顶芽在幼苗下胚轴不定根发生中的作用,采用琼脂培养基扦插的方法,研究了子叶和顶芽的去留对下胚轴基部内源IAA和GA3积累水平及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对下胚轴不定根的发生非常关键。保留双子叶的幼苗下胚轴基部IA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GA3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定根正常发生;去除单片子叶,下胚轴基部IAA和GA3积累显著减少,不定根发生相关基因及IAA、GA3响应基因(CsARL1CsGH3.5CsGASA4等)表达水平降低,不定根发生区缩小、数量减少;去除双子叶,下胚轴基部IAA和GA3无法积累,不定根不发生。顶芽去留对下胚轴不定根发生没有显著影响。外源施用IAA可以部分缓解因去除单片子叶对不定根发生的抑制作用,喷施IAA极性运输抑制剂,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受到抑制;与IAA不同,外源施用GA3抑制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喷施GA合成抑制剂促进不定根发生,GA对IAA响应基因具有负调控作用,表明子叶合成的IAA是诱导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去除双子叶时,无论单独或交互施用IAA与GA3,均不能诱导下胚轴形成不定根,表明IAA并非不定根发生的唯一诱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去除子叶后下胚轴基部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其他因素。子叶作为黄瓜幼苗生长素、蛋白质和糖的主要合成和输出源,对黄瓜幼苗下胚轴不定根发生起关键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下黄瓜幼苗CsFAD的表达调控
    • 曹 宁,董春娟*,尚庆茂*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41-1952.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50
    • 摘要 ( 243 ) HTML ( 618 ) PDF (757KB) ( 618 )   
    •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下黄瓜幼苗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根系施用SA的方法,测定了正常生长温度和低温(8 ℃)条件下SA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组分,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CsFAD)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施用SA能降低叶片中因低温引起的丙二醛积累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低温引起叶片中总脂肪酸含量减少,C183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C18:0、C18:1等脂肪酸比例升高,脂肪酸双键指数降低;根系施用SA后,叶片中总脂肪酸含量、脂肪酸不饱和度及双键指数均得以恢复;低温诱导叶片中CsFAD的表达,低温下外源施用SA可进一步促进CsFAB2.1CsFAB2.2CsFAD2.1CsFAD6CsFAD7等的表达。总之,SA可以诱导黄瓜幼苗中CsFAD的表达,维持细胞膜脂肪酸不饱和度,提高细胞膜稳定性,诱导耐低温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喀西茄WRKY基因的分离及其受黄萎病诱导的表达分析
    • 周晓慧,鲍生有,刘 军,庄 勇*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53-196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310
    • 摘要 ( 224 ) HTML ( 483 ) PDF (2614KB) ( 483 )   
    • 利用已获得的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接种黄萎病前后的根部转录组数据库,前期筛选得到了4个与植物WRKY转录因子蛋白一致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4个转录因子均含有典型的WRKY结构域,分别属于WRKY蛋白家族的第IC类、IIa类和III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这4个WRKY基因在喀西茄不同组织(根、茎和叶)以及接种黄萎病后根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Unigene6502Unigene20920在根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部和叶片,而CL1273.Contig2CL3641.Contig1在叶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这4个WRKY基因在喀西茄根部接种黄萎病菌后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Unigene6502Unigene20920接种后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模式,CL1273.Contig2CL3641.Contig1分别呈上调和下调的表达模式。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CMV新疆哈密瓜分离物的寄主反应及其cp序列分析
    • 王 东,李 冠*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61-197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511
    • 摘要 ( 209 ) HTML ( 521 ) PDF (1486KB) ( 521 )   
    • 从新疆16个哈密瓜主栽区采集哈密瓜病毒病样品,利用RT-PCR检测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通过蚕豆的单斑分离纯化,获得了新疆12个哈密瓜主栽区的17个CMV分离物。分析这些分离物的寄主反应和全长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新疆17个CMV分离物属于CMV的ⅠB亚组。总体来看,新疆CMV分离物的进化分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遗传多样性较低。除曼陀罗外,寄主反应与分离物的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新疆CMV分离物的寄主反应与已报道的来自其他国家的CMV分离物有一定的差异。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植物

    • 草坪土壤的N2O产生途径及其对施氮肥的响应
    • 白 龙*,王跃羲,刘 英,王晓红,谭冬梅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61-197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026
    • 摘要 ( 266 ) HTML ( 937 ) PDF (795KB) ( 937 )   
    •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中产生N2O的主要途径。以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为对象,采用气体抑制剂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草坪土壤N2O排放及其产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草坪土壤的N2O日排放量为7.2 ~ 8.2 g · m-2 · d-1,年施氮量10 g · m-2未改变草坪土壤N2O排放强度,年施氮量25、35 g · m-2处理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52倍和1.88倍,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草坪土壤N2O产生途径主要以异养硝化作用为主,其贡献率达65.7%,反硝化作用贡献率为34%,自养硝化和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几乎不发生。年施氮量25 g · m-2时,N2O排放以硝化细菌反硝化、异养硝化和反硝化途径为主,贡献率分别为35%、35%和29%。年施氮量35 g · m-2时,N2O排放来自于4个途径,其中反硝化途径占41%,自养硝化途径贡献率增加至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 基于SRAP标记的伊犁河谷野生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李 明1,2,胡 霞1,苗兴军2,许 正3,赵 忠2,*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80-198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156
    • 摘要 ( 296 ) HTML ( 588 ) PDF (2958KB) ( 588 )   
    • 利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伊犁河谷14个野生杏种群,212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43条,其中12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5.31%。伊犁河谷野生杏仍然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 = 0.2411,I = 0.3708,PPB = 85.31%),吐尔根乡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伊犁河谷野生杏存在较高水平的种群内遗传变异(76.42%)和较低水平的种群间遗传变异,种群间存在温和稳健的基因流(Nm= 1.3680)。UPGMA系统聚类和遗传结构分析均显示,伊犁河谷野生杏可划分为以霍城样本为主的类群Ⅰ,以巩留和伊宁样本为主的类群Ⅱ和以新源样本为主的类群Ⅲ,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 = 0.2634,P < 0.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发酵果树枝碎屑对苹果幼树根系特征及叶片光合蒸腾的影响
    • 宁留芳,杨洪强*,曹 辉,周春然,张玮玮,孟凡尧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89-1994.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73
    • 摘要 ( 293 ) HTML ( 586 ) PDF (661KB) ( 586 )   
    • 以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Malus hupehensis Rehd.]幼树为试材,将苹果枝干碎屑发酵后施入盆土,定期调查苹果叶片光合与蒸腾速率、干周生长量、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构型等指标。结果表明,向土壤施入质量比为2%和4%的发酵果树枝碎屑可以提高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干周增长量,对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2%的处理还能够增加新根数量,提高新根表面积和体积,促进新根加粗和加长生长,增大根系分形维数,促使根系结构复杂化,而施入4%的发酵果树枝碎屑则降低新根数量、体积和长度。综合分析表明,施用2%的发酵果树枝碎屑促进幼树根系和树干生长的整体效果好于4%的处理。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土壤熏蒸剂棉隆加海藻菌肥对苹果连作土微生物及平邑甜茶生长的影响
    • 刘 超,相 立,王 森,陈学森,沈 向,尹承苗*,毛志泉*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1995-2003.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089
    • 摘要 ( 285 ) HTML ( 576 ) PDF (698KB) ( 576 )   
    • 以生产上常用的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在苹果连作土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棉隆(四氢化–3,5–二甲基–2H–1,3,5–噻二嗪–2–硫酮)熏蒸加海藻菌肥对幼苗生长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棉隆熏蒸、连作土 + 海藻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二者组合使用效果最为显著;棉隆、海藻菌肥、棉隆 + 海藻菌肥均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CAT、POD、SOD活性,其中棉隆 + 海藻菌肥的效果最明显;棉隆 + 海藻菌肥提高了幼苗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海藻菌肥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棉隆 + 海藻菌肥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数量以及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比值。棉隆熏蒸 + 海藻菌肥能更有效地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红穗和白穗醋栗F3H的克隆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王海竹1,2,闫海芳2,徐启江1,2,*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2003-2011.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29
    • 摘要 ( 295 ) HTML ( 507 ) PDF (2009KB) ( 507 )   
    • 以红穗醋栗(Ribes rubrum L.)和白穗醋栗(R. albrum L.)果实为试材,采用RACE方法克隆黄烷酮3–羟化酶(F3H)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RrF3HRaF3H(KU984435和KU984436)。RrF3H全长1 351 bp,开放阅读框长1 098 bp,编码365个氨基酸;RaF3H全长1 291 bp,开放阅读框长1 098 bp,编码365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非血红素双加氧酶结构域(DIOX-N superfamily)和典型的F3H蛋白功能结构域(2OG-FeⅡ_Oxy加氧酶结构域),属于双加氧酶超家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RrF3HRaF3H在进化上具有明显种属特性,属于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定量PCR分析表明,F3H在红穗醋栗中表达量远远高于白穗醋栗,在红穗醋栗中随着果实着色加深表达量逐渐上升,果实着色约75%时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白穗醋栗中随着果实生长,该基因的表达下降,花色苷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说明F3H基因在醋栗果实着色过程中发挥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弱光下番茄幼苗光合碳同化关键酶及其基因的影响
    • 李 翔,桑勤勤,束 胜,孙 锦,郭世荣*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2012-2020.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364
    • 摘要 ( 328 ) HTML ( 693 ) PDF (710KB) ( 693 )   
    • 以弱光敏感型番茄品种‘基尔斯’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幼苗质量、茎粗和壮苗指数分别下降了70.5%、13.0%和77.7%,而株高增加了45.3%,说明外源EBR显著缓解了弱光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弱光胁迫使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42.8%,而喷施EBR后Pn提高到对照的72.0%。弱光胁迫导致番茄光合碳同化相关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分别降低41.6%、31.3%、31.4%和19.6%,EBR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这些酶的活性。同时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碳同化关键酶基因RbcLRbcSRCAAldFBPaseSBPaseGAPDHTKPRK的表达量,而EBR显著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SBPaseGAPDH的mRNA转录接近对照水平,TKPRK的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提高了29%和37%。这些结果表明外源EBR通过调控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碳同化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缓解弱光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番茄幼苗的弱光耐性。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白菜叶形发育相关基因BrLOM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张淑娟,闫芳芳,鱼昭君,张明科,惠麦侠*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2029-203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52
    • 摘要 ( 253 ) HTML ( 982 ) PDF (2124KB) ( 982 )   
    • 为了揭示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BrLOM2基因在叶发育中的调控机制,以白菜圆叶、裂叶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同源克隆得到BrLOM2基因,分析其时空表达特性及对激素的响应。结果显示,BrLOM2的ORF全长为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含有GRAS家族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两种材料中的氨基酸序列在保守结构域存在两处突变。进化分析表明,BrLOM2属于十字花科LOM2分支,与大白菜(XP_009138823.1)亲缘关系最近。RT-PCR结果显示,BrLOM2在圆叶白菜中的表达量高于同期裂叶白菜,两种材料茎尖、第1片叶中表达量最高;裂叶中的表达量与叶缘裂刻数呈现同步增加的趋势,6-BA和GA3分别抑制和促进叶片中的表达,说明BrLOM2低表达可能是裂叶表型产生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丝瓜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温庆放*,刘建汀,朱海生,陈敏氡,王 彬,张前荣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2039-2049.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406
    • 摘要 ( 260 ) HTML ( 487 ) PDF (1704KB) ( 487 )   
    •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普通丝瓜果肉中分离到1条长达1 755 bp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1个1 479 bp的开放读码框(ORF);预测编码49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6.98 kD,等电点为7.126;编码的蛋白与黄瓜(Cucumis sativ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92%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将基因命名为LcCAT1,GenBank登录号为:KP222260。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al)内;Motif Scan分析显示,蛋白氨基酸序列344 ~ 352位和54 ~ 70位分别为过氧化氢酶近端血红素—配体及血红素活性位点特征序列,推测其属于典型过氧化氢酶类(typical catalase,tCAT)。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CAT1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普通丝瓜品种‘福丝3号’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将近为花、果实、根和茎中表达量的5倍。LcCAT1在所选的6个丝瓜品种的果肉中呈差异表达,普通丝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有棱丝瓜;在普通丝瓜品种‘福丝3号’鲜切及采后储藏褐变过程中随时间增加而呈现上调表达趋势,且与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LcCAT1可能在丝瓜果肉褐变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芋淀粉分支酶SB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顾 绘1,2,陈赛男1,李良俊1,*,程立宝1
    • 园艺学报. 2016, 43(10): 2049-2058.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307
    • 摘要 ( 238 ) HTML ( 769 ) PDF (1623KB) ( 769 )   
    • 以多子芋品种‘香堂芋’幼嫩叶片为试材,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克隆得到全长为3 051 bp的淀粉分支酶SBE基因cDNA序列(登录号:KX013544),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 538 bp,编码845个氨基酸;该序列与玉米SBEII、马铃薯SBEIIa同源性均达85%以上;芋SBE编码蛋白具有N–末端、C–末端和α–淀粉酶催化域。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芋SBE的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12 362 bp,包括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芋球茎形成过程中,子芋植株叶片中SBE表达量显著高于母芋植株叶片、叶柄和根系及母芋等组织,子芋膨大过程中SBE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孙芋膨大过程中SBE表达量逐渐下降。子芋、孙芋SBE表达对支链淀粉合成积累可能起重要作用。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